“印度也应该受到一点教训。”艾登也不知道是说美国支持巴基斯坦,还是认为印度这一次把英国的调停当做放屁,反正是耿耿于怀,“不过英国的利益在印度很大,我们会不会因此利益受损。”
“应该不会,以印度河巴基斯坦的配置,高强度战争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不会超过两年前在喜马拉雅山的战争。”艾伦威尔逊用笃定的口吻回答。
和平时期各国不会储备太多的武器弹药处在临战状态,美苏的真正盟国当然是例外的,都在认真的为了世界大战做准备。不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并非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成员,而是处在边缘地带。
更别提印度军队一直存在的,坦克比装甲车多,装甲车比火炮多的头重脚轻配置。
这根本不是一个随时准备大规模战争的配置。这种能力印度其实一直都没有,印巴战争不但时间长不了,随着各种武器的提升,反而战争时间会越来越短。
第一次印巴战争时间最长,往后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对很多国家来说,大规模战争是打不起的。这还是用适合大规模战争的苏式武器,换做用美式武器的国家,更加顶不住战争消耗。
但艾伦威尔逊也在艾登面前说了,高强度战争,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国力,支撑一两个月的高强度战争还是做得到的。
“好吧,看来印度真是成长起来了。连我们的调停都可以无视,可能印度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调停印度。”艾登面色冷峻的道。
艾伦威尔逊一脸赞同的点头,心里也不以为然,能够调停的国家当然有,两年前把印度的尊严踩在脚底的某大国不就是么。
现在放话说某大国要介入战争,印度保证会非常认真的考虑,是不是要停战。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关心某大国,但从新中国开始的历史,印度肯定是关心最早的那批。尤其是战败了一次之后,那种关心溢于言表。
油管上最爱提及某大国的就是印度人,不管什么新闻,军事、政治、民生、经济、只要这个新闻存在,热心的印度网友就会出现。
艾伦威尔逊也不是瞧不起印度,毕竟这個世界上能和贫僧打成平手的,没有几人。印度还是很强的,就是和某大国比较有点露怯而已。
“你这么和首相说的?”离开首相办公室没多久,国防部常务次长马金斯就上门,热点地区出现大规模战争的征兆,肯定和国防部的工作范围有关,他也刚刚应对了国防大臣近乎同样的问题,“印度人现在看他们的北方邻居下场,不是火上浇油么。”
“所以我虽然这么想,但是没有说出来。”艾伦威尔逊耸耸肩,表示没有建议借用某大国来离岸平衡。事实上也借不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新闻上经常见到的形象,就是贫穷和人口爆炸。”马金斯提及某大国能够上新闻的印象,表示也不看好这个国家的未来,“他们连养活自己都费劲,却还有空支援别人?”
“我并不同意你看法,不过我也承认,人口过多并非全是好事。我们要有六亿人口,什么美国苏联,都能打他们叫爸爸。苏联要有六亿人口,我们都可以考虑流亡澳大利亚了。”艾伦威尔逊开口道,“事情两面性,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就算不提及人口因素,艾伦威尔逊认为光是本土条件,美国也不是全面占据优势,中美怎么也是四六开的。东亚是世界上雨热同期覆盖面积最大的地方,当然美国也是,不过覆盖面积不如东亚大。
不提两国都有的黑土地,也不提老生常谈的北美没有南北走向山脉隔绝冷空气南下,其实美国的水资源是不如某大国的。不要看某大国天天嚷嚷着自己缺水,世界上缺水的地方有的是,印度缺水的情况比某大国还严重。
刨除黑土地和降水的因素,在其他土地上,某大国的土地比美国的土地品质还要好,劣势就是平原面积不如美国。某大国可以说的上是旧大陆最好的宜居之地,这一点都不夸张。和美国都有的比,更别提印度。
什么东西一说人均,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某大国各种资源都在世界前列,但除以人口,就显得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