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日本平成三大崩溃 > 第8章 看得见的手(第1页)

第8章 看得见的手(第1页)

重新认识胡佛

提到对危机的处置,与罗斯福相比,他的上一任总统胡佛总是被骂,原因是胡佛的放任自由政策加剧了危机。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他被冤枉了。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ClarkHoover,1874—1964),第31任美国总统,也是唯一在工作履历上与中国产生交集的美国总统。清光绪二十一年(1904年)胡佛成为清朝开滦矿务局的美方员工,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不过幸运没有一直眷顾胡佛,当了大概半年总统后,就爆发了由美国开始的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他的信条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主流文献认为胡佛深受古典经济学影响,坚持市场可以自动出清,也就是说,价格能够根据供给和需求灵活变动,使市场自动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作为政府,应该让市场充分发挥职能,自己静观其变即可。

竞选总统时,胡佛在《坚韧不拔》的个人主义哲学中这样说道:

战争期间,我们只能依靠政府来解决各种棘手的经济问题……联邦政府全面接管了公民的各种事务,承担了前所未有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独揽了大权,变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可以说,我们似乎暂时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做在战争期间多少是有理由的,但是不管有多少原因,都不能在和平时期还这样做,因为这会破坏美国制度并终将阻碍我们的自由和进步。[1]

在执政时,他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最明显的例证,1929年12月之前,胡佛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呼吁工商企业和银行界快速恢复生产和组织资金投放,劳工组织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不再提高工资。当通用电气的高层提出由联邦政府主导的救济计划之后,胡佛甚是惊愕,甚至怀疑这是法西斯主义。

总之,一切依靠市场……

的确如此,面对危机,胡佛秉承传统的政治理念,牢牢地把政府的权力关在笼子里,只保证个人自由和公民拥有均等的机会,反对政府以任何形式对经济实施干预。

以自愿为原则,确实是胡佛初期救市政策。别忘了,胡佛是斯坦福大学的优等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商业领域取得过巨大的成功,能坐上总统的位置,也不会固执己见。就算他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整个国家的运行体系也不会允许极端个人主义出现。

他很快发现依靠市场恢复信心是不可能的。于是在执政后期,他改变了这一观点,制订了多种策略。但在很多历史教科书上,胡佛就是那样一位放任自流的不负责任总统。

发现市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之后,胡佛认识到只要信心不恢复,就不会产生良好的预期,消费萎靡不振,生产就会下滑,破产就会继续。胡佛开始呼吁:“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但那样就会导致毁灭。相反,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经济防御和反击计划,对于私营企业和国会来说,这可能是合众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一项计划!”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胡佛开始出击了。

胡佛迅速调整策略,拟定了多层次计划,奠定了罗斯福新政的基础,并非1933年总统大选中民主党攻击的那样,是“自由经济”的绝对信奉者。

先看一下财政政策,在胡佛总统任期内,美国政府公共投资7亿美元,是1900年至1929年联邦政府所有投资的3倍。胡佛依靠联邦财政总计修筑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共设施投资亦飞速上升,电影《变形金刚》中囚禁威震天的亚利桑那州胡佛水坝就是在那个时代修建的。

重点还是要看美联储及胡佛总统的金融政策,弗里德曼把1929年大危机的罪责算在了美联储头上,认为大萧条时期美联储几乎无所作为,也缺乏必要的领导才能。确实,美联储在大危机期间有不作为的嫌疑,既缺乏必要的魄力,又被本位主义所左右。

1929年10月26日,大的暴跌到来之前的凌晨3点,纽联储召开会议拟定购买1亿美元国债支持市场流动性。如果这一行动能够持续并且变为美联储层级的行动,1929年大危机造成的损害有可能减缓。但是,纽联储的行为遭到了美联储的反对,美联储认为应该迫使银行对联储系统进行再贴现以增加流动性。

接下来,美联储批准纽联储将再贴现率下调1%至5%,却出乎意料地附加了一个条件——未经批准不得再在市场上收购国债。为此,纽联储主席哈里与美联储主席罗伊·杨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纽联储公开市场操作行为还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每周不得超过2500万美元。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国民银行体系面临破产潮,美联储却坚持不回购国债,仅仅依靠调整再贴现率进行调控,纽联储行长哈里被死死压制。再后来,1931年美联储居然多次下令调高再贴现率,无疑让危机中的银行雪上加霜。

对纽联储和美联储的争吵,胡佛明确建议美联储同时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和降低再贴现率,以此保证货币体系有充足的供给。他说:“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并且降低贴现率来进一步扩张信贷,以抵消外国提款造成的信贷紧缩。虽然我们知道美联储的行动不能停止经济繁荣,我们希望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信贷会有一些作用。”

遗憾的是,美联储依旧没有遵从胡佛的建议,过分倚重再贴现率而轻视公开市场业务。

胡佛对美联储的不作为颇感无奈,只得亲自披挂上阵。

1931年12月,胡佛在国会演讲中提道:“采取超前措施加速经济复苏的时机已经成熟,并据此提交了一系列立法计划。”

根据该计划,1932年美国联邦政府花费5亿美元成立复兴金融公司(REC),该公司有权动用15亿美元救助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各类贷款协会,甚至可以直接对铁路公司放贷;同时,耗资1。25亿美元成立“住宅贷款银行”,对因房贷面临破产的银行和个人进行救助。

REC和住宅贷款银行是胡佛在任期间最有价值的金融救助措施,这一行动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商业银行体系,保住了很多即将破产的银行。即使如此,大危机期间美国也有49%的银行没有逃脱破产的命运,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有多严重。

最后,实施农业救助计划。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大崩溃期间,农业、农民受到的打击最严重。担任过美国粮食署长和商业部长的胡佛在股市尚未崩盘时已经意识到农业的萧条,希望通过产业产品销售法、建立联邦农业局来改变农业的现状。在大崩溃爆发之后,胡佛试图通过成立谷类稳定公司、收购粮食的方式稳定下滑的粮食价格,但无济于事。1932年,他还敦促国会批准了向灾民发放小麦的计划。

胡佛做了这么多,为什么还会被评为“20世纪美国总统中政绩最差者”呢?原因应该有如下几点:

第一,胡佛的转变太慢,力度不够大。

胡佛执政观念的转变发生在危机升级之后,当纸已经包不住火的时候,胡佛出于无奈,才被迫采取政府干预的措施,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不能将美国经济从深陷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另一方面,面对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纪大危机,胡佛盲目自信,低估了危机的危害程度,救助措施不仅迟缓,而且浮于表面,只是做了一些尝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力度上看,都是杯水车薪。

第二,胡佛的救助措施适得其反。

人生中最宝贵的就是机会。很多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会终生后悔莫及。胡佛转变观念,本是一次机会,但他非但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在危机中犯下重大错误。一是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战,最终引火烧身,加重了危机。另外一方面,危机中的需求本来就萎靡,加税、禁止企业削减工资降低成本、高价收购粮食但不发放给失业人群等措施,加速了企业的破产,进一步打击了投资和消费需求,导致经济大幅下滑。

有心救国,无力回天。

面对大崩溃,胡佛既不是无能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奈。这种无奈代表了美国人的矛盾心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里也要提醒那些处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骄兵必败,一定要为自己做长远打算,不要像胡佛一样最后哀叹:“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也无能为力。”

美国作家威廉·艾伦·怀特在1933年对胡佛这样评价:“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中的第一人,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人。事实上,他两者兼具。”

如何走出危机,美国在等待另一个人的出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