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几个学生的论文没能发表在自家的《数理新发现》上,不过论文能上华科院一区的论文,其实已经很强了。没办法,《数理新发现》这本期刊乔泽的要求的确有些高了,必须要有新东西。
不管是新的数学工具也好,在人家提出的工具上提出新的定理、算法跟模型也好,这对于博士生的要求的确稍微高了些。毕竟乔代数几何本就很难,而且在西林数研所,绝大多数教授每天的工作都是针对乔代数几何的研究,的确很难出彩。
但在别人家的期刊,只要能深化理解乔代数几何里某个工具,随便找一点潜在可能的应用场景,基本上就达到了发表标准。还真不是其他华科院一区的期刊很水,主要是全世界研究乔代数几何的人本就不多,且大都集中在西林数研所。
这种情况下,一些一区靠后的期刊根本收不到几篇关于乔代数几何的稿件,这又恰好是目前全世界数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所以哪怕质量差了些,也是会收的。
话又说回来,论文里注点水这事本就是目前全球学术圈通行的惯例,世界顶刊注水的论文都多去了,更别提一区靠后的期刊了。说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年头数学想创新太难了,偏偏都要干货,版面都填不满。
总之,2025年3月,对于西林数研所来说是真的很好,一个新的数学中心已经具备雏形。毫不夸张的说,就目前西林数研所的号召力,如果举办一场大型数学学术活动,广发邀请函,轻松就能聚集一大票数学家来捧场。
这一点大概能从西林工大留学生招录这块看出端倪。
最初西林工大只是取消了针对留学生的大部分补助,申请者依然很多,尤其是数学院,还能挑挑拣拣了。但说实话,西方申请西林工大留学生依然是极少。至于西方名校毕业的大学生,申请入读国际学院研究生的根本没有。
但自从今年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官宣加入西林数研所之后,已经开始有国外名校的毕业生开始选择申请西林工大的研究了。甚至是美国着名的常青藤大学,以及欧洲诸多的名牌大学,都有本科毕业生来申请就读研究生的。
主要还是集中在数学与统计学院跟物理学院。
在这方面就是华清、燕北也无法与之抗衡。
如果说在国内普通人眼中,华夏的高校现在还是三超的格局。即便华清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对比西林工大还低了那么几分,但长久以来的观念显然无法那么容易扭转。
但如果放到了国外,西林工大在华夏绝对是一枝独秀的存在。比如在国内许多人看来,大概很难理解,哈佛、普林斯顿、哥大这样国外名牌大学本科毕业不选择留校,或者申请其他常青藤大学,却拿着教授的介绍信申请来西林读研究生是怎么想的。
现在的情况却是,哪怕是这些名校的毕业生,也不一定就能顺利的申请到西林工大研究生,还得考试跟远程面试。不过关不要……
毕竟绝大多数选择来西林工大的留学生,大都是冲着乔代数几何这一类新数学来的。
在这一块乔泽是权威,哪怕是徐大江也得听乔泽的。
即便如此,徐院长最近一段时间,不说在学校里横着走,但走在路上也带着风的。
就特别好认那种。
用数学院学生的说法就是:“当你走在校园里,如果觉得碰到一个人其貌不扬、低调谦逊,那可能是校领导、院士或者某位资深教授;
如果你碰到一个人年纪轻轻却沉默寡言,那既可能是普通大学生也可能是超级大佬;但当你碰到一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位说一不二的校长,那不用问,他一定就是咱们可敬的徐院长了。”
以至于在数学院,甚至大家亲切的给徐大江取了个外号——“准代理校长”。
俗话说的好,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徐大江目前的情况。
当然不止是在学校内,出门开会的时候徐大江更是意气风发,放眼天下我无敌那种。
如此高调自然是有人看不惯的,但徐大江在酒桌上的话也很无敌:“我知道他们中有些人看不起我,觉得我们西林工大数学院能发展成现在的成就,主要还是靠了我们前些年招到了一位好学生,顶起了咱们数学院。就是走了狗屎运。
但我想问的是,这么好的学生,他们怎么没招到?华清、燕北怎么没招到?所谓的c9联盟高校咋都没招到?咋,难道是他们不想吗?呵呵……我都不惜说,就是没那个能力知道吧?拿着最好的资源,干了些啥?”
这也就是学术界不兴动刀动枪的,不然几次会议下来,徐大江大概早就被其他人直接ko了。
效果就是,现在徐大江去任何地方开会,几所华夏着名高校的参会者都离这位远远的,压根懒得理他。
没办法,比成绩比不过,骂又骂不过,跟这家伙聊几句,平白高了血压,不值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偏偏调任西林工大的新校长,张明睿也是个妙人。
他懒得到处跑,就喜欢待在学校一亩三分地这边。本身地位就比较特殊,科学院的主席团成员,所以一些不太重要的会议,又或者涉及到资源分配的会议,干脆就让徐大江代他跑一趟。
效果的确是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