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靖难之役百度百科 > 第447章 东洲金银矿(第1页)

第447章 东洲金银矿(第1页)

“轰!!!”

六月中旬,东洲南国山脉(安第斯山脉)爆发了沉闷的爆炸声。

不过这次发出这样声响的并非是火炮,而是炸药……

当烟雾散去,一筐石头被带到了郑和的面前,而这些石头上隐隐可见的银光芒代表了它们的身份。

“这就是殿下标注的南国银矿?”

郑和凑近看了看这些银矿石,站在一旁的太学矿业太学士点了点头:

“应该就是这里,这些银矿纯度不错,和日本石见银矿不相上下。”

“这矿山面积很大,估计能开辟最少两千处矿坑,而且有很大概率有其它伴生矿藏。”

作为地质出身的工作者,朱高煦或许对其它行业不是很了解,甚至需要东西都需要明代的一些工匠帮忙才能完善成教材,但是地质类的行业,他不敢说懂多少,但一定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要懂。

他的知识通过教材传播给了这个时代的人,这位矿业太学士便是其中之一。

开采北洲和东洲的金银铜矿是日后东洲贸易是否能长久的决定因素,因此自从年初三月郑和整合了南国内部城邦后,他便开始了矿山的勘察工作。

从北国到东国、南国,被他带来东洲的上百名矿业太学士都在军队保护下,按照朱高煦给出的图纸寻找矿产。

他们接收了南国大部分矿坑,也发现了许多新矿坑,例如当下的这个南国银矿。

“两千个矿坑,这需要多少工人,能产出多少银矿?”

坐在遮阳伞下,郑和询问面前的太学士,四周是护卫他的数百名兵卒。

“起码十万人,每年能产出的白银数量不会低于三百万两。”

太学士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将自己的推断告诉了郑和。

这样的消息,让包括郑和在内的所有人呼吸沉重起来。

他们这些日子找到了不少金银矿坑,但像南国银矿这样一座矿山就能产出三百万两白银的地方还真没有。

“这座矿山四周有多少个城邦?”

郑和沉着脾气,抬头看向了旁边略微吃惊的王任。

王任闻言连忙躬身作揖:“大概五十四个城邦,人口不会少于三十万。”

“好!”听到王任的话,郑和继续开口道:“从他们的部落征募矿工,另外将战败的战俘也迁徙过来。”

“必须从这里修建一条前往西海岸的驿道,另外派遣工匠传授他们知识与文化,我们不干涉他们的内部斗争,但购买粮食他们不能无故拒绝,来这里干活的工人,我们也会给予相应的报酬。”

“既然这里有银矿和伴生铜矿,那就在这里修建一座铸币厂,船上的铸币模具都搬到这里来,每个矿工的工价就按照十文发放。”

“至于物资不用担心,下个月我就会率领舰队返航,届时这里会驻扎一个千户的兵马,加上东洲宣慰司的两卫兵马,足够你镇守当地。”

郑和与王任交代着,而眼下的王任已经成为了东洲宣慰使。

有南国作为前车之鉴,东国自然不敢造次,毕竟东国还需要大明帮助他们完善水利和农业。

“工匠太少,以当下的火药产量,不足以在东洲开采金银矿。”

太学士推了推眼镜,他自然是要留在东洲的,他们这一批太学士的任期是三年,三年后统一从东洲城走大明洋航道返回大明本土。

“需要多少人、多少物资,你和王任列份清单,我会在返回朝廷的同时派东洋舰队输送的。”

郑和解释着,尽管大明洋航道已经确认了安全,可为了更好的利用这条航道,沿海的海岛还需要布置许许多多的补给点。

这些补给点的铺设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所以一时半会,郑和他们还没有办法带来大量的货物。

不过即便如此,他和陈瑄先前带来的货物,也足够当地人消耗大半年了,毕竟定价权在明军手中。

陈瑄在东洲留下了三千人,郑和则是准备留下五千人,自己带着两千余人返航。

这么一来,王任手中就有八千人,而这八千人将会分成八十个百户,分别看守各地矿藏。

由于东国容易遭受饥荒,因此郑和刻意交代的王任北上开辟北洲宣慰司,而那处地方已经有了地点,因为朱高煦已经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了。

只要按照地图在当地开设东洲宣慰司,那日后大明从日本陆奥抵达北洲的船只就有补给点,不用狼狈的一路南下到北国和东国附近了。

交代好一切,郑和起身对身旁的王任继续道:“我稍许就出发,你好好为朝廷镇守,三年后有人回来替换你,三年后我也保举你进都督府。”

“末将领命!”王任闻言连忙应下,而郑和瞥了他一眼,轻应一声便带着数十骑兵离开了此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