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前其实并不算是张皓的怀疑对象,因为白莲教的人没有做下这等事的理由。
对他的调查,一方面来自于成诗韵的缘故,张皓觉得他很有可能就是白莲教下一代的“掌门”。
还有一个原因,张皓认为太过完美的人,背后都是为了隐藏他更大的“不完美”。
当然除了这个“定缘”,张皓还有更多怀疑对象,比方说元朝的警巡院和陈友谅的密谍司。
他们是最希望庐州内乱的人,而且他们有着更为直接的动机。
当然还有庐州城外的贺宗哲,现在贺宗哲并没有苏醒,他的手下对庐州人的接触也非常警惕。
平常不会让庐州的官员或者郎中接近贺宗哲。
甚至贺宗哲有没有活着都是一件“迷雾”中的事情。
如今的庐州可谓是“千头万绪”。
张皓却敏锐地感觉这种事情可能隐隐存在某种联系。
不管是应对庐州的流言蜚语,还是对待这次“泼天大案”开诚布公的处理。
其实都是来自于张皓被动的防御。
以张皓的性格,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掌握这场庐州暗战的主导权。
再说他也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
还有他感觉,这次出现的三十二口的人命大案,是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好让他没有时间去洞察庐州城下浮动的冰山。
追查案件,张皓肯定比不过有着二十年办案经验的鹿先,还有继承了鹿先衣钵的严小六。
张皓果断放权,让他们全力施为,自己当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而张皓自己,则是和成诗韵一起,带上了白羽送给他的“人面假皮”,一起来到了庐州的市井里巷。
虽然刚刚发生了命案,但在庐州城内还没到风声鹤唳的程度,只有一些茶馆酒肆,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多次经历了战火,对于“死人”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的庐州百姓,正常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
庐州的街上依然行人如织,商贩依然在高喊招揽着生意,来来往往的客商操着各地口音寒暄交谈。
庐州不仅是战略要地,这里也是水路纵横的交通要道,庐州也成为商贾往来,沟通有无的商业胜地。
什么样的将,就会带出什么什么样的兵。
黄敬夫跟随张皓,自然知道张皓对于商业和百姓福祉的重视。
在黄敬夫的不断建设下,庐州更是成为了不亚于杭州、集庆等历史名城的繁华之地。
百姓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关键钥匙。
“黄敬夫干的不错,能在那个烂摊子上迅速发展起来,应该也经历了不少困难,现在我能明白他为何不敢加强管制了,庐州有这样的局面不容易。”
张皓边走边看,一路走走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