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狼子野心,闯我关内之地,夺我城池、杀我子民、掳我人口、奸我妻女、掠我财物。
大明与鞑虏乃不共戴天之仇!
大明护国大将军凌、平虏将军红玉率师于莒州、登州,顺德、开州大战中,鞑子首领阿巴泰席所部被全歼,生擒虏首阿巴泰,阵斩图赖。又于顺德大战鞑子统率图尔格所部,被全歼,虏首图尔格被擒。开州之战,博和托所部被全歼,阵斩博和托。三次大战共斩首一万余级,俘虏一千余口。
所获首级,于午门前封为京观,所俘虏阿巴泰、西鲁特等以下1500余人,斩首弃市,传于天下,此惩戒以警示其同党,大泄神人之共愤。
宣完圣旨,便到了行刑时间,文武百官坐在观礼台观看刽子手行刑。
阿巴泰已剥皮萱草,图尔格、西鲁特以下十几名军官全部凌迟3600刀。
普通鞑子则是斩首。
全京师百姓大呼痛快。
第二日,崇祯帝在朝会上召见了王凌,
特加封王凌为护国伯。
王凌领旨谢恩。
崇祯看到王凌,第一印象便是年轻、英俊的好后生,怎么也联想不到这样一个年轻人能统率三军,把鞑子杀的鬼哭狼嚎。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又想起自己也是这个年龄登基为帝,铲除阉党,那个时候何尝不是意气风发。
顿时便有惺惺相惜之感。
同样,王凌也获得了在朝文武百官的好感。
原来杀鞑子的英雄是一个翩翩少年啊!
崇祯帝也是越看越喜欢,不由赞道:“护国伯乃吾之常山赵子龙也!一定有平虏灭贼之良策,可否讲述一二。”
王凌出列道:“皇上谬赞了,不过平虏灭贼之策,臣有一些浅薄之见,说来请大家参详。”
王凌知道,朝堂上是不能有一说一的,新政也不要提,那是打这些官员的脸,包括皇上在内那个不是大地主。
据说清官海瑞,到晚年时家里还有两万亩田呢。
崇祯道:“好啊!说来听听。”
王凌道:“第一条,孙督师在陕西不能动,牢牢控制住陕西、山西即可,孙督师拥兵坐在陕西便胜和闯贼打个十次八次。
孙督师在陕西,闯贼要想进陕西有潼关天险,进山西更是处处关隘,所以,只要坐镇陕晋两省便立于不败之地。闯贼进攻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孙督师出陕西,则全面被动,河南平原多,千里平川,一望无际,闯贼可以预设战场、布好口袋,瓮中捉鳖。
孙督师粮草要从陕西运来,贼一旦切断粮草,则孙督师不战自败。
孙督师一败,陕西、山西门户大开,李闯便可据陕西而攻京师,则京师危矣!”
众大臣一听,这少年可不白给,真是洞若观火啊!
兵部尚书张国维坐不住了,出列道:“臣附议,护国伯之言令人茅塞顿开。”
兵部侍郎冯元飚道:“臣附议,孙督师不动则京师安矣!”
周延儒道:“臣亦同意护国伯之见。”
下面几个大臣纷纷附议,崇祯帝微笑道:“朕亦附议,护国伯说的对,以不变应万变,朕催孙督师出关与闯贼决战,是闯贼在中原如入无人之境,左良玉逃之夭夭,为祸黎民百姓,刘泽清一打就跑,只有孙督师敢战,实在朕逼不得已才让孙督师出关。现在有了更敢战的护国伯,现在朕命护国伯任三省一京护国大将军,择日出征,将平定河南,湖广之闯贼、献贼,令孙督师和护国伯两军夹击之,此二贼覆灭也不远矣!”
王凌施礼道:“臣定当不辱使命,择日起兵,与孙督师共灭贼寇!”
崇祯大悦,众大臣也心中也有了底,敢打鞑子的民生军打流贼当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