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说道:“是东奴睿郡王多尔衮。”
众人对视了一眼,恍然大悟,暗道原来是多尔衮。多尔衮崇祯十一年带领明军破关而入,在京畿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打溃了无数明军,可谓是东奴的名将。众将对视了一眼,越发觉得此战难打了。
杨国柱想了想,挥手说道:“这座小山虽然防守得严密,但是终究是一座小山。假以时日反复攻打,还是能攻下的。怕就怕我大军攻打小山时候,北面的鞑子乘机进攻我大军的侧翼。如果我大军在山上攻坚时候侧翼被打溃,就是全军大溃的结局。”
众将听到杨国柱的分析,都觉得有道理。东奴不仅在大笔山上有驻军,在北面五里的天柱山还驻有几万大军,具体数字不明,但随时可能挥师南下冲击攻山的明军。清军如今在辽西作战的士兵有十万,兵力并不比明军少多少。
如何在漫长的攻山战中守住侧翼,也是这一战决定胜负的关键。
洪承畴看向诸将,说道:“此战我们派一、两万人正面攻山。再以三万人守住东翼,三万人守住西翼,确保山下的阵地不失。”
“何人愿意担当正面主攻?”
众将对视了一眼,没人说话。这山上的防守这么严密,处处是壕沟高台,正面攻山的队伍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攻上去。这种攻坚的事情,当真是吃力不讨好的。万一部队攻到一半溃散了,说不定还要被责罚。
众将对视了一眼,没人说话。
李植见没人请战,拱手说道:“军门,李植愿意担当主攻,攻打大笔山。”
听到李植的请战,洪承畴摇了摇头,抚须说道:“兴国伯是我大军的胆气,不可轻用。兴国伯当坐镇中军,非有不得不战的情形,才出动兴国伯大军给予雷霆一击!”
李植听到洪承畴的话,知道这是天子的密诏在起作用。不到非用自己不可的地方,洪承畴还是不会轻易让自己杀敌立功。只有前面攻山的人实在打不下大笔山,洪承畴才会让自己上阵。
李植沉吟不语,不再多说。
洪承畴扫视诸将,最后看向了以骁勇着称的曹变蛟,笑道:“我看这攻山的重任,非小曹将军不能承担。”
曹变蛟见洪承畴直接点名让自己攻山,舔了舔嘴唇。
他终究是个忠义的性子,不会推诿,当场抱拳说道:“军门有令,末将岂敢不从。我愿率领麾下一万两千人攻山!”(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溃败
确认了由曹变蛟主攻大笔山后,洪承畴又接连点将:由马科和吴三桂三万五千人防御西翼,由唐通和白广恩三万五千人防御东翼。
确认了人员后,大军便布下了阵势,开始攻山。曹变蛟的兵马顶着山头的炮火冲到了山脚下,进入了山上红夷大炮的盲区,抬着梯子开始逐级攻山。
蓟镇的士兵们使用弓箭和山上的高台后面的鞑子对射,身穿重甲的勇士则从梯子上强冲高台。
高台后面的清军士兵以逸待劳,使用火铳、弓箭居高临下射击。曹变蛟派出了最好的弓箭手,由重盾手举着盾牌掩护,一看到清军露头出来就往上射箭,掩护爬梯子攻高台的重甲兵。
不过曹变蛟的弓箭手是仰射,清军又躲在土墙后面,往往射几十箭都射不中一个清兵。清军的弓箭手和火铳手则十分活跃,时不时冒出头射击爬梯子的重甲兵。
攻打大笔山的进度,十分缓慢。曹变蛟从早上打到中午,死了几十个重甲兵,却一层高台都没有攻下。这样打下去,恐怕没有几个月,明军也拿不下这座山堡。
看着曹变蛟攻山艰苦,山下的洪承畴面色凝重。他看了看李植,抚须说道:“若兴国伯攻山,会如何操作?”
李植答道:“我会用大炮射开花弹先轰炸要攻打的高台,炸得鞑子慌张逃窜,才上去攻山。”
洪承畴点了点头,沉吟不语。他似乎在琢磨要不要撤下曹变蛟,换李植上去攻山。
他正在思索,突然听到一片闷雷般的隆隆声从东西两翼传来。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了黑色的一条线,那线越来越粗,逐渐向这边压了过来。洪承畴和李植举起望远镜看过去,发现地平线上,潮水一样的清军正向大笔山下的明军攻来。
清军要侧击攻山的明军!
很快,就有斥候跑回来汇报军情:清军九万多人从天柱山倾巢而出,分东西两路向明军攻来。
李植听到九万的数字,心里一懔,暗道鞑子又增兵了,竟能拉出九万兵马出来攻击明军。
看到九万多清军气势汹汹杀来,洪承畴不由得微微色变。
想不到和清军的决战,这么快就打起来了。除了李植,清军这些年来野战素来都是横扫明军。九万清军是前所未有的大敌,也不知道自己的大军能否挡得住。
清军渐渐压了过来,东翼的兵马大概有四万,以步卒为主。洪承畴暗道这些步卒恐怕较好对付。而西翼的兵马,洪承畴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楚,是五万马军,洪承畴猜测这些马军是清军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