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东西多,蒋凤霞一个人拿不动,所以带着许老三给自己做苦力。
许老三背着粮食,蒋凤霞也背着一个筐子,三个小时的路,一家三口硬是走到了县里。
到了县里已经是中午了,三人先是去了供销社,准备打听打听要买的东西都是什么价格。
“同志你好,这口锅怎么卖的啊?”
许老三在外面找了个地方蹲着,蒋凤霞带着许家乐走进了供销社。
许家乐也不是第一次来供销社了,相比于上次,这次里面的东西似乎是多了一些,估计是最近进新货了。
供销社的售货员看见蒋凤霞穿的破破烂烂的,手里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小姑娘虽然长的很可爱,但也是穿的破破烂烂的,这娘俩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穷人。
“铁锅十三,一张工业券。”
售货员一脸不耐烦。
“十三!这么贵!工业券又是啥?”
“这是铁锅,又不是铝锅,还这么大,十三还贵么?”
许家乐想起书里写过,1961年,京市第一次发放工业券,工资达到二十元发一张工业券,四十块发放两张工业券,以此类推。
家里如果有高知分子或者军人,会酌情多发放一些。
从此,只要购买工业产品,光有钱还不够,还需要工业券。
许家乐没想到政策这么快就到自己所在的小县城里了。
蒋凤霞咋舌,心中有了数,便拉着许家乐离开了供销社。
“凤霞,咋样?”
“买不起,还要什么工业券……咱也不知道咋又冒出了个票,你带着孩子去吃点东西,我去那块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吧。”
许老三不放心蒋凤霞,虽然之前也去过,但毕竟上面一直禁止私下买卖,去黑市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你又不会讲价钱,去也是耽误事,把家乐看好了,带家乐买点吃的,这城里的小零嘴家乐还没吃过呢。”
“我知道了,我和家乐在邮局门口等你。”
说完,蒋凤霞就接过许老三后背上的筐子,往黑市的方向走。
黑市门口有人守着,蒋凤霞交了两分钱,就背着筐子进去了。
蒋凤霞没有摆摊,直接背着筐在里面逛了起来。
终于见到一个卖锅的,大小也和家里的灶台合适,蒋凤霞蹲下身,问:“同志,你这锅怎么卖的?”
“有工业券十块钱,没有十三。”
卖锅的是个男人,叫梁宁,今年三十三岁了,这锅是老家宅子里的老铁锅,今年家里的老人没了,分家的时候家里的房子都被几个兄弟占了,就留下这么一口大铁锅给他,他在县城里上班,这么大一口锅自然用不上,便来黑市里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卖掉。
“这也太贵了,供销社新的才十三,你这一看就用了多少年了,还卖十三!”
“大姐,供销社那十三的锅那是要工业券的,现在工业券多难弄啊,一家一个月能有一两张就不错了,我这锅虽然不是新的,但是你看这质量,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看你是农村的,我也着急出手,这样,我给你让一块钱,十二块钱,你看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