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全诗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读了李颀的诗,你是不是也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呢?你是不是也感到生活的阴霾一扫而空了呢?你是不是也看到一条金光大道又在你的脚下铺开来了呢?你是不是也感到心灵的一种温暖的激动呢?你是不是也有一种冲动:要把你心中充溢着的幸福与快乐告诉每一个人呢?

胸阔千愁似粟粒,心轻万事如鸿毛。这是怎样敞亮开阔的一种幸福和快乐啊!

古人云:大事小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在李颀的诗中,陈章甫说:我本来结交就多,罢了官又能怎样,有朋友呢。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岂非担当?还有,诗里所表现的不以外物撄心,把世间万事看得比鸿毛还轻,这种洒脱,岂非襟度?君子相交,坦坦荡荡,沽酒共饮,脱略行迹,这种真诚,岂非涵养?腹藏万卷诗书,那是为国家出力的本钱,虽然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却万万不肯低头埋没草莽,这种自信,岂非识见?李颀为我们树立起来的陈侯这一巨大精神偶像,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这首诗里“有意志”(1)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也就是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后世诗评家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悲苦”说。唐汝询说:“苦战久矣,然不破楼兰,终无还期。”黄叔灿也认为是“悲从军之多苦,……愤激之词也”。一种是“慷慨”说。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说:“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味。”这态度有点墙头草的味道,不太坚决,但他认为这首诗有慷慨豪迈的意味,还是很有见地的。毛泽东是主张“慷慨”说的。

1958年2月3日,毛泽东因担心女儿李讷的病情,给她写了一封充满亲情的信,信中说:一个人害病严重时,往往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这是意志不坚决,我也常常如此。病情好转,心情也好转,世界观也改观了,豁然开朗。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毛泽东还在信中凭记忆抄录了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然后说:“这里有意志。知道吗?”意思是要李讷从诗中体会意志的力量,以战胜疾病。

毛泽东真是慧眼独具,仅用“这里有意志”五个字,就把这首诗的根本点一语道破了。没有意志,哪来什么慷慨和豪迈呢?毛泽东之于王昌龄,虽然“异代不同时”,却是“心有戚戚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寥寥数字,就把边塞的恶劣环境,以及在雪山长云、海天无际中独立雄关的将士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尽战斗的惨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如此惨烈的战斗中,将士们心中想的是什么呢?是悲苦、是退却、是愤激?不!是跃马沙场,荡平敌寇,不斩楼兰誓不还的钢铁意志和豪迈心情。

我们读这首诗,欣赏这首诗,就是要从这首诗里读出人生的豪迈,读出意志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临这样那样的诱惑时,当我们处在人生的低谷时,我们尤其需要这种意志的鼓舞,尤其需要这种勇往直前的豪迈精神。我们读诗,何尝不是在读人生?我们读诗,并不是为别人而读,而是为自己而读。我们从阅读中丰富了自己心灵的含量,扩展了自己意志的力量,化外在的感动为内在的积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此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意志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是成就大事业的必备条件。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意志力并不比古人更强一点,男人的意志力也并不比女人更多一点。

项羽号称西楚霸王,论其勇猛与武力,那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是大英雄。但论其意志与情感,却极其脆弱,不堪一击。

楚汉相争打到最后,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在四面楚歌的情形下,项羽以为汉军已经尽得楚地,于是慷慨悲歌,逼得虞姬为之自刎。这就是戏曲舞台上至今盛唱不衰的“霸王别姬”的故事,因为这一幕悲壮的告别,项羽成了无数年轻人心目中一个有血有肉的大“英雄”,儿女情长的大“英雄”。

项羽在爱情上虽然成功了,但在人生当中却失败了。因为爱情是脆弱意志上面结出来的一个唯美的花朵。莎士比亚说:“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女人在爱情当中永远都是美丽的,也永远都是脆弱的。同理,女人心爱的男人也一定是侠骨柔肠,爱博而心劳的。惟有这样的男人,能够成全女人的爱。但爱江山的男人则一定不能如此。

我并不是说项羽是因为爱女人而变得脆弱的,或者说是被女人变得脆弱的,而是说项羽性格中所固有的优柔寡断的气质和他那极其脆弱的意志力量,决定了他必然是一个悲剧的英雄。项羽的那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就是他作为大“英雄”的最后一句经典台词。尽管语言如何豪迈,表演如何悲壮,那骨子里却仍然是脆弱,脆弱,脆弱。

可惜的是,项羽的英雄形象及其经典名言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后人误读了。李清照写过一首很著名的小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是赞颂项羽的,可惜他颂错了。因为李清照心中所理解的豪杰,也还只是语言上的慷慨、表演上的悲壮,而不是内在的坚强与钢铁的意志。唐代的杜牧也写过一首《题乌江亭》的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在替项羽的悲剧性的失败翻案。杜牧的翻案文章虽然做得好,但他对项羽本人内在气质与性格特征的解读,却差不多是在闭上眼睛瞎扯淡。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如果这事换了刘邦,也许有可能,如果是项羽,那就是痴人说梦。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这首诗里“有意志”(2)

傅雷先生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一书的《译者献辞》里说:“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这些话说得多好啊!我们用这些话来解读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王昌龄《从军行》这首诗,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年的戍边将士如果不能够在内心先战胜自己,他们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吗?因此,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立下“不斩楼兰终不还”的誓言时,难道不正是战胜敌人的先兆吗?王昌龄的伟大,就在于他把这层没有说出来的意思,用诗句的雕刀深深地刻在读者的记忆中了。

《从军行》是一首英雄主义的颂歌,是一首意志的颂歌。一千三百多年以后,我们再读此诗,如果不能透过尘封的历史理解到这层意思,那就真是白费了王昌龄的一片苦心了。试问,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一个没有一点英雄主义精神的人,他又能够成就什么呢?

。 想看书来

迷失的意义(1)

蓝田山石门精舍王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王维的这首《蓝田山石门精舍》,最精彩的是下面四句:“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这种山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景象,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然而,即便是这样清新的四句诗,却又远远不及陆游的两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泥沙俱下的陆游诗歌里,这两句诗犹如一粒金子,散发着永恒的光辉。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循环往复,如入迷阵。

难道真的无路可行了吗?

心灰意冷间,忽见柳色深绿,花光红艳,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慢慢地向前延伸,一个村庄居然展现在了眼前。

豁然开朗。

就像宝黛初会,宝玉心中的一句“咦,好像在哪里见过了?”此情此景,我们又何尝没有遇见过?只是少了诗人们的锦心绣口。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