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运第一眼看到杜鹃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从此再也忘不掉这个身影。
王凯运住跟杜鹃住在同一个巷子里,不同的是他住的是低矮破旧的平房,杜鹃住的是余姐家的二楼洋房,虽然这座洋房也很破旧了,已经差不多跟附近的平房混为一体。
王凯运今年刚过十八岁,是余姐丈夫雷振宇的徒弟,杨浦发电厂的工人,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家中失去了顶梁柱。
在雷振宇极力推荐下,王凯运去电厂当了学徒工,干点零活,除了一顿午饭,每个月还能领到三块钱的工资。
三年前,王凯运学徒期满转为正式工人,工资涨到了每个月6块钱,但刚转正,师父就出事了。
雷振宇去世后,王凯运一直忙前忙后地帮着余姐维持生活,每个月他都会从自己的伙食费里剩下一块或者八毛钱,攒上三两个月就给余姐送去。
逢年过节他就会在厂子里向雷振宇的生前好友募捐,工友们一毛两毛地凑一笔钱,让孤儿寡母能过个安稳年。
可是工人们的薪水本来就非常低,也都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实在是没有多少钱能拿出来。
余姐知道这些工友们的情况,雷振宇活着时他们也是过着这样的生活,那时候仗着她还有一些首饰,又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把那些首饰典当了后都补贴在生活里了。
她让王凯运转告工友们,大家的心意她领下了,不要再给她送钱了,就是送来她也不收。
她把自己住的二楼租给杜鹃后,金钱上的困窘一下子解除了,除了要跟儿子挤在一楼狭窄的杂物间睡觉外,日常生活方面比雷振宇活着时还要宽敞些。
杜鹃每天从厂子里拿回来的油炸馒头和炼乳真是好东西,不仅让营养不良的母子俩完全恢复过来,而且身体也都健壮了许多。
杜鹃特别喜欢小九,索性把小九认作干儿子了,说要跟余姐一起养活小九,再大一些就送他去上学,如果能学得好,就供他念大学,将来要成为有知识有能耐的社会栋梁。
晚上小九经常被杜鹃带上楼去睡觉,教他读书识字,小九也很依赖和喜欢这个新认的干娘。
杜鹃虽然没上过一天学,却接受过完整的古典文化知识教育,这是每个长三书寓姑娘的必修课,从四书开始一直学到唐诗宋词元曲,当然有的人不爱学,就是听个皮毛。
杜鹃好学,不仅先生教得一点不拉,自己还主动请教,现在依然能背诵出许多名篇。
她先从识字开始,教小九读三字经、百家姓,就是为了让孩子打好基础。
其实余姐也是有文化的人,她没有教孩子识字,一来是孩子还小,另外觉得孩子就算愿意学习,将来也没钱供他读书,索性绝了这念头。
现在不一样了,杜鹃答应供小九读书,余姐心里的念头又活泛起来,她也开始跟着杜鹃一起教小九识字,也就两个月时间,小九就已经能把三字经背下来,百家姓上的字也全都认得。
杜鹃准备下一步教小九读论语,虽然她不知道学堂里都教孩子读什么书,不过她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论什么时候论语都是必读书。如果中国人不读论语,那就等于忘记了祖宗。
杜鹃住进余姐家一周以后,在路上遇到了下班回家的王凯运,两人在弄堂口相遇,朝共同的方向走着。
王凯运看到杜鹃的第一眼,整个人就傻掉了。
过后他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就像被一道闪电劈中了,人已经完全麻木掉了,就像一尊木雕泥塑一般立在那里。
等他回过神来时,也不知过去了多久。他脑海里反复播放着那几秒钟的影像:一个天人般的女孩轻盈地走在他的前面,鞋跟踩在煤渣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愣神看着杜鹃远去的方向,仿佛杜鹃的背影还一直在眼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