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则得意洋洋地看着两人,嘲笑道:“我早说过,徐贤弟的策论《平戎策》天下无双,就连我都甘拜下风,你们还不信!”
他双手叉腰,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众人这才发现,贴出来的试卷中,果然少了徐子建的《平戎策》。
一番打听后得知,原来《平戎策》所涉内容事关重大,已经被上交到政事堂保密处理。
此消息一出,众人一片哗然,徐子建又凭借一篇策论震惊了天下。
人群中有人赞叹道:“徐子建真是了不起,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见卓识。”
也有人低声议论:“这《平戎策》到底写了什么,居然如此重要。”
章惇虽然心中有些不舒服,但他还是很有风度地走上前去,向徐子建道贺:“徐兄,恭喜你夺得会元,殿试之上,我定当与徐兄再一争高下。”
他微微抱拳,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挑战。
章惇心中暗自较劲,他因为这篇策论,对徐子建充满了忌惮,决心在殿试中全力以赴,夺回状元之位。
徐子建脸色平静,微笑着礼貌还礼:“章兄过奖了,殿试之上,还望与章兄一同切磋,共同进步。”
他的笑容真诚而自信,让人感受到他的谦逊与大气。
罗恺和窦卞也反应过来,说道:“殿试还未开始,一切皆有可能,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两人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准备在殿试中一雪前耻。
徐坤原本满心期待自己能进入前三名,结果却只得了第七名。
他看着被众人众星捧月般围绕的徐子建,眼中嫉妒得几乎要喷出火来。
心中想着:“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罢了,一篇策论就被上交政事堂,何等荣耀,哼!”
他嫉恨地盯着徐子建,暗暗发誓,殿试之时一定要与他一决雌雄。
徐子建的乾坤功已经到了第四层,五感很强,同样注意到了徐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徐坤嫉恨的眼神毫不在意。
徐坤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敢造次反手就灭了他。
他微微转头,看了徐坤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便又继续与周围的人交谈。
程颢和程颐两兄弟看到自己的名次,又看到“仇人”徐子建如此风光,心中满是无奈,只能悻悻离去。程颢身着一件灰色的长袍,程颐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长衫,两人脸色有些阴沉,脚步匆匆,似乎不愿再多停留片刻。
张载听闻徐子建便是提出公明四句的才子,对他很是敬仰。
此时,他走上前来,向徐子建道贺:“徐兄之才,令张某佩服不已,日后还望能多向徐兄请教。”
张载身着一件素色的长袍,面容质朴,眼神中满是真诚。
徐子建看到正是被自己抢了横渠四句的张载。
他客气还礼道:“张兄客气了,都是同年,有空一同探讨学问!”
他热情地回应着,让人感受到他的友善。
王韶听说了徐子建的《平戎策》,对其十分好奇,也走过来与徐子建结交:“秦州,王韶见过公明兄!徐兄,刚刚听闻你写《平戎策》之名,不知能否有幸听徐兄详细讲讲?”
徐子建看着,王韶身着一件褐色的长袍,显得英气勃勃。
他知道这王韶虽然是文人,实际上却是文武双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