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伎:同“技”,技艺。指手工艺、医术等。道:道术。指求仙炼丹等方术。伎道之家:这里主要指方士,即好讲神仙道术的人。
(2)阳燧:古代利用阳光取火的凹面铜镜。飞:疑为衍字,下句“取水于月”与此对文。又下文屡言阳燧取火,皆无“飞”字,可证。
(3)天:据文意当作“人”字。
(4)五月:夏历五月。古人认为一年中五月阳气最盛。丙午:古人将天干、地支相配以纪日,按阴阳五行说法,天干、地支分别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属,丙和午都属火。“五月丙午日”是阳气、火气最盛的日子。
(5)五石:参见8·5注(3)。一说认为王充在这里讲的阳燧是一种玻璃制
(6)偃月:月牙形。钩:指刀剑头部的弯曲部分。
(7)摩:摩擦。
(8)既:疑为“即”字,形近而误。
(9)常:据递修本应作“尝”。秦关:指秦国东境的关隘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夜出秦关:参见1·6注(3)“鸡鸣之客”条。
(10)客:指随从孟尝君的一位善学鸡叫的食客,即鸡鸣之徒。
(11)奸:伪。奸声:指伪装的鸡叫声。
(12)李子长:人名,生平不详。参见虞喜《志林》。
(13)卢:通“芦”。芦苇。椁(guǒ果):棺材外面的套棺。
(14)罪正:判罪正确,罪有应得。
(15)侵夺:被逼迫,受陷害。
(16)着:附着。
(17)麓(lù路):山脚。
(18)鼎:参见5·5注(12)。
(19)辟:同“避”,避开。凶殃:灾祸。这里指给人带来灾祸之物。
(20)周鼎:传说就是大禹铸的大鼎,传到周朝,成了国宝。这种说法与王充自己在本书《儒增篇》中根本否定周鼎神奇的观点相矛盾。
【译文】
太阳,属于火;月亮,属于水。水火经常以真气相互感动。现在的方士,炼铸阳燧从太阳那里取火,制作方诸从月亮那里取露水,都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东西,是人为的结果。土龙也不是真的,为何不能感动天而得雨呢?这是土龙能致雨的第一条理由。用阳燧从天上取火,五月丙午那天太阳正中的时候,熔炼五种矿石,用它们铸造成铜镜,才能够取得火。现在随便拿刀剑月牙形的弯曲部分,摩擦以后用它对着太阳,也能和天相感应而取得火。土龙即使不能和阳燧相比,却可与刀剑的月牙形弯钩相比。这是土龙能致雨的第二条理由。齐国的孟尝君连夜想逃出秦国的函谷关,关门未开,食客学鸡叫而真的鸡应和起来。鸡可以由伪装的叫声所感应,那么雨也可以由相类似于龙的东西所引来。这是土龙能致雨的第三条理由。李子长治理政事,想要了解囚犯的情况,用梧桐木做成假人,像囚犯的形象。在地上挖一个坑,用芦苇做成棺椁,把木做的囚犯躺卧在里面。囚犯罪有应得,那么木囚犯就不动,囚犯冤枉受害,木囚就移动而出。不知是囚犯的精神附着在木头人身上了呢?还是囚犯的精神之气感动了木头人呢?如果囚犯的精神能感动木囚,云雨为什么偏偏不能受土龙的感应而到来呢?这是土龙能致雨的第四条理由。舜凭借他的圣德进入大山脚下的旷野中,虎狼不伤害他,虫蛇不伤害。禹铸了带有百物图像的大铜鼎,把鼎带入山林,也避开了灾祸之物。解说这件事的人认为不真实。然而上古时代时间是很久远了,关于周鼎神奇的事,不能说没有。金与土同在五行之中,假使堆制土龙的人也有像禹那样的道德,那么也将有招致云雨的效验。这是土龙能致雨的第五条理由。
【原文】
47·3顿牟掇芥,磁石、钩象之石非顿牟也(1),皆能掇芥。土龙亦非真,当与磁石、钩象为类。六也。楚叶公好龙,墙壁盂樽皆画龙象,真龙闻而下之。夫龙与云雨同气,故能感动,以类相从。叶公以为画致真龙,今独何以不能致云雨?七也。神灵示人以象不以实(2),故寝卧梦梧见事之象。将吉,吉象来;将凶,凶象至。神灵之气,云雨之类。八也(3)。神灵以象见实,土龙何独不能以伪致真也。上古之人,有神荼、郁垒者(4),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东海度朔山上(5),立桃树下,简阅百鬼(6)。鬼无道理,妄为人祸,荼与郁垒缚以卢索(7),执以食虎(8)。故今县官斩桃为人(9),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10)。夫桃人非荼、郁垒也,画虎非食鬼之虎也,刻画效象,冀以御凶。今土龙亦非致雨之龙,独信桃人、画虎,不知土龙。九也。此尚因缘昔书(11),不见实验。鲁般、墨子刻木为鸢(12),蜚之三日而不集(13),为之巧也。使作土龙者若鲁般、墨子,则亦将有木鸢蜚不集之类。夫蜚鸢之气,云雨之气也。气而蜚木鸢,何独不能从土龙?十也。
【注释】
(1)钩象之石:指象牙。
(2)神灵:神奇而灵异之物。此指神祇。在天为神,在地为祇。象:虚象,幻象,征兆。王充认为,国家或个人将有吉凶之事,事先都会有某种征兆出现。参见本书《订鬼篇》。
(3)据文意,“八”字应移至“致真”下。
(4)神荼(shēn shū伸书)、郁垒(lǜ律):亦作“荼与郁雷”。传说中能治服鬼的神,后遂以为门神,画像丑怪凶恶。本书《订鬼篇》曾引《山海经》文,东汉蔡邕《独断》、《后汉书·礼仪志》均有记载。
(5)度朔山:传说中的山名。
(6)简图:查看。
(7)卢索:卢,《风俗通义》、《太平御览》八八三、一千并作“芦”。芦索,芦苇制的绳子。
(8)食:通“饲”。喂。
(9)县官:参见34·10注(3)。这里指汉代皇帝。
(10)门阑: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