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五大野战军战绩 > 第140部分(第1页)

第140部分(第1页)

这是中共中央在一个月内,第二次调山东军区所属部队到东北,并且是主力部队。

罗荣桓立即电召在博山指挥作战的萧华,命他火速回军区接受任务。

萧华长期以来,一直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荣桓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萧华任副主任。1938年,萧华奉命率部队挺进冀鲁边。以后,罗荣桓任一一五师政委,也到了山东。1940年5 月,萧华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

接到电报后,萧华轻骑简从,日夜兼程,赶回军区。

罗荣桓在病榻上向萧华交待了任务:“中央指派你立即去东北。你先看看这几份电报。”

电报有三份:第一份是8 月29日《中央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的指示》;第二份是9 月11日中央转发胶东区委报告大连情况并命令萧华率部进入东北的指示:第三份是9 月15日中央关于成立东北局全权领导东北一切工作的决定。萧华感到责任重大,请示罗荣桓:“什么时候出发?”

罗荣桓答道:“立刻。分局讨论决定:由你先期率领司、政、供、卫机关一部分干部去胶东,从海路挺进东北。调去东北的四个师的部队,由我来安排。……

“过海要注意美国军舰捣乱。要改穿便衣,晚上偷渡。沿途的岛屿要控制起来,设立兵站。”

为了保障主力部队渡海,山东军区成立了由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组成的海运指挥部,担负保障任务。许世友征集了胶东沿海30余只海船,140 余只帆船,把几万部队运过了渤海海峡,创造了海上输送史上的奇迹。

为了打通海路,胶东军区部队消灭和驱逐了烟台附近崆峒岛和蓬莱以北长山列岛的伪军。占领了濒临辽东半岛的外长山列岛,并在沿途砣矶等岛屿设立了兵站,聚草存粮,保障了海运畅通与军需供应。

位于胶东半岛黄县的龙口和蓬莱县的栾家口是八路军的登船地点,历来山东人闯关东也都是从这里起航。

9 月19日,正当山东部队全力跨海东渡的时候,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并指派原欲回延安治病的罗荣桓赴东北工作。

10月13日,罗荣桓接到中央来电:决定第三期再向东北出兵5 万人,主要从山东部队中抽调。接着,中央催促罗荣桓“率轻便指挥机关,日内去东北。”

10月24日,罗荣桓抱病由临沂前往胶东,准备东渡。31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命罗荣桓为第二政委。

11月初,罗荣桓一行乘六艘汽船自龙口港驶向辽东半岛。按计划,作战科长尹健率机关人员及特务团一个营乘五艘汽船,在庄河登陆,然后在辽阳与罗会合。罗则带少数警卫人员与参谋处长李作鹏、情报处长苏静等直驶大连,再乘火车赴沈阳。途中罗荣桓一行在旅顺口附近海面遇到苏军阻拦,于是改道向濒临黄海的貔子窝驶去。

貔子窝是辽东半岛东侧黄海岸边的一个渔港,座落在中长铁路南端的一条支线上。 1904 年日俄战争时,日军久攻旅顺口不下,曾派兵在此登陆,迂回到沙俄守军侧后,大败俄军。

罗荣桓一行到达貔子窝时正遇落潮,船停在离海岸一里远的海面,时值初冬,罗一行蹚过冰冷的海水,踏上了东北的土地。在向东北的进军中,从8 月中旬到10月底,八路军山东军区共输送了三批部队。这些挺进东北的部队,大部分走海路,一部分走陆路,还有一部分海陆兼行,分别在10月、11月、最迟也在12月上旬,到达东北的指定地区。这些部队是:由滨海支队和胶东军区一部组成的东北挺进纵队,共3500人,在司令员万毅和政委周赤萍的率领下,从海路抵达辽东半岛,10月到达磐石、海龙、东丰、西丰地区。

由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萧华率领的军区机关及直属部队约1000人,从海路抵达大连老虎滩登陆,10月初进至安东。山东军区第五师和第六师各两个团约1 万人,在第五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的率领下,走海路,10月24日进驻营口地区。山东军区第七师在师长兼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的率领下,经陆路假道冀东,于10月下旬进抵山海关地区。

渤海军区副政委刘其人率渤海军区三个团,经古北口从陆路抵达东北。

以上杨国夫,刘其人部共计六个团,1。2 万人。山东军区第二师7500余人,在师长罗华生、政委刘兴元的率领下,走海路,11月上旬抵达沈阳以南的庄河与鞍山地区。山东军区第一师7500余人,在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的率领下,于11月中旬经由陆路抵达辽西锦州地区。

山东军区第三师8300余人,鲁中警备第三旅4000人,分别在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警备第三旅旅长胡奇才率领下,走海路,于12月上旬到达辽阳、鞍山地区。

胶东军区海军支队1000余人,在支队长田松率领下,走海路,11月中旬转赴牡丹江地区。

此外,先后进入东北的还有山东军区直属部队与机关人员4000人及地方武装一部,分别进驻安东和沈阳地区。

截止到1946年初,八路军山东军区奉命开赴东北的部队共有八个师(旅),三个支队,合计6 万余人,日后成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

军主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5年9 月17日上午,延安东关机场一架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前线航空兵的双引擎道格拉斯式运输机,向沈阳方向飞去。刚被任命的东北局书记以及日后成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政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刚被任命的东北局委员以及日后成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政委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此外,还有日后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重要领导职务的叶季壮、伍修权、曾克林等人此时正在飞机上。

彭真等人飞离延安,是中共根据先期进入东北的曾克林反映的情况而所采取的部署。

9 月5 日,曾克林率部乘火车抵达沈阳。驻扎在沈阳的苏军不准曾部下车,曾只好带着参谋到苏军司令部交涉。苏军卫戍司令卡夫东态度冷淡。曾克林强忍解释。卡夫东道:“根据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最高统帅部是不会同意你们进沈阳的。”曾克林据理力争:“你们有最高统帅部,我们也有最高统帅部。我们的最高统帅部是毛泽东、朱德。我们是奉他们的命令来沈阳的。要我们离开沈阳,需要有延安总部的命令。”经再三交涉,苏军驻沈阳卫戍司令卡夫东终于同意曾克林部下车,但部队必须住到沈阳市外30里的苏家屯。曾部2000余人抵达沈阳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群众涌上街头热烈欢迎的场面出乎苏军预料,于是又通知曾克林部驻扎在市区故宫东面的小河沿。9 月6 日,曾克林、唐凯率第十六军分区司令部进驻原伪满市政府大楼。

9 月7 日,苏军驻沈阳最高军事机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邀请曾、唐。

在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克拉夫钦科上将、杜曼宁中将率苏军驻沈阳各军兵种负责人、军长、军事委员会见了他们。席间克拉夫钦科表示了歉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