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见众将神色心底大怒,他这一次受李建成委派,就是让李世民不能专权,让李元吉拉拢一部分军中将领支持。不过李世民当面这么说,李元吉威信扫地,如何有人效力,更气人的是,李世民还是当众说出。
李元吉大怒言道:“二兄,你说什么呢,我岂是有龙阳之好的人,二兄,我只是好意提醒你,父皇,皇兄不说,但不等于不知道,我也不是瞎子,出征一个月来,也不是没有看到。今日我就在这里,将话说明白了,不要在军中拉山头,搞什么派系,还有诸位将领,什么秦王党,十八学士,眼底只有一个秦王,不要忘了你们首先是大唐的臣子。”
此言一出李元吉反而得罪了帐内所有之人。众将敢怒而不敢言。
“四弟!”李世民拍案而起。
房玄龄哈哈笑着言道:“秦王,齐王,二位不要动怒,都是兄弟自己人,有什么也是说着玩的,给外面士卒听到了,闹不到什么好,还以为我们将领不和呢,动摇了军心。”
李元吉也是连连冷笑,他为亲信将领拉到外面,回头言道:“是吗?二兄,攻打洛阳之事,岂是容易,不要忘了我们李家子弟,也不是只有你一个能打战的,扫平天下不是靠你一个就行。”
“就凭你还不配与我说这句话。”李世民寒声言道。
李元吉走到帐门大声言道:“我是不配给二兄你提鞋,但家中也不是独我一人,你还不知道吧,这一次突厥大军进犯河西,父皇已重新启用三姐,挂帅出征抵御突厥了。哈哈。”
李世民听李元吉这么说,微微一怔,此事他竟然事先不知情。
李元吉的笑声在帐外远远飘去,李世民在帐中沉思,左右之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下房玄龄一名心腹。
房玄龄上前一步,言道:“秦王殿下,眼下淮安王在河北败绩,河间郡王攻打川蜀又刚刚吃了败战,眼下李家子侄之中,陛下除了公主殿下,也无人可派了。不过幸好公主是女儿身,就算掌了军权,也对殿下构不成威胁。”
李世民目光一扫,沉声言道:“你说不对,若她不是女儿身,恐怕太子之位,父皇早就传给她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九章 转机
河西,凉州城。
凉州城远处,十几个坞堡一并燃放干烟,以示突厥骑兵已是撤退。
城头穿着皱巴巴衣裳,神色憔悴的士卒,也是一瞬间精神焕发,拿起锣当当地敲起来。
而城内为突厥人围困了一个月的,凉州城百姓皆是流泪满面,仰头叩头,感念佛祖庇佑。
城外远远行来了一路唐军,但见战旗飘扬,猎猎而动,这就是解围凉州的唐军援军。
凉州城城门也终于开启来,戍卒们出城将突厥人堵门的沙袋,撞门的木驴车尽数搬走,扫去瓦砾碎石出了一条道路来。
一名头戴二梁,服紫色官袍的老者,从城门洞内走,一旁清理瓦砾的士卒,民夫见了,皆是行礼下拜口称国公。
这名老者淡淡点头,站在城门外,远望正要入城的唐军人马。
这名老者的幕僚,上前言道:“明公乃何等身份,何必屈尊至城门相迎一武将。”
这名老者看向这幕僚,言道:“若你也能从突厥手里解了凉州之围,我也在城门下迎你。”
这名幕僚顿时失言,只能叹道:“明公真重英豪。”
说完马蹄声响起。
援军的前锋骑兵抵至凉州城下,那名幕僚上前喝道:“凉州总管,观国公在此,来的是哪位将军?”
这名幕僚本以为报出太守杨恭仁的名号后,对方有所收敛,但未料到这路骑兵却没有多大异色。
“是平阳公主殿下驾临。”一人高声言道。
幕僚与在门口官吏都是露出讶色。没料到千里来解凉州之围的,逼退突厥骑兵的。竟然是平阳公主。
门口众官吏们都是窃窃私语,这位公主经历非常。二十岁领兵助父亲平定天下,打了了半个关中。现在大唐百姓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杨恭仁闻言言道:“快,在城门前迎候。”
说完当下杨恭仁正了正衣冠,肃容站在城门旁,而左右官吏皆是在后迎候。众士卒百姓久仰平阳公主的名字,当下在城门外挤得满满当当想要一睹其风采。
“微臣杨恭仁拜见公主殿下,公主千岁。”杨恭仁施礼言道。
李芷婉身着一身戎装,骑着一匹大宛良马而来。听对方禀告是杨恭仁,当下干脆利索地跳下战马,回礼言道:“有劳观国公在门外亲迎。”
杨恭仁但见李芷婉,剑眉入鬓,端是英姿飒爽,不由心道一介女流手掌十万雄兵,果真不是一般人物。
当下杨恭仁言道:“公主殿下,大军一到,突厥人望风而逃。相较之下老夫就惭愧多了,当年卫王任过凉州总管,而我这个凉州总管,出兵中伏。结果让突厥人打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