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面位开拓者txt > 第24章 第一次扩张 我们不是叛乱 是乡村械斗(第1页)

第24章 第一次扩张 我们不是叛乱 是乡村械斗(第1页)

公元1341年春,苏星云面临新的问题:随着部队的消耗越来越大,而供应不足,尤其是土硝产量成为了问题的瓶颈。面对这个情况,苏星云甚至开玩笑地说恨不得和临县抢大粪去了,但显然,这解决不了问题。

实际上,苏星云所面临的问题远不止硝石短缺那么简单。劳动力同样短缺,在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时代,人口寿命普遍较短,青壮年劳动力成为了极为宝贵的资源。苏星云辖区内共有两万三千人,其中青壮年男子约八千人,尽管他们大多身体强健、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但面对增长的军事和工业生产需求,这一数字远远不够。

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转和护村队的力量,苏星云不得不从农业部门抽调了大量劳动力,使得本就紧张的农业生产更加吃紧。他深知,如果不解决生产力不足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扩张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然而,扩张并非易事。苏星云需要仔细规划扩张的方向和策略,以避免招惹更强大的敌人。东南方向是北京的粮食供应基地,杭州和南京驻有重兵,显然不是理想的扩张方向。向西扩张则可能遭遇元朝在安徽的军事重镇安庆,以及着名的冶炼厂铜陵,这些地方同样危机四伏。

经过深思熟虑,苏星云决定将扩张的目标定在了西北方向的巢湖地区。这一地区相对较为偏远,元朝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弱,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农业开发价值。同时,巢湖地区的地理位置也有利于苏星云未来的战略发展和物资运输。

当然,扩张不是张开嘴就行的。苏星云需要精心准备,逐步推进,同时加强内部建设,提升生产力水平,以确保在扩张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物资供应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只有这样,他才能战争中不败,最终实现与江南蒙元势力抗衡的宏伟目标。

苏星云为接下来的两年制定了明确的扩张与发展计划,并立即着手准备实施。随着春耕结束,他亲自率领由400名精锐护村队成员和500名经过严冬刻苦训练的长枪民兵组成的队伍,开始对和县境内各大小势力的清剿。

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和县县令陈大人关注,他急忙亲自拜访苏星云,当面问道:“苏当家,最近阁下动作实在太大,你想要如何”。面对陈县令的询问,苏星云轻松而直接的回应:“我是在抢劫啊,我要更多的土地。”陈县令闻言大惊失色,,苏星云的行动已经触及到了和县内众多有背景、有势力的绅缙阶层,这些人背后都有着强大的靠山,他们已经开始向寿春府乃至更高级别的官府去告状了。

苏星云向陈县令说到“我们不会少向朝廷纳赋,同时也不会忘记县衙的例钱”。“您只需回县城紧闭城门,向上级如实汇报我的行为,但要强调我按时交粮。至于那些派来的官军,我自会打发妥当。”陈县令问到你怎么打发?

当陈县令听到苏星云要“像几个月前打发你们一样打发”时,他害怕极了,高声大喊:“苏星云你这是意图造反。”苏星云却笑说道:“我只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强盗”,不是造反”。

陈县令离开苏星云的居所时,一边为苏星云的疯狂感到震惊,一边又不得不承认对方实力。在返回县城的路上,他不停地说道:“疯子,真是一群疯子。”

陈县令匆匆返回和县后,立即下令紧闭城门,并紧急向寿春府递交了一份关于和州地区盗匪猖獗的公文,请求援助。这份公文迅速传到了寿春府,落在了淮南西路最高长官莫日根的案头。

莫日根接过公文,匆匆浏览一遍后,眉头微皱,自语道:“和州盗匪横行?竟需我等出兵助剿?”这时,一旁的官员适时插话,说近期从和州逃难而来的民众都是被贼军所害的情况,似乎为公文内容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然而,莫日根并未立即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他指着公文,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这公文倒是写得有趣,说这些盗匪在乡间为非作歹,但对朝廷的粮税却一分不少,呵呵。”

“他们害怕朝廷吧。”有官员试探性地说道。莫日根却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那些寺庙的高僧,平日里何等嚣张,一出事就急着找我们撑腰,哼,这群秃驴。”言语间,他对那些高僧的轻视与不屑溢于言表。

幕僚又说,这会不会引起上级的责问?面对幕僚的担忧,莫日根展现出了老练的政治手腕。他微微一笑,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拖字诀”:“汉人们有一招叫拖。给无为军发报,让他们做好准备,但不要急于行动,待到夏收之后,再去和州‘剿匪’。这样,半年过去了,既给了上面一个交代,又不至于让局势失控。”

幕僚闻言,立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对莫日根的深谋远虑表示钦佩。然而,莫日根的布局并未就此结束。他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再给和县发报,敦促他们务必完成今年的夏征任务。这样一来,即使苏星云他们在和州搞些小动作,只要粮食按时入库,朝廷那边也就无话可说。”

苏星云在和县令紧急发出求援公文后,内心虽紧绷如弦。然而,几日过去,他注意到周围县城,特别是他尤为关注的无为军户所,并未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迹象,这让他心中稍感宽慰。

就在这时,陈县令派遣的捕快匆匆而至,手中紧握着一封来自寿春府莫日根大人的公文。苏星云接过公文,迅速浏览一遍后,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神色。他明白,这封公文的内容正是他所期待的“缓兵之计”。为了表示对捕快辛勤传递消息的感谢,他爽快地赏了一两银子,随后便让捕快退下了。

这封来自莫日根的公文,其核心信息十分明确:要求和县务必坚持到夏收之后,确保夏粮的顺利征收。这一指令背后,隐藏着莫日根对和县匪患严重程度的试探。在苏星云看来,所谓“严重”的定义,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和县最终能够征收上来的粮食数量。如果粮食充足,那么匪患或许就被视为可控;反之,莫日根就可能出兵了。

因此,至少在夏收之前,他暂时是安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完全放松警惕。他深知,夏收之后,随着粮食的入库和局势的变化,很可能还会有一场硬仗要打。于是,他立即着手调整策略,一方面加强内部防御,确保粮食生产和储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暗中积蓄力量,做好充分准备。

苏星云在确认暂时安全后,开始着手整合新纳入的地盘与人口,首要任务便是加强护村队的建设,将其视为稳固根基的重中之重。他果断地将护村队规模扩大至两千人,并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一百名士兵操作着三十三门一式火炮,这样的火力配置在当时可谓相当可观。

然而,要维持如此规模的火炮训练,火药的需求量自然不小。苏星云一方面利用“收药材”的名义以掩人耳目,在各地秘密收购火药原料;另一方面,他更是亲自出马,在江浙行省的军事重镇仓库,利用识海空间悄无声息地窃取了大量火药。

在军队训练方面,心理素质与实战技能同样重要。为了克服新兵们初上战场的恐惧心理,一方面,他强化了命令服从的训练,让士兵们习惯于无条件执行命令,。另一方面,他采用“活人训练”的方式,利用死囚及罪大恶极的地主、狗腿子作为靶子,让新兵们在实战模拟中见血、杀人。虽然这一做法在现代看来或许有违人道,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罢了,新兵们在见血后,不仅克服了恐惧心理,还激发了强烈的战斗意志。

当然,苏星云也意识到这种训练方式可能带来的心理创伤。因此,在每次训练后,他都会安排专人进行心理疏导与安抚工作,帮助士兵们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同时,他也注重培养士兵们的团队精神与荣誉感,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在为正义而战、为家乡而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种物质需求逐步增加,这逼迫苏星云提高产量,苏星云深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性。于是,他的作坊开始逐步向现代化工厂转型,一场农业与工业的双重革命在和县悄然兴起。

在农具生产方面,苏星云引入了流水线作业模式,这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他设计了完整的生产流程,从模具制作、浇铸、打磨到安装,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生产体系。这种转变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要知道,在过去,由于人力有限,作坊里只有二三十个工人,根本无法实现如此精细的分工与协作。

而在铁生产领域,苏星云更是投入巨资,建起了二十座高炉,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钢铁厂。一千名工人在这里辛勤工作,高炉中冒出的滚滚黑烟,成为了和县大工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了保障钢铁生产的原料供应,苏星云还精心规划了运输体系。马鞍山上开采的铁矿石,通过四轮马车运送到码头,再由船只运送到小黄洲钢铁基地。同时,上游的运煤船也顺流而下,为钢铁厂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除了钢铁厂之外,苏星云还在三月到六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建立了简易的水泥窑和砖窑。

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各类工人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达到了惊人的人。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工人,将原先每一个识字的工人都提拔为管事。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和待遇,让工人觉得有盼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苏星云在公社扩张中,采取了更为务实的管理方式。他继续分发铁质农具,但改为贷款形式,秋收后需以收成的十分之一偿还。同时,公社从播种到收成的伙食,也不再由苏星云全包,而是由农户自行承担,同样以收成的十分之一支付。

此外,苏星云还制定了税收新规:交粮后的公社,三成税最高限额为四十斤。这意味着,无论收成如何,税收都不会超过这个数;若三成收成少于四十斤,则按实际收成比例计算。这一举措,既确保了税收的稳定,也避免了对农户的过度负担。

从表面上看,苏星云的这些做法似乎让他在经济上吃了亏。但实际上,他深谙“投资未来”的道理。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民众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价值,认识到付出与回报的等价关系。这种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正是现代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苏星云凭借击退官军名声大噪,而县官对此保持沉默,未将苏星云定性为反叛,使得他的社会改革之路少了不少外部阻力。那些敢于反对的声音,早已在苏星云的铁血手腕下消散无踪。在苏星云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泛民意的支持下,和州的民众纷纷响应土地改革。

这场变革中,大多数人因未见明显损失,反而收获了些许实惠,便随波逐流,加入了这场社会实验。而那些小地主,按家庭人口平均拥有超过30亩地的,被强制调整至这一限额,这无疑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同时,苏星云对“族田”否定,以及火枪这一现代武器的震慑,让稳固的宗族体系也纷争不断,为了分配田地而打得不可开交。

至1341年六月,苏星云已成功掌控了和州的大部分区域,仅留四分之一靠近无为县的地带作为缓冲区。其管辖范围扩展至2000平方公里,人口激增至25万。尽管对新纳入的土地有点消化不良,但社会秩序已在这片土地上初步建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