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茶席的意境 > 第17章 茶席插花茗赏者上2(第1页)

第17章 茶席插花茗赏者上2(第1页)

张谦德认为,折取的花枝,最好生长在离我们布席吃茶不远的地方,例如家园临圃。周边的花,本身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故最能融入茶席的环境氛围。另外,要选择在清晨折花,花枝选择半开且带着清露的。就近取花,既保证了花草的新鲜水灵,也不会因路途太远而折损了花草的生机。清代陈淏子《花镜》里说:“折花之法,不可乱攀,须择其木之丛杂处,取初放有致之枝;其一二种,比枝配色,不沉不冗,稍有画意者,方剪而燔其折处插之,则滋不下泄,花可耐久。”陈淏子强调的“初放有致之枝”,确实是经过轻微修剪,或者不做任何修整,最容易呈现画意的理想花材。他还告诉我们,要保持花开的持久,枝条的剪折处,可用火灼烧、碳化一下,这的确是传统插花的经验之谈。

茶席的插花,要切合茶席的构思和主题。插花的形式,可从传统绘画的构图中,去寻找灵感,最好能有诗意的表达,或表达理念,或表达心象。插花妙在精神和韵致,尤其是茶席的插花,更注重内在的学养与涅槃妙心,所以,古人有“潇洒最宜三二点,好花倩影不需多”之句。

在茶席的插花实践中,如感觉茶席过于素淡,可选用艳丽的花色,适当地给茶席提提精神。但要注意艳丽的花,要选择花朵小的,以减少色彩的分量,色泽宜沉稳典雅。艳丽的花,宜搭配枯木萎枝使用,枯与荣、浓与淡的强烈对比,对主题茶会的烘托,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茶席的插花,是茶席空间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体现着一个茶席的精气神。一个能够融入茶席与席协调的插花作品,花色与茶汤的色泽一定会相映成辉,更好地衬托和表现着茶汤的色彩。例如,黄绿色的茶汤,可用红色的花色映衬;红色的茶汤,可用洁白的花朵对比;橙黄的茶汤,可用花朵的紫色表现,等等。

色彩调和,是插花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插花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谓插花的色彩调和,就是要缓冲花材之间色彩的对立矛盾,在不同中求相同,通过不同色彩的花材的相互配置,相邻花材的色彩能够和谐地联系起来,相互辉映,使插花作品成为一个整体而产生一种共同的色感。

在同一插花体中,如果存在着几种色彩,就必须确立以一种色彩为主,将其他几种色彩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总体的色调。我们追求的色彩调和,就是要使这种总体色调自然和谐,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在同一插花体中,如果只使用一种花色的花材,则色彩较容易处理,只要用绿叶衬托即可,因为绿色和任何颜色都能取得协调感。若使用几种花材,涉及两三种花色时,则须对各色花材审慎处理,一般应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要突出主色调,作为插花构图的主题色彩,然后,把主要色彩的花材,配置于构图的重心位置,而且无论是花朵大小、花朵数量、色调浓淡等,均应占主导地位。其它色彩的花材,只是起陪衬和点缀作用,花朵宜小、色调宜淡,配置于构图的左、右两侧或前方、下方,以突出主题色调。主题色彩和陪衬色彩之间,要互相调和,浑然一体,不能各自形成孤立的色块,要使整体构图,统一于所确定的主题色调之中,产生一种整体的色彩效果。

其次,凡是色环上相邻数种颜色的配合,均属于类似色的关系。如红、橙红、橙;蓝、蓝绿、绿;黄、黄橙、橙等,均属类似色关系。类似色的色彩接近,如果同时使用,易于取得自然调和效果,具有柔和感。在插花中,经常出现类似色的花材同时配置的情况,若配置得当,则显得素雅别致。例如,粉色菊花与粉红色秋海棠的配合、粉红色的杜鹃花与红山茶花的配置等,均表现出了这种类似色的调和效果。类似色花材的组合,易于取得调和效果,但可能会因出现的单调感而缺乏变化。为此,应利用花材色彩浓淡的不同、花朵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以及花材质感的不同等等,以求得构图的变化,或者利用小体量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花材,加以适当点缀,以丰富构图中的色彩变化,从而打破单调感,增加插花构图的活跃性。

用一种色相的不同浓淡、不同深浅和不同明暗的变化,若按一定方向或次序进行组合,易达到协调、和谐、统一的效果,并能产生优美的韵律感和层次感,给人以简洁雅致的享受。

第三,在各种色彩的花材中,白色花属于中性色,其应用最为普遍,它能和其它任何颜色的花材同时配合,可减弱其它色彩过于刺激的作用,又可使整体构图色彩素雅、谐调、鲜明。如红色碧桃与白色霞草、银芽柳与油菜花、珍珠花与大花君子兰、红色香石竹与霞草、红枫与白菊、红山茶花与白花贴梗海棠、白色马蹄莲与红色郁金香等的组合。当两种花材的色彩对比强烈,刺激性过强时,可以试着把白色配置在对比花材之间,或用白色花材散置于周围,均可缓和两种对比色之间的不协调,从而使对比色强烈的两种色彩,变得柔和耐看。也可调整主次色的面积和色调,以缓和对比形成的强烈刺激感。

在茶席设计中,可根据匀杯的高度,来拟定插花组合的高度,如此可使茶席上各器具的标高轮廓线,趋于平缓流畅,茶席的立面更加趋于优美。如果有条件,所插的主花,要趋向太阳光源的方向,与光源呼应的花朵和枝条,会更自然协调。也可以根据枝条的起伏掩映、光线的方向,来调整茶席的布局,使茶席的空间因光影的变换,富有美感和层次感。

瓶插碗盛,疏影横斜

茶席的插花,多采用花瓶、斗笠碗、竹篮、水盘等器皿。固定花材的常用花留,主要包括剑山、七宝、花泥等。如果花器的口径较大,不好固定花材时,可在瓶口制作井字形或十字花型的花配,也可在花材根部切一小口,嵌入竹片和木片,同样能起到固定花枝的作用。

茶席的插花,除了传统的一枝花的插法,也经常会有两三种花材的组合插法,但崇尚自然天趣、追求诗情画意的原则不能改变。组合插花,采用的多为不对称式的自然构图,其线条造型,以形传神,着意表现茶席的意境美、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色彩美,重视插花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形成自然含蓄、生动流畅、色彩明丽、形神兼备的风格与特色。

不对称的插花造型,恰似一杆秤,两边的距离虽有长短,但是,插画作品的重心位置,始终要处于插花器皿对称轴的附近,因此能够保持插花布局、不对称中的相对平衡,令观者有较强的安定感。不对称的构图,深得自然之妙,这就是袁宏道提倡的真正的“整齐”,“参差不伦,意态天然”。

插花的造型,不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明代袁宏道的《戏题黄道元瓶花斋》诗:“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一枝两枝正,三枝四枝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仿佛杨枝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颜君宅,一倍添妍华。”

袁宏道以诗言志,同时也是在讲述自己插花艺术的经验和总结。他在诗中说,浅淡的花枝清雅,插花一枝两枝正好,三枝四枝要倾斜着构图。插花时,要尊重花木的自然形态,不要去随意改变它、扭曲它。插花展现的是风致清雅,而不是竞奢斗华。张谦德是中国插花史上较早归纳出插花构图比例的艺术大家,他说:“大率插花须要花与瓶称,令花稍高于瓶。假如花高一尺,花出瓶口一尺三四寸,瓶高六七寸,花出瓶口八九寸,乃佳。忌太高,太高瓶易仆;忌太低,太低雅趣失。”张谦德提出的这个比例关系,大体接近黄金分割率0。618∶1的优美比例,是非常科学的。这与现代花艺的比例和尺度殊无二致,即花艺作品的总高度,大致为花器高度加上花器口径之和的两倍为宜。

插花作品的姿态,要如花在野,表现出植物自然生长的姿态与生机。这就提醒我们在插花时,首先所有的花枝要从一个点出发,让观赏者感受到,枝条是从植株的根部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避免枝条的松散交叉,避免逻辑秩序的混乱。其次,一个插花作品中,不允许出现同样长度或同样类型的花枝。要注意作品中叶子的向背,尽量不要展示叶背。对称的叶片,可适当摘除其对称部分。花朵的呈现,宜单不宜双。瓶口的线条,不宜完整外露,可用花或枝叶进行遮盖。第三,要注意阴阳的调和,枝与叶的配合,一般是刚劲的配柔弱的。大花配小花,大叶衬小叶。一个成功的插花作品里,包含着阴阳变化、虚实、枯荣、浓淡、俯仰的对比协调。

插花的留白,是产生意致深婉、无限滋味的重要美学手法。在插花实践中,往往把花技安排在花器的一侧,在另一侧留出适宜的空白,为枝条的自由伸展提供去处。如此安排,枝条所勾画出的空间,皆是视角所及的范围,大片的留白,是插花艺术带给我们含之不尽的深远韵味。

插花的疏影横斜、姿态万千之美,其体量和大小,要参照8:5:3的黄金分割率来确定,例如,当插花作品的总高为8时,其宽度和厚度分别为5和3,这个比例最为稳定协调。当花器的高度为5时,花艺作品的总高度为8,这种比例关系最为恰当。当插花作品存在三条主要花枝时,三条花枝的长短,按大致比例8:5:3最为耐看。

茶席的插花,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但要有自然的奇思妙趣,氤氲着意境之美,必须切合茶席所要表达的内容。花妙在精神,茶妙在韵味,品茗回味之余,茶席的插花,要“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