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的情报是张士诚拿下泰州,准备乘势取高邮,周林找沈祐求证。
沈祐也不掩饰,直接道:“听说士气正盛,一鼓作气拿下高邮,应该没有问题?”
“高邮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
为啥“高邮是老虎屁股”呢?因为这关系到方方面面。
盐税本来是元朝廷的重要收入,盐城,兴化这些产盐地的盐税主要靠高邮中转。高邮丢了,就意味着朝廷的东南赋税大半没了。
周林给沈祐解释道:“如果,张家兄弟占了高邮,山东的脱脱肯定直接南下?”
“你觉得张士诚的盐民义军,能是脱脱的主力大军,和从西域调来的蒙古铁骑的对手?”
“这些大军没有五十万,也有三十,四十万吧!”
“不会吧?不至于吧?”
怎么可能不会。
占领了泰州,高邮,就是牢牢控制了运河。扼断了元朝粮食和赋税北运大都的通道。
而江浙地区又是元朝廷的主要财源,这一下子掐住了元朝廷的喉咙,拿住了元大都的七寸,人家能不跟你拼命。
不是脱脱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朝廷为了江浙的赋税,命令他必须得打通运河。
周林把这些说给沈祐听,是希望能传到张家兄弟的耳朵里,不求他们能慎重对待,只愿他们能听进去,有个防备就可以。
然后就说了一些闲话,周林就聊到准备和“木华黎”家族的李绩大人开办“果酒工坊”,并提到了要开在江边“李府别院”。
李绩这么多年和“黑石寨”在做白酒生意,沈祐肯定是一清二楚,并且也知道李绩主要把白酒通过运河,销往大都。
这个生意也只有人家凭借“木华黎”三个字能做,沈祐是羡慕不来,说到“李府别院”,沈祐说他在附近也有一个小院,可以送给周林当作住处。
周林想了想,老住客栈人多眼杂,也不方便,有个住处,也好开展下一步的行动,建联络站。也就答应了。
家宴结束后,周林准备告辞了。
沈祐却把他拉住说要介绍一个人给周林认识。
说是他的浙东老乡,叫方国璋,做海运的。
沈祐是浙江人,发家以后就定居金陵。他的浙东老乡,方国璋。
周林明白了,这是海盗。方国璋很耳熟,百科一下,哦,方国珍的兄长,这就明白了。
在进密室的路上,沈祐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供应给“黑石寨”的蔗糖都是来自方家兄弟。他从“黑石寨”拿的好多货也提供给了方家兄弟。
没看出来这沈祐玩的挺大啊,开始以为只是左右逢源,没想到上能搞定朝廷,中间既给“黑石寨”提供原料,也把“清风镇”制造远销各地。
下面厉害的是海盗的供需他也能一手把控,厉害,厉害。
从会客室的侧门转进一个内室,移开一个博古架,顺着楼梯,下到地下,就进了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