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楚与秦之战不但未落下风,丹阳一战更是大捷,先生何出此言?”
陈轸轻笑一声让屈原大惑不解,陈轸便道:“丹阳大捷是秦军主力尽在函谷,侥幸罢了,实则隐患啊。”
“打了胜仗怎么会是隐患呢?”屈原质问道。
“秦楚虽为并强之战国,然百余年来未曾有过交战,更不用说动辄数十万之众的大会战,未曾有过真正的交手厮杀,楚国便是知己不知彼,兵之大忌,此为隐患之一;先前与秦之战,后勤战线延绵千里不说,楚军军辎粮草调配更是破绽百出,若是突遭奇兵袭击,毁了供给前线大军的粮草,阵前大军势必军心大乱,稍有差池,前线战败,如何是好?此为大患!”
陈轸之言让屈原越来凝重,又补充说道:“大战在即,却无人说出使邦交列国周旋,或以为盟兵、或以为驰援、或以为牵制、或以为旁观,楚国皆一无举措,只知一味伐战,真要到了应接不暇之际,便是后患无穷之时啊。”
“先生高见,芈原拜服。”听此一言的屈原真挚的请示说道:“先生以为,楚国是否该与齐国重修盟好?”
陈轸长叹一声,说道:“既要与秦开战,无论如何都要稳住楚国后背这个强大的邻居啊,还有卫国亦且要搞好关系,若是楚国与齐交恶,尤其当此紧要关头,很有可能会酿成五国伐楚啊,一路白起率军兵出江东、一路匡章率军兵出淮泗、一路犀首率军南下,再一路秦军主力……楚国已经走到了十字街口,国难降至啊……”
陈轸言论回荡在屈原脑海里震耳发聩,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严峻,屈原并非是目下油盐不进的楚怀王,他知道陈轸说的没有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楚国目下确确实实会有此等险境,稍有差池不堪设想,当下便对陈轸拱手一礼:“先生可否代楚去一趟齐国?”
“齐廷都是故友、齐国是在下的母国,不好开口啊。”陈轸为难的说道。
“也是,齐国还是芈原再亲自去一趟吧。”屈原点点头,也不想为难他,心中一动又说道:“先生此前说为楚献最后一策,此话何意?先生要离开楚国?”
“呵呵……”陈轸摇头失笑,长叹一声喟然而道:“……廷前谏言,我已触怒大王,今后陈轸无论建言为何,大王势必不会再听,在下继续留在楚廷,不过是浪费楚国粮食俸禄罢了,大王不会用我,更不说重用,我也无意再留楚国。”
“先生何必如此呢?王上只是一时恼羞成怒,并不是那种听不进劝言的君王,芈原深有体会,先生切莫往心里去,留在楚国吧。”屈原语气诚恳之至,这样的大才楚国错失,实在是一大不可估量的损失。
“多谢左徒美意。”陈轸拱手一礼:“左徒是楚人,亦是大王的重臣、近臣,不一样的,只是陈轸不过是一外来客卿,此次大王不问罪于我,陈轸万谢王恩。”说着便庙朝北方拱手,显而易见,屈原知道他是去意已决,“芈原有最后一问。”
“左徒请讲!”
“敢问先生离开楚国之后,事秦?事齐?”
“左徒为何有此一问?”
“因为这对楚国很重要,先生去秦齐任何一国都是楚国之患,芈原势必扣留先生。”
“呵呵……左徒当真迂腐啊,然对楚国一片赤诚之心,在下钦佩,只是秦国、齐国皆为在下昔日佐士之国,若能容下陈轸便不会出现在这楚国庙堂与左徒长谈了。此番离楚,在下本已有归隐之心,再无佐士之意,却又偶然得知卫国之主求贤若渴,一笺《招贤令》让在下空前震撼,早已对卫侯仰慕已久,呵呵……愿去卫国碰碰运气,求个一官半职,卫侯若非明主,在下便从此归隐。”
末了,便对屈原在一礼,“左徒保重,陈轸告辞——!”
屈原愣神的站在原地看着他悠然扬长而去,喃喃的说道:“楚失陈轸,犹鲲鹏折损一翼,这是楚国之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