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蒸馏器内的酒液开始剧烈地沸腾起来。
那蒸腾的酒气中夹杂着阵阵清香,仿佛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成功。徐
瑾三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香气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掐头去尾,注意温度。”徐絮提醒道
这一刻的成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徐瑾和徐谆闻言,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按照之前的计划,精准地控制着火候和温度,确保每一滴酒液都能经过严格的蒸馏过程。
那蒸腾的酒气中夹杂着丝丝缕缕的杂质,在火焰的炙烤下逐渐消散无踪。
终于,当最后一滴酒液滴入收集瓶中时,徐瑾三人相视而笑。
“我们成功了。”徐瑾欢呼道。
徐谆和徐絮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来,我们测测看这次酒精的度数。”徐絮说着,拿出了新买的酒表。她小心翼翼地插入收集瓶中,仔细观察着上面的刻度。
徐瑾和徐谆紧张地围在一旁,屏息等待着结果。
终于,徐絮抬起了头,她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75度。”她欢呼道,声音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
徐瑾和徐谆闻言,瞬间爆发出了欢呼声。
然而,成功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如何测量这酒精的度数?
在大云朝,并无现代酒表这样的工具。
“唉,看来我们只能依靠古人的智慧了。”徐瑾轻叹一声,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无奈。
“古法?什么古法?”徐絮好奇地追问,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解。
徐瑾解释道:“看花摘酒。看花,是指通过观察酒花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来判断馏出液的酒精度数。?”
“而摘酒,则是指在蒸馏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流酒时间增长,酒精浓度逐渐降低,从而将中、高度酒与低度酒分离。”
徐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那我们试试?”
“试试。”徐絮点头赞同道
于是,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反复摇动酒瓶,观察酒花的变化。
每日里,三人轮流摇动酒瓶,仔细观察着酒花的变化,从大清花到小清花,再到云花、二花、油花。
每一种酒花都如同他们心中的希望之花,承载着对酒精度数的准确判断与无尽期待。
“看,这大清花。”徐絮突然惊呼,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只见酒液中,一朵朵如黄豆般大小的酒花迅速绽放又瞬间消散。
“这大清花,真如黄豆般大小,消失得也太快了。”徐谆惊叹道。
“消失得真快,这酒精度应该在六十五度至八十度之间。”徐瑾根据网上的步骤判断道。
最初的尝试并不如他们所想的那般顺利。酒花的变幻莫测,让他们多次错失了摘酒的最佳时机,导致不少好酒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