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说有舆论有什么新奇的,只是报纸上并没有向以往那般直接发文章压下去,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没听见,还是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舆论继续发酵,直接影响朝廷议和之事。
原本事情已经很明了了,停战议和嘛,约个一年再打,二位考生都放回来了,你还要怎么样?
于是内阁里再次召开第二次内阁扩大会议,准备琢磨一下细节问题。
“殿下病情好了一些,不过依旧不能亲自理政。”长孙无忌轻叹一声,复又埋怨起诸葛亮来:
“非常之时,不应该行非常之事吗?那件事情就不应该让殿下知道,这下好了,怒火入心,一病不起。”
“胡闹,若真的越过仁王随意调遣兵马,岂不是乱了制度?仁王权威何在?”诸葛亮当即反对:“不说这个,倘若以后有了战事,紧急时刻听谁的部署?”
“自然是仁王殿下的。”
“前线信息传递本就迟缓,倘若我们这里收到消息说仁王被困,连忙调兵去救,而仁王之围已解,后我们一步发出军事部署,那时军队已经开拔,联系不上怎么办?”
“好了好了,吵什么?”于谦起身主持整场会议:“先说要紧的,到底怎么议和。”
“二位考生以及除了张松之外的被俘人员俱已归还,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归还二位考生本就顺理成章,据使者所说,先前迟迟不归还乃是担心仁王殿下不想让二位考生归来,所以来迎合殿下,现在殿下主动要求,便尽数送回,倒是让秦桧的算盘落空了。”
长孙无忌继续开口不停,待他说完以后,于谦与诸葛亮皆沉默以对。
眼下难事只有议和,但是长孙无忌只挑大的方面说,细节一点不提,摆明着是让他们开这个口子,又不傻,谁会上当呢。
不过也不能让场子冷下来不是?
诸葛亮当即说起了一件于此不相干的事情:“于大人要不要带着御史台清查一下报纸吧?这几期的报纸你们也都看了吧?以往报纸上从未有过说我们中了妖邪,而现在不知道是谁发了一篇,明明白白地刊登在官报上,莫不是敌国间谍混入了六部?”
“这不很正常吗?朝廷里想和的多,想战的也不少啊。”长孙无忌言语间有些嘲讽道:“先前战时,那些主和派很是动感情,显得主战派无力抵挡,现在开始议和了,这些主战派成了在野党,和先前的那些主和派一样动感情。”
“不能查,若真的让御史台强行介入官报,不正好做实了我等是仁王殿下身边的奸臣了么?连普通文人说话都不让。”于谦轻叹一口气。“倘若我们真的是奸臣,真的一心求个安稳,清查控制舆论也无不可,可此时议和,也不过是为了稍作修养,积蓄粮草,并非为了偏安一隅。”
“说到底,还是殿下的错,把民心看得太重了。”长孙无忌语出惊人,把矛头对准了在后宫养病的叶云:
“太宗皇帝李世民有言:“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既然君为舟,便不可任意地随着水流而走,应当争流向上,倘若水往低处流,那舟也要跟着去么?”
“当然不可!舟是要控制航向的,不能被民意所绑架,不能一昧地跟着民意走。”
“殿下以为议和是民意,而自己又不愿意议和,所以才这般为难,殊不知民意复杂,岂是这么好辩驳的,又不能知晓天下所有百姓的想法,能传入殿下耳中的也就庙堂上的几个土着而已。”
长孙无忌此言虽然惊人,言语中多有批驳叶云的意思,但也引得诸葛亮于谦二人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简单来说,叶云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好,没有成功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是拿着书本上民心所向,天下无敌的道理照本宣科。
就在此时,忽然听得一阵阵的喧哗之声自远处传来,待到值班禁军禀告过后才得知一些民众以及六部属官聚集起来,趁着内阁开会的时候把宫殿包围,乃是要求当面问事。
三人听后立即分析这到底是不是又是敌间搞的鬼,该如何处置的时候,只见邓艾匆匆来报,口称抱歉,说是参与此事的不止有六部人员,还有一些中下层的禁军官兵,这些官兵大约数百人,聚集在御道要公开上书。
喧闹声越来越大,于谦皱起眉头细细思考了好一阵子,最终以不确定的语气问道:
“会不会是殿下?”
“怎么可能?”长孙无忌一时气急,也顾不得什么皇亲国戚的身份高贵,张口便是粗鄙之语:
“他要是真有这个脑子能想出这招逼迫我们不议和,我把我的脑袋拧下来给你当夜壶!”
诸葛亮倒是一反常态十分镇静,只坐在位置上轻摇羽扇,若有所思。
无奈三位首相只能派人再去问一问门外的民众,让他们派个代表过来讲,并让邓艾将官兵们的上书交到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