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押。《迪伏尔条约》(Treaty of Devol)在博希蒙德的心碎声中诞生,其部分条款如下:
&;#8226;博希蒙德宣誓效忠阿历克塞以及皇太子约翰。
&;#8226;博希蒙德同意帮助拜占庭抵御外敌,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只要有需要,他都必须奋不顾身地勇往直前。对于他提供的帮助,拜占庭每年给他二百个金币作为报酬。(才二百个金币,阿历克塞分明是在羞辱博希蒙德)
&;#8226;阿历克塞授予博希蒙德安条克公爵的称号。
&;#8226;阿历克塞把安条克和阿勒颇赐给博希蒙德做封地。(当时阿勒颇在土耳其人手里,这其实就是张空头支票)
&;#8226;博希蒙德归还占领的一些领地给拜占庭。
&;#8226;拜占庭可以指定安条克的希腊主教。
阿历克塞很明智,他认识到要把博希蒙德的势力完全赶出安条克是不现实的,他只好把博希蒙德纳入拜占庭的管理层,使之为拜占庭服务。
博希蒙德再也没回安条克,安条克公爵的称号只能令他感到耻辱。博希蒙德返回西西里岛,越想越窝囊,三年后死在那里。
阿历克塞和博希蒙德的对手戏还是以皇帝的胜利而告终,但是那份作为历史见证的《迪伏尔条约》并未付诸实施。
坦克雷德拒绝承认《迪伏尔条约》,在他看来,安条克是他们拿生命换来的,和拜占庭毫无关系。在他眼里,阿历克塞老奸巨滑,根本不值得信任。坦克雷德不允许希腊主教进入安条克,没办法,希腊主教的办公室只好设在君士坦丁堡。
尽管《迪伏尔条约》里的大部分条款变成一纸空文,但是它为后来新皇帝约翰二世(即现在的皇太子)围攻安条克提供了大义名分。
博希蒙德死后的第二年,坦克雷德也死于安条克,博希蒙德幼子博希蒙德二世接任安条克亲王之位。
【女历史学家——安娜&;#8226;科穆宁娜】
时间过得飞快,历史的马车一转眼奔到1118年。在这一年,东方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一代枭雄阿历克塞去世。这位皇帝受命于危难,救帝国于倒悬,其智商和情商在同时代人里绝对属于上游水平。*他老人家对阿历克塞评价挺高,“在阿历克塞一世时期,从西方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提高了帝国的地位,消除了来自东方的威胁……”
很有必要提一下的是,阿历克塞有个女儿,名叫安娜&;#8226;科穆宁娜(Anna Komnene;1083—1153年),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女历史学家之一。她著书立说,把父亲一生的事迹写成《阿历克塞传》(Alexiad)。这本书里充满了安娜对父亲的仰慕之情,未免带有一些个人感*彩,但是它很有价值,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以及十字军东征的重要参考文献。阿历克塞在历史上如此出名,和这本书的问世是分不开的。
另外,安娜不仅是历史学家,还是女政治家、女强人。
安娜是家里的大姐姐,阿历克塞很长时间没生出男娃,所以孩提时代的安娜就认为自己总有一天会统治拜占庭,可是她的梦想被弟弟约翰二世的嗷嗷哭声击得粉碎。
童年的梦想会影响人的一生,安娜完全不能接受弟弟即将继承皇位这一事实,虽然这在弟弟出生那天就已经注定……
51 此消彼长!混战东方
安娜始终认为她和她丈夫尼基弗鲁斯应该当皇帝。尼基弗鲁斯出身名门,而且多才多艺,他既是军事将领,又是历史学家。用一句不太恰当的俏皮话形容尼基弗鲁斯的能力,“被窝里放块臭豆腐——能文能武(能闻能捂)”,话粗了点,但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儿。
当初安娜嫁给尼基弗鲁斯时很不情愿,认为这只是一场政治联姻,婚后她却被丈夫的魅力深深吸引,爱得死去活来,又活来死去。
为了争夺皇位,夫妇俩找到皇太后商量废除约翰二世的继承权,由尼基弗鲁斯担任皇帝。其实尼基弗鲁斯当时已经身染重病,身体相当虚弱,正在和病魔作斗争。老天爷没有眷顾他俩,夫妇二人最终没有成功,约翰二世(John II;1118—1143年在位)顺利登基。
安娜怎么会甘心呢,正是童年的梦想和对丈夫的爱让她铤而走险,密谋推翻约翰二世。尼基弗鲁斯害怕了,这无异于谋反啊,他拒绝参与。安娜被丈夫的软弱所激怒,气愤地说道:“上天弄错了咱俩的性别,你应该是个女的。”
安娜的计划最终还是被弟弟发现,愤怒的约翰二世没收姐姐的所有财产,取消她的皇室资格。安娜逃出君士坦丁堡,躲进修道院,参与她谋反的皇太后和她妹妹也一起逃出伟大首都。
讽刺的是,尼基弗鲁斯却当上皇宫的座上宾,成为小舅子最亲近的顾问。
发生在东方的第二件大事是,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去世,那位当了俘虏又被赎回来的伊德萨伯爵鲍德温二世(Baldwin II;1118—1131年在位)出任耶路撒冷国王,伯爵之位由乔瑟林一世(Joscelin I)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