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管代朋与管上学正在打扫店堂,抹门板,边干边谈取点名的事。
管上学:“最好取个平民百姓看得懂、乡亲们感到亲切的名字。”
管代朋:“我觉得大气一点好,为今后发展着想。”
管代朋说完这句话,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上学,你七爸的医馆叫啥名字?”
管上学:“叫弘仁医馆。爹的意思是不是我们也沿用这个名字?”
管代朋:“我正是这个意思,一来这个名字内容好,弘扬仁爱精神,二来你是你七爸的徒弟,正宗传人,应让你七爸开创的事业传下去,弘仁医馆的名字你最有资格继承。”
管上学:“爹,我们也学学驰名天下的京师的同仁堂,我们干脆叫‘弘仁堂’,以将师傅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
管代朋:“好!好!弘仁堂这个名字好!既继承了老七的医术,又弘扬了老七的医德,老七在天之灵也应感到宽慰了。”
“啥子事,两爷子说的这样高兴?”龙沛潇走过来问道。
管上学:“龙会长,我正和爹爹在说医馆取名的事。”
龙沛潇:“既然说的这么高兴,看来是有眉目了。”
管上学:“有眉目了,想取名弘仁堂,以弘扬仁爱精神。”
龙沛潇:“好个弘仁堂,既有意思,又有气派,就是这个名字。我马上找人去刻匾。”
管代朋:“龙会长,又要麻烦你了,真不好意思。”
龙沛潇:“一家人有什么不不好意思,匾做的庄重、气派,一定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注视,生意就好一些。刚才我翻了翻黄历,后天,十月初八,就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又是二五八,逢场天,人多,热闹,影响也大,吉时在辰己之交。”
管代朋、管上学:“要得,就是后天。”
龙沛潇:“小兄弟,我们现在就去木货巷,找杜老板,请他赶制门匾。”
龙沛潇带管上学很快来到下街的木货巷,一家大的木器店前。
龙沛潇:“杜老板在不在?”
杜老板:“在!在!龙会长光临小店,有什么吩咐?”
龙沛潇:“杜老板,我这小兄弟要做块门匾。”
杜老板:“要得,要得,多谢惠顾,尺寸多大?”
龙沛潇:“五尺宽,三尺高。”
杜老板:“匾上刻什么字?“
管上学:“弘仁堂,弘是弘扬的弘,弓字旁一个厶字,仁是仁义的仁,堂是堂屋的堂。”
杜老板很快用毛笔写在一张纸上,递给龙沛潇,龙沛潇看了说道:“是这三个字,用隶书,黑底金字,阴刻,凿干净点,材质用好的。”
杜老板:“龙会长的活路,我杜生荣一定做的巴巴实实的。”
龙沛潇:“杜老板,我这是个急活,后天辰己之交是吉时,就要上匾,点都不能耽误,费用一个不少你的,听清楚了吧!”
杜老板:“听清楚了,后天辰时准时送到,绝不误事。你龙会长是我们商会的龙头大爷,经常关照我,我就是不睡瞌睡也要赶出来。”
龙沛潇:“那我们走了。”
杜老板:“龙会长慢走!”
转眼就是十月初八。早上起来一看,蓝天红日,秋高气爽。陈冬梅已过来做好早饭,大家赶快吃好早饭。管代朋、管上学来到前面医馆,打开店门,下了门侧的半截铺板,亮开门面,两边柱上贴了对联:“妙手回春驱病魔,银针去疾保安康”,简简单单,明确醒目。横批“卫我黎庶”医馆定位:为百姓治病。
辰时中,杜老板准时送来了门匾,并派匠人在枋上钉了铁卡和系链铁环。管上学付了制匾钱银子二两。
接着商会会长龙沛潇也率石桥铺的头面人物到了。他看了制好的门匾,说道:“做得不错,庄严厚重,髹漆上乘,黑的发亮,金的耀眼。”
辰己之交,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