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红颜卷读后感 > 第119部分(第1页)

第119部分(第1页)

孙弘没有回答——死人是不会回答问题的。诸葛恪决然出击,将孙弘杀死于座位上。

人有两只手,就是要一手软,一手硬。诸葛恪的最大成功,就是对孙权软,说话甜上加甜,对对手硬,出手快准狠。

诸葛恪用手掌心拭着刀上的鲜血,皱着眉,嫌脏的样子。孙峻突然感觉一阵发冷,他突然间怀疑昨天保举诸葛恪为辅政大臣的决定可能是错了。

诸葛恪开始执行首席辅政大臣的权力,下令颁发讣告,制作丧服,举行吊唁仪式。曹操推行薄葬,主张“葬不逾月”,他和曹丕都是在死后一个月安葬。但是按照礼制应该是三个月完成入葬,所谓“三月既葬”。刘备的灵柩五月回到成都,八月葬惠陵;孙权四月去世,七月葬于蒋陵。这三个月是国丧时期,全国人民都要放丧假,但是诸葛恪却始终忙着。

管理者最容易有的心理缺陷——

诸葛恪在忙太子登基的事情。四月二十六日孙权驾崩,四月二十七日举行祭奠仪式,四月二十八日太子登基。

忙消除孙亮潜在政敌的事情。孙亮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这个年龄走在大街上,即使抱着个西瓜也会有人抢,何况他抱着的是皇位呢。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长子登、次子虑、三子和、四子霸、五子奋、六子休、少子亮。孙登曾任太子,但是十二年前死了,孙虑则死于二十一年前,孙霸四年前被赐死,这三个哥哥不会和孙亮抢夺皇位了;孙和是废太子,目前流放长沙,孙和妃子张氏是诸葛恪的外甥女,诸葛恪辅政后,她特意派侍从的宦官陈迁到建业表达问候,因此孙和是最让诸葛恪放心的;孙奋被封为齐王,迁居武昌,孙休被封琅邪王,迁居虎林,诸葛恪对这二人总是不那么放心;另外,孙策的孙子孙奉,似乎也有人说他应该做皇帝。

诸葛恪毫不留情地给孙奋下了一个命令:迁出武昌。武昌是战略要地,孙奋在那里做王,诸葛恪睡不着。孙奋把诸葛恪的命令撕得粉碎,然后扔进长江。他愤怒地说:“我居住武昌是先皇的旨意,任何人都没权将我迁走!”为了显示自己的能量,他还故意做犯法的事情,然后说:“他诸葛恪有本事就来惩治我吧。”

诸葛恪要是没本事,能写两个字就能从先皇手里换来一只驴吗?何况此刻做上首席辅政大臣位子的诸葛恪更是认为自己长了本事。他给孙奋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对他先进行警告。

诸葛恪先讲大道理,“帝王之尊,与天同位”,提醒孙奋虽然他是孙亮的兄长,但首先是臣民,如果他犯罪,孙亮照样可以诛杀他。

读到这里,孙奋冷笑了:你不怕天下人讥笑就杀我呀。

他无所谓地接着往下读,诸葛恪接下来是啰啰嗦嗦的历史讲解,从汉王朝建立刘氏皇族子弟图谋不轨列举到到袁绍、刘表因为嫡庶不分而致灭败。

孙奋继续冷笑:哼,不愧为神童,掌握的史料不少啊。

可是,再往下读,孙奋却笑不出来了。诸葛恪说孙权在卧病的时候,就分别遣送各位亲王各自早回封地,诏书策命情意殷勤。诸葛恪这是在说孙奋违抗孙权诏令,这个罪名可是不轻。

再往下读,孙奋简直要冒冷汗了。诸葛恪列举孙奋的“违法”事实:1。擅自征调诸将兵马维修宫室;2。左右侍从有罪过,本当上表报告,公开交付有关部门处置,孙奋却擅自诛杀,事实不明不白;3。大司马吕岱亲受先帝诏书辅导孙奋,孙奋拒不接受他的话,使他心怀忧恐;4。华锜是先帝近臣,忠良正直,他对孙奋陈述有益意见,孙奋不但不采纳,反而怒气冲天,威胁说要逮捕他;5。中书侍郎杨融是接受圣上诏令的特使,应当对他恭敬严肃,孙奋见了他却说:“我就是不听禁令,又奈我何?”

诸葛恪对他的一切掌握得一清二楚,肯定是在他身边安插了卧底。也就是说,诸葛恪早就对他下手了。真可怕啊。孙奋倒吸一口凉气,抬起头,看到窗外正在侍弄花草的花匠,想:也许这人就是诸葛恪派来的吧。

“大王宜深以鲁王为戒,改易其行,战战兢兢,尽敬朝廷,如此则无求不得。若弃忘先帝法教,怀轻慢之心,臣下宁负大王,不敢负先帝遗诏,宁为大王所怨疾,岂敢忘尊主之威。”诸葛恪最后警告孙奋。

诸葛恪写来的信掉到了地上,颤抖的手是拿不住信的。孙奋立即听从诸葛恪安排,迁到了南昌。从此他患上了心理强迫症,靠打猎来缓解压力,这一下可苦了当地的接待官员。

解决孙奋事件确实牵扯精力,但是不至于连安葬先皇的时间也抽不出来吧。如果孙权地下有灵,知道先前对他马屁拍尽的诸葛恪忍心他的魂魄在野外飘荡,会怎么想呢?

诸葛恪不立即安葬孙权,其实别有用意。孙权只要不安葬,做儿子的总会心里不安,就会时刻想起父亲的存在,这样,诸葛恪才能更有效地用孙权的诏令来逼孙奋就范。

诸葛恪的最大问题就是功利化,只要是能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

诸葛恪达到了目的,站在了权力的制高点上,颇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感觉。管理学认为,一个掌握专制权力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就会做出一些不合规则的事情,这是管理者最容易患的心理缺陷——权力高原。刚刚当上首席辅政大臣,诸葛恪就患上了权力高原反应症。

代表孙和张妃来建业探望诸葛恪的宦官陈迁,回去的路上,在一个驿站里喝醉了酒,对身边的人说:“我家女主人马上就要成为天下地位最高的女人!”

身边的人惊慌地捂住他的嘴,不让他继续说下去。天下地位最高的女人,不就是皇后吗?张妃是孙和的女人,她要是皇后,那孙和得首先是皇帝啊。陈迁说这话,是要诛杀九族的啊。

陈迁把那人堵在他嘴上的手推开,理直气壮地说:“我怕啥?太傅大人要我转达王妃,他说要让她胜过其他任何人。”诸葛恪原先是太子太傅,现在太子成了皇帝,诸葛恪就成了太傅。

理所当然的,这话传遍了江东。

后来,孙奋搬出了武昌,诸葛恪立即派人修缮武昌过去的皇宫,于是人们马上就有理由联想:这是在为孙和到武昌做皇帝做准备吧。说点后话,诸葛恪被诛杀后,孙峻赐孙和死,孙和临死前与张妃诀别,张妃说:“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然后自杀。

接受辅政大任的诸葛恪患了权力高原反应症,居然产生了篡政的想法!不过,诸葛恪这时尚未掌握军事统治权,他这一想法也就自生自灭了。但是,诸葛恪早晚要为这一想法付出代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的一切创造性,源于童年的心理动力。童年大出风头的诸葛恪,养成了卖萌的性格惯性,乃至他做了太傅之后,仍然是坚决卖萌到底。

孙权死了之后,诸葛恪公布了一道命令:驻守边境的各部指挥官不准擅自离开防区来京城奔丧,以防敌寇侵略。诸葛恪的弟弟诸葛融在公安做军督,因为公安不算是边境,又听说哥哥做了辅政大臣,就打算来建业参加孙权丧礼,顺便探望一下哥哥,公私兼顾,多好啊。可是,他的奔丧报告没被批准,反倒引来了诸葛恪的一封信。

在给他写的信里,诸葛恪先表白了欲与诸葛亮辅佐刘禅一比高下的决心,然后重申边境众将不得进京奔丧的规定,最后告诫诸葛融如果违背规定,他不会法外开恩的。

这样冷冰冰的信,往往被人解读成不徇私情的英雄行为。中国式英雄大都是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六亲不认。其实,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诸葛恪不以情徇权是对的,但是他信里通篇没有一个字关乎兄弟情,字字句句坚硬冰冷得像石头。奇怪的是,这封兄弟之间的私信却被史书记载了下来。那么是谁把这封信透露出来的呢?

诸葛融有如此哥哥,又怎好意思拿出信来给人看?最大可能是诸葛恪把信交给了弟弟,却故意把备份公布了出来。这虚张声势的信,不是写给弟弟看的,而是卖萌写给江东人看的。

卖萌天才诸葛恪很快成了江东最受关注的人。在诸葛恪出入的必经路口,常有人排着队,伸长着脖子,望穿秋水,只为看诸葛恪一眼。史书对此的记载是“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太傅不是你想见就见的,能见到诸葛恪的幸运儿是很少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