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数十年,大夏北地惨遭涂炭,休养至今也才将将缓过气来。
位于大夏最南边的江州却幸运地成了乱世捡漏王,不仅收拢了南逃的财富,还聚集了南逃的人才,借着改朝换代的东风,迅速繁荣昌盛起来。
茂荣县码头离着县城至少有五六里远,沿途全是茶棚、食肆、点心铺子等等,还有兜售各种特产的商贩,比起大湾镇大集,竟也不遑多让。
顾清晏和凌绝顶下了船,直接朝着县城方向走去。
有了秀才功名,入城也不必再缴纳五文钱的入城费,还破天荒地得了守门差爷的一个笑脸,惹得一起排队的百姓都羡慕不已。
县学挨着县衙,位于县城中心处,入城后沿着永南大街一直朝北走,走到有一座高大牌楼的位置就是了。
永南大街商铺林立,人声鼎沸,较之城外码头处的集市,更加热闹了数倍,也更加矜贵了几分。
至少码头上售卖的商品,顾清晏凭着兜里的五两银子,基本上都是买得起的,可永南大街两侧的许多店铺,顾清晏却是连进都不一定有底气进去!
比如专卖珠宝首饰的玲珑阁、烧制琉璃制品的五彩坊、还要售卖胭脂水粉的云香楼等等。
大夏朝手工业十分发达,琉璃、白糖、鬃毛牙刷、牙粉牙膏、沐浴用的澡豆、洗衣用的胰子等等,应有尽有。
就连美食餐饮,也是百花齐放、品种繁多,别致的别致,讲究的讲究,就算只是将茂荣县的美食尝个遍,一日三顿换着吃,估计至少也得吃上两三个月,更别说茂荣县百里水路外还有个更加繁华的嘉陵府,以及嘉陵府千里之外的盛京!
总而言之,顾清晏想要凭借着多出来的一世记忆轻松挣钱,怕是不可能了,多少还是得耗费些精力和时间才行,可他如今要忙着应付秋试,最缺的便是精力和时间!
凌绝顶站在喧嚣的南大街尽头,颇为感慨道:“在这儿吃碗素馅的馄饨怕是都要十来文钱,好在族里的长辈有所资助,我暂时不缺食宿的费用。”
凌绝顶扭头,又对着顾清晏大方道:“借你的那八十两银子,你就不用急着还了啊,师兄我还等着你发达呢,就当是我提前投的份子钱了。”
顾清晏即心虚又无语,心道:凌平川这是在点我呢!可惜我此时发达暂无门,致富尚无路,且厚着脸皮先欠着吧!
顾清晏装作没听懂,抬脚朝着县学走去。
守门的护卫见两人都穿着书生袍,又都是风度翩翩好姿容,态度便也十分友好,只象征性地拦了拦,问清楚身份后,便亲自引着他们去见了教谕大人。
县学教谕姓付,年岁不小,大约五十来岁,只有举人功名,性子倒是豁达温和,知道顾清晏乃是因病迟到,便也未责怪,反倒还关心几句。
见过教谕之后,便有县学的管事负责登记,并询问他们在茂荣县城里是否有落脚的地方,若是没有,可以住在学舍里,一间学舍可以住两个人,每人一个月只需要交三十文钱就行。
县学里还提供饭食和茶水,但要另外收取费用,不过比起南大街外边,却要实惠不少。
就这样,顾清晏师兄弟在县学里安顿了下来,两人住在同一间学舍,上下学也都是一起。
县学管理十分自由,夫子授课,可以去听,也可以不听,只要月考不是垫底就行,顾清晏师兄弟俩都是选择感兴趣的听,其它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研究邸报时政。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到了六月底。
顾清晏在那无涯的学海里努力前进,忙得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