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李氏不堪酒力,说出了自己究竟是如何如东宫的。
李氏幼时便与金家的二儿子结下娃娃亲。二人年岁稍长,金家二儿子便向她下了婚贴。
那年正是上元佳节,金李二人来到都城赏灯。
然而上元节都城内人潮涌动,很快二人便走散了。
金家二儿子再见到李氏是在一处深巷里,见心上人衣衫不整他顿时怒火中烧要去寻仇。
谁知李氏拉住他,只说轻薄她的人腰上别着皇室才能用龙纹玉牌,他们哪里惹得起?
于是二人就打算离开家乡去大晋的东南部经商。
上元节后金家二儿子仍上门提亲,却被李家的场景惊得瞠目结舌。
李家门口摆了整整一大箱金银珠宝,日光下好不刺眼。
更刺眼的是身着绸缎的太监,趾高气扬地亮出一纸文书,不顾李家父母与他的阻拦就命人绑走了李氏。
金家李家这才知道那日上元节轻薄李氏的人正是六皇子!
两家求官无果,只好忍气吞声,就此作罢。
然而金家二儿子却铁了一条心——此生非要见李氏不可!
于是想方设法进了皇宫当了侍卫……
“可是姐姐!这毕竟是诛九族的死罪!!”碧落气急,争辩道。
“妹妹,包庇全贵人一事,是皇后娘娘授意——你切勿觉得皇后庸懦,她曾进言指责皇帝强取豪夺不对,可被先帝与皇上训斥后也无法了。娘娘可怜李氏家世寒微,又不能进言,只好出此下策。”
英贵妃无法否认此事的确是大罪,可无论如何都是皇帝强取豪夺在先。
进了宫的女子无论是像翊妃碧落那样圣眷不断还是像全贵人之流不受宠爱,说到底是被这后宫活埋了。
碧落自然知道被强取豪夺的滋味,可全贵人一事就像根刺扎在她心上。
每次想到全贵人当日扯着她的衣裙惊慌失措的样子,碧落就会想到她与皇上在一起时的情形。
晴安国早已归顺,她有圣恩庇佑,宫里虽有人与她作对却也有人与她为伴。
到底是站在皇帝一边,还是宫嫔一边?
然而英贵妃言辞实在是恳切,碧落当即一咬牙应了下来:“罢了,姐姐这般说我也无法,但是我若告发定是与全宫的妃子过不去,因此我也会和姐姐们一样保全全贵人。”
她说完这番话头也不回的离开仰止殿,心里一阵阵的发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