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今天,打坐时的心态与意识状态,有什么不同吗?”
我明白万老师的路径了。他真是个利害的角色,分析问题的思路相当清晰。他先找区别,然后在区别中,找出产生的原因,最后再确定事物的大致范围与性质。
“要说区别嘛”小胡愣了一下,然后说到:“我平时打坐,总在心底里有一种对抗的特点。就是想通过咒语或者观想,对抗自己散乱的心。通过集中精力,打起精神,防止自己掉举或者昏沉,这种对抗让我紧绷在观想之中,左右摇摆。”
他说的状态,与我现在的状态差不多。我把看住呼吸,当成拴心的绳子,走的那个老路子。“紧把绳头做一场。”
“今天,你没有这种状态了?”
“今天,好像根本不需要对抗。因为从上坐前,我就有某种安定感。仿佛自己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想完了,完全可以放下了。上坐后,念咒与观想,就好像机器自动运行,根本没有任何事情与心愿来打扰,沉浸式的,对沉浸式的心理体验。或者说,有一种完全身心融入的感觉。没有外来心念的打扰,当然就没有敌人,也就没有对抗的意思了。”
万老师突然一拍桌子:“这不是心系一念,还是什么?这不是制心一处,还是什么?”
吓我一跳,他居然激动起来了。当然,他话说完,我觉得,完全有道理。心里只有咒语和佛像,这表面上是制心二处,但念头没散,也算是一种制心一处了。毕竟,咒语是观音菩萨的心咒,形象是观音菩萨的形象。
“好了,按我的见识,基本可以定性了。你这是禅修时出现的某种现象。也许是道家那种阳神所见的,所谓纯阳境界。也许是佛家所说,意生身或者化身境所见的现象。”
这就让我们比较好奇了,我跟小胡,仔细听他解释,这几种现象在经典中是怎么说的。万老师首先声明,他只是根据他所看的经典,按他的理解来解释的。但对与不对,得回到庙子后,问问过来人。
毕竟,他自己没见过这种现象,无法判断其对错。自己也没有什么真实的修为,无法对照理论与实践。
他首先解释了第一个问题:道家阳神与佛家意生身是什么关系?据《天乐集》解释说:“阳神者,五阴(色受想行识)破尽后,所现之意生身也”。何谓意生身?非父母所生之肉身,而是初地以上菩萨,依转净的第七识“意”所化生之身。
《楞伽经》列举了三种意生身:一是“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为初地至七地菩萨所证得,到三、四地才显现;二是“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为八地至十地菩萨所证得;三是“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乃等觉和佛所证得。《天乐集》说:“玄宗十月胎圆,真人显相,即得第一种意生身;洎乎三年温养事一毕,能分身无量,得第二种意生身;最后还元了道,得第三种意生身。”按照这种说法,炼?呕?瘢?ざ?醭桑?拖嗟庇凇叭?晾终?芤馍?怼保涣渡窕剐椋?稚砦奘??拖嗟庇凇熬醴ㄗ孕孕砸馍?怼保环鬯樾榭眨?缎楹系溃?拖嗟庇凇爸掷嗑闵?扌凶饕馍?怼薄
总之,阳神与意生身,都是五阴破除之后,产生的现象。所谓五阴,是色想受行识的总称。当时,小胡在那么短暂的时刻,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和情感活动,至少处于五阴已经被降伏的状态。当五阴的干扰最低时,阳神或者意生身就自动冒出来了。
我问到:“或许只是出神呢?我们前几天发呆,可以叫失神,没出去。万一他是神出去后,到外界看到的现象呢?”
万老师笑到:“不仅出神后会看到某些现象,按经典所说,化身,也就是平行的你,也许会看到平行的宇宙呢。”
我并不当真,但愿意听他解释。毕竟,他所说的两部经典,我也没仔细研究过。
出神与化身有何不同?出神,指阳神出关;化身,指阳神可以变化百千亿万种类。也就是说,二者有次第的不同,出入门户也不一样。比如,往宇宙放阳神,属于“炼神还虚”阶段,出入的门户是两眉中间。
因为阳神最初尚为一神,还不能化多身,必须经过一次次演练,才能成熟。这期间,修行人心性把持得越好,阳神的能量就越大,分身也就越多,二者是同步进行的。当修行人打开本来,亲证本性时,阳神就从头顶梵穴(百会)出去了,与宇宙大光明(本觉光明)融为一体,藏密称为“母子相会”,禅宗称为“见性成佛”,道家称为“炼虚合道”。
至此,方能圆满法身、成就千百亿万化身!出去的穴位为什么是梵穴(百会),而不是泥丸宫(囟会)呢?有一种说法:若阳神走任督二脉,则从头顶“泥丸宫”出去,但不能直达佛的净土;若阳神走中脉,从头顶“梵穴”出去,才能直达佛土。
小胡听到这里,惊到:“不可能吧,你居然说到佛土去了,我既没有那个境界,也没有那高的修为。我偶然出现的现象,你拨得这么高,是不是夸张了?”
万老师说到:“当然,我只是引用经典,给大家介绍一下,并不是指你刚才的现象,就是那种。只是说,有某种可能性。就是意生身,也不是佛身。你到了佛土,也不是佛。何况,即使你刚才见到的影像是佛土,你也只是偶尔看见。相当于,有了一点消息。我问你,你看到观音菩萨了?她跟你说话了?”
“没有,我只看到莲花与光。”
“所以,我只是随着经典的逻辑说下去,并不针对你刚才的境界。何况,在练习中,许多人出现许多的境界,有的是靠自己硬想出来的。比如,密教中观想本尊。最开始,哪个知道本尊长什么样?再比如,我们观想的菩萨,同一个菩萨,在泰国,长成这样,在中国内地,长成那样,在西藏,长得也不一样。就是历史上,同一个菩萨的形象,变化也很多。比如你到敦煌,就知道,一千年来,菩萨的形象,总在变化着的,哪一个是真的呢?”
我回答到:“都不一定真,或许都真。”
“你虽然是诡辩术,但也有道理。”
一切形象,都是自心的造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佛菩萨形象,都是假的。但我们这等没有开悟的人来说,也只能借假修真。
但是,这些所谓自心想象出来的形象,也有它真实的可能性。毕竟,观音菩萨有百千万化身,可以依据信众的需求,而显示出不同的现象。
当然,这涉及到圣者所谓的法报化三身学说,以我有限的思维能力与功夫,是无法随便评论的。
“其实,意生身还有一个名字”在我们的惊诧中,万老师继续了他的讲解。
这涉及到第三个问题:意生身与佛身有何区别?菩萨未成佛之前只有二身,一是肉身,二是意生身,也叫变易身。何谓变易身?就是变易生死之身。修行人有两种生死:一是分段生死,二是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指三界内的生死,是从“身相”上说的。比如我们这个身体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就称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是指三界外的生死,是从“境界”上说的。
比如阳神的着装过程,就是境界和能量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就属于变易生死。再比如往生净土的人,从下品升到中品,从中品升到上品;或者说从凡圣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再升到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也是一种变易生死。只有到佛的果位,两种生死才没有了。证佛果后,转八识成四智,方能圆满法报化三身,由“大圆镜智”现佛之法身,居常寂光净土;由“平等性智”现佛之报身,居实报庄严土;由“妙观察智”及“成所作智”现佛之百千亿万化身,居方便有余土和凡圣同居土。
这一套理论,搞得我与小胡有点发懵。
“万老师,你说得太玄乎了。也许我这就是个幻觉,或者说是错觉。毕竟,当时没有推理对比和判断,我也不敢肯定。或许正如心理学上的,错觉或者二重人格导致的幻象?”
我记得,这种可能性,在前面已经否定过了。现在小胡这样说,只是为了否定万老师那大而无当的分析。
我赶紧说到:“幻象不会是幻象,你学心理学的,不应该怀疑自己的专业判断。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
我说到这里时,发现他俩都盯着我。其实,我这个说法,也是猜,也是对万老师讲述的另一种否定。
“或许,那是另外一个小胡。两上平行的小胡,在禅坐的状态下,相遇了?”
我说完就知道,这个猜测,更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