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吧!’这个小姑娘,从来没有下过厨房正式工作过,她只是日常看见我的工作程序而已,想不到她,竟然干得井井有条,那一天,一些差错也没有,这样好的女儿,我还不疼爱她?”
与母亲分隔两地的时期,翁美玲与亲人的通信频繁。少女时代滞留香港的时候,在早期的家书中,翁美玲并没有称呼过廖锦棠为“父亲”,一直以“棠叔叔”代之,毕竟,在她母亲与继父结婚时,她已经心智发育成熟,不是一张白纸。但在日常的称呼里,翁美玲一直称呼这位继父为“老豆”,这种对长辈的“不敬”,正如日后她在《射雕英雄传》里所表演的“黄蓉”一样,无论是“洪七公”还是“老顽童”都可以呼来喝去的,视如同辈的玩伴。
在翁美玲的亲属的亲疏排行表里,依次是母亲、舅父、Shela(舅母)、小表弟、继父。这种排行,可以清楚在她后来于香港发展时期给仍在英国的亲人的信中可以看出,她的这位继父“老豆”经常不在收信人之列,而只是在信中末尾才被捎带地问候一声,以表示基本的礼节和安慰。“老豆”在翁美玲心中的地位随着翁的发达有每况愈下的感觉。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旅英(3)
除了母亲,排在翁美玲心中最重要的“亲人”便是舅父陈景,虽然陈景也像“老豆”一样,与翁美玲并无血缘关系,但陈景毕竟看着翁的长大成人,在翁美玲心中的地位与“老豆”不能同日而语。陈景结婚相当晚,其时翁美玲已在香港走红,为了表示自己的尊重和欢喜,她于是不远万里飞到英国,为这位幼时“喜欢”过的舅父做伴娘。
在她的继父“老豆”眼中,翁美玲不但懂事,而且孝顺。他对翁美玲的了解也深入到了她的饮食习惯:“她最喜欢吃西冷牛扒、牛柳,士多啤梨及雪糕,每次她放假回来,我都亲手弄给她吃,每次她都说:老豆,太多了,不用这么多。除了这些食物外,她最喜欢吃客家猪肉、蒸鲈鱼……”
翁美玲的继父对于这名优秀的女儿也充满了宠爱,但并不让人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多么亲密,廖锦棠对女儿了解很深,却又让人觉得有些客气。
翁美玲的继父认为她乖巧、“生性”(粤语“懂事”的意思),能够体谅长辈挣钱不易。按廖锦棠的回忆,翁美玲从不要求父母,或者舅舅给她购买什么东西,即使全家一同出门逛街,她也只是光看不买。“她在街上看到好的衣物,也会说这件衫真靓,那双鞋子真好,但大部分时间不接受买。”如果家人买来送给她时,翁美玲有时接受,而有时则会说,她逛街只是为了看东西而已,如果每次去都要买,岂有买得完的道理,如此的话反而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云云。“她不想乱花我们的钱,她很生性。”廖锦棠总结道。
翁的继父是不大管事的人,家中的决策一切都听太太张明仪的,他乐于埋头做事,但家里的活依然是忙不过来。
到了英国之后,翁美玲像许多华裔孩子一样,课余之后,就回家帮父母的忙。最初廖锦棠不愿让这个女儿跑到厨房来帮他做事,像他那样烟熏火燎的,不但太过操劳,而且满身的烟火味,不是一个美貌女孩呆的地方。虽然翁美玲很想进厨房帮忙,但在继父的劝说下,还是会到铺面帮忙收账。廖锦棠说,之所以叫翁美玲去铺面帮忙,也是因为她的中文基础不错,还能写一手“漂亮”的中文字,其时他们开的这家外卖店,与之打交道的也多是华人。
后来,翁家将ESSEX的外卖店转手给了别人,接着在剑桥附近买下了炸鱼和薯条的店铺,到翁美玲去世后,这家店铺一直都在经营。
翁家在剑桥的炸鱼和薯条的店面,由翁母和她的舅父陈景出资,廖锦棠并不是股东,根据他的猜测,这家店面后来可能也有翁美玲的入伙,而廖锦棠从不过问家庭经济的决策。
对于这家店铺,翁美玲也付出过心血。读中学的时候,翁美玲每天晚上都要到店里帮忙,或帮忙包装炸好了的鱼和薯条,或帮忙在柜台收钱。几年后,翁美玲去到伦敦读大学,但每个星期五仍然坚持回家,帮助打点家务和店铺。
翁美玲十分顾家,为母亲分担了许多家务。据说,翁美玲在大学的几年,几乎没有在伦敦度过周末。在伦敦,她还在一家麦当劳打过工,在共和中文学校教过中文——这个英国共和协会中文学校是伦敦中文学校中仅有的两所拥有自己校舍的学校之一。关于这所学校,与翁美玲还有更深一层的关系,她去世后,慈善拍卖的款项根据她的遗愿捐给这所学校用于购置新校舍,而这个校舍,就坐落在伦敦著名的贝克街附近。
在家人,尤其继父廖锦棠的眼中,翁美玲因为出众的外貌、气质,以及心机,还是家中的会计师和外交官,负责财务和公关。
“她是个会计能手”,虽然不是学会计出身,但在翁父的眼中,翁美玲的加减乘除也足够令他眼花缭乱,他不无溢美地褒奖自己的这个“女儿”,“(算得)不但快,而且准确,从来没有出过错。”还不仅仅如此,在翁父的口中,我们得知,翁美玲不但打理自家的财务问题游刃有余,而且可以智力出租,在伦敦读书时就去给别人家的店铺做账,赚些外快。
当然,天生丽质的翁美玲还是继父眼中的家庭外交官,之所以廖锦棠会如此推崇,与他本人不善于交际不无关系,在翁美玲还没到英国时,廖锦棠便将店中的外部事物交由妻子打理,他本人更像一个勤劳刻苦的工人。等到翁美玲长大,翁母自然将这些“外交工作”移交给美丽的女儿。于是会见律师,会见会计师,去银行,与银行经理人打交道,成为翁美玲给家里最大的帮忙。她的“外交”效果,当然要比年老的母亲要有效得多。
翁美玲在剑桥的大学预科(Foundation Course)读了两年,后在伦敦中央艺术和设计学院(The Central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读了四年,1981年,她拿到文学士学位。
这所学校是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 Design)的前身。1896年伦敦成立了个中央艺术工艺学院(The Central School of Art and Crafts),本来是培养工匠的,但慢慢就变成了手工艺设计方面的学生与专家的中心。刚开始只是想把学校的重点放在手工艺方面,但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经过迁址、多次合并和分立,这所学校已经变成了包括手工艺、布料、装饰、服装、针织、工业设计乃至纯艺术等在内的综合性艺术院校。1966年改名为中央艺术设计学院。1986年1月,该学院与其他几个艺术学院共同成立了名声赫赫的London Institute,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学院之一。1989年则和London Institute的另外一个成员圣马丁艺术学院(St。 Martins School of Art)合并并改为现名,成为London Institute最大的成员,1998年因其为英国时装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女王年度奖。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旅英(4)
在艺术工艺领域里,在全球范围内,London Institute及其成员也是颇有影响。其毕业生均效力于全球各大知名公司和著名品牌,各种世界级设计比赛的获奖名单中绝对少不了这所学校的学生的名字。就翁美玲所读的布料设计专业来说,在英国、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校都是顶尖的。
在这样专业的学院就读,为她的审美欣赏能力打了很好的基础,几年后她能在“香港小姐”竟赛中从几千名佳丽的身影里入围,很大程度上必须归功于她较高的学历和脱俗的气质。
香港《K…100画报》第二十期中,登载了翁美玲的早期访谈,她透露了当时选择纺织专业的具体原由。
为什么你会选择纺织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