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云泽起了恻隐之心,他与欧阳随深数次交手,既欣赏他的武功,也欣赏他的人品,即使愤怒之至也是光明正大与他过招,从没偷袭过。也许是自己一直行走在黑暗中,所以见到一束光就忍不住去维护。
他不忍心欧阳随深那样的人物被他人侮辱,可是同时他又不能违背秦书瑶的意思,所以最后他并没有按秦书瑶的意思给欧阳随深下那样的药,只是找了个小倌儿来,这也算是他第一次违背秦书瑶的意思。
他没有想到欧阳随深竟然拼着受内伤的风险逃走了,其实那时他若是全力去追未必追不上。
秦书瑶愤恨不已,为什么几次都被欧阳随深逃了,为什么赵兴尧会改变心意?上天既然让她重来一次,为什么不能让她如愿呢?
冷静了一会儿,秦书瑶终于平复了心绪,只是那双好看的眸子里透着冷芒,她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云泽,冷冷道:“办事不利,自己去领二十鞭刑罚。”
二十鞭的刑罚足以让人去半条命了,只因抽打人的鞭子是泡在盐水里的,会让人痛苦加倍。
其实秦书瑶是没资格惩罚云泽的,但是丞相宠爱她,只要是她张口了的事情,无一不让她满足。
云泽什么也没有说,只行了礼退了下去。
……
今日的朝堂之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江南地区近来暴雨连绵,以致河湖溢满,继而引发洪灾,淹没农田,许多房屋也被洪水冲塌,百姓有的流离失所,还死了许多人。
洪水暴虐的江南几乎从没出现过饿殍遍野的现象,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动荡。这次,朝廷自然也是要及时采取措施的。
皇帝陛下神情严肃地扫视了一圈众位大臣,“如今江南水患严重,农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众位爱卿以为该如何?”
此话一出,底下的大臣们便一阵喧嚣。
这时,璟王爷赵璟往前走了一步,“启禀陛下,臣以为应当尽快筹集赈灾物资送往江南,以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话音刚落,丞相大人秦修远便站出来反对,“陛下,我朝近来连连征兵,耗费物资巨大,而且近来边境又开始不太平,国库本就不充盈,若这时耗费大量物资去赈灾,恐怕……”
话还没说完,皇帝就抬手阻止了丞相的话,“丞相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是民乃国之根本,如今百姓受难朕也是于心不忍,先皇在位之时便是爱民如子,到了朕这里,岂有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而不管的道理。”
众臣见状齐声道:“陛下仁厚,乃万民之福。”
皇帝摆了摆手,“这些就不用说了。既然要派人前去赈灾,那么以各位爱卿所见,该派谁去合适呢?”
话音刚落,底下又是一片议论之声。
礼部尚书王骏此时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前去江南赈灾再合适不过,殿下身份尊贵,更能安抚人心,也更能体现陛下的重视和爱民之心。”
这话说完,底下许多人都皱起了眉头。都知道太子殿下到现在还在禁足中,这王尚书此举分明就是要借这个机会让太子尽早重返朝堂。
“臣附议。”这时,户部尚书也出列说道。
璟王爷皱了皱眉头,太子之前犯下那等错误,尚在禁足中,赈灾乃是大事,不可马虎。而且太子从来没有出去历练过,一上来就交给他这样的重任,不知道能不能行。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尚在禁足中不方便出行,二皇子乃是最好的人选。”李将军适时站了出来。
随着李将军的话,皇帝缓缓将目光落到了二皇子赵启承的身上,只见对方安静站在一旁,作思索状。于是开口问道:“承儿怎么看?”
皇帝陛下没有说是对赈灾之事怎么看,还是对赈灾人选怎么看。
赵启承出列行了一礼道:“回父皇,儿臣以为此次赈灾不仅是要拨赈灾银两和物资,还要想办法帮助百姓治理水患。”
皇帝陛下盯着赵启承看了一会儿,“那承儿可有什么想法?”
对于赵启承的回答,皇帝陛下是满意的,他先关注的是如何治理水患,而不是赈灾人选。
“回父皇,以儿臣愚见,首先应当加固河道两岸的堤坝,其次便是开挖引流水道,堵不如疏,将洪水引入既定的地方。江南地区多农田,洪水过后圩堤多溃决,如果不及时进行修复则难以稳定生产,为防止洪水再次袭击,必须抓紧时间修复水利。”
赵启承说完,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没有说话。
璟王爷这时出来说道:“陛下,臣觉得二皇子殿下言之有理,既然二皇子能说出治理水患的方法,不若就将这件事情交给耳皇子去办。”
对于璟王爷,皇帝陛下还是很信任的,他说的话都会考虑几分。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如今太子被禁足,若真让二皇子去江南赈灾,成功之后便是大功一件,回来后便可封王了。
想了想,皇帝陛下倒是想开了,如今太子真是越来越放肆,也该给他找个强劲的对手让他产生危机感了,不然继续胡闹下去还怎么服众,只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的一片苦心。
“承儿,你想去江南走一趟吗?”皇帝开口问。
赵启承恭敬行了一礼,“回父皇,若有机会为父皇分忧,儿臣定然是万分愿意的。不过,一切全凭父皇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