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品貌上乘的夫妻可能会生下容貌无盐的女儿,而模样普通的夫妻却可以生下花容月貌的女儿,人既如此,稻亦何哉?”
第58章让她穿着这样的一件裙裳,踏上泥泞的田埂
阮问颖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有听懂。
“大人是想说明,歹竹出好笋吗?”
“相差不离。”杭自生道,“诚如姑娘所言,挑选育种的法子不难,但凡花点心思,就算目不识丁者也能想到,可千百年来,为什么这些五谷杂粮始终没有太大变化呢?”
阮问颖被他问住了:“这……”
她心里最先升起的想法是“天道有常”这四个大字,就像她之前和杨世醒讨论的那样,但很显然,这样的话语不合时宜,遂道:“还请大人指教。”
杭自生道了一声“不敢当”,弯腰从地上捡起几株稻穗,高矮瘦小、饱满干瘪者皆有,把它们展示在她的面前。
“从这些稻穗里,姑娘可能看出哪一株由良种育成,哪一株由劣种育成?”
要是没有提及那两个案子,阮问颖早已指着颗粒饱满的稻穗回答,不会像现在这般举棋不定,犹豫了半晌,最终选择摇头:“……请恕问颖愚钝,无法分辨。”
杭自生道:“正是如此,普天之下无人能分辨清楚。选育良种固然是个不错的法子,但一来农户生活困苦,要想获得温饱已是艰难,若把颗粒饱满的稻穗留下育种,他们该如何纳粮果腹?二来,这育种之道也未必是个好法子。”
他把因由徐徐道来。
就像南水与北海的那两件案子一样,好的不一定能生下好的,坏的也不一定能生下坏的。
譬如有楚一朝,君王好美信道,皇室宗亲代代嫁娶容貌鼎盛者,欲得姿容胜过凡俗的天人之子,可直到国灭,这个愿望也没有达成,后期时宗室里甚至出现了裂唇、白目等天残子嗣。
也许育种遵循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历经千百年的挑选都没有大变模样。
它就像是一盆被盛在碗里的水,旁人可以不断地往里面添水,但只要添到一定程度,使得水面溢出边沿,水就会流失,无法再继续积攒,加得多了,还有可能使碗破裂,最终变成一场空。
如今的稻苗,或许早已到达了这个极限。
所以当务之急,是想法子换一个大点的盆去积水。
阮问颖茅塞顿开。
“原来如此。”她感到格外惊奇,觉得这一趟的兴民苑之行真是大开眼界,让她知晓接触到了许多从前不曾想过的事情,“想来,大人已经找到这个能换盆的法子了。”
杭自生谦逊回答:“杭某不敢自夸,天生万物玄妙,想要参透这里面的种种,好比盲人摸象,只能使用最愚笨的法子去一一尝试,期望老天能够睁眼,指明我等凡俗一条生路。”
所谓最愚笨的法子,就是在长安、江州、崖州等多地开垦田野,种下几十几百亩稻苗,进行观察记录,看哪些田里的稻子收成好,哪些收成不好,并分别经历了什么事。
然后照着这些记录,努力在第二年把过程重复,若是收成还好,那就继续,若不好,就进行比对,看看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不同。
一个费力又费时的法子,可能忙碌数十年都不一定能有所收获。
也因此,陛下在开始时并不看好此法,徐茂渊虽有心尝试,但也觉得阵势不必过大,在长安郊外开辟一片田地就行。
是杨世醒在偶然间听到后者提起,来了兴趣,亲自走了一趟兴民苑,觉得这个法子值得一试,把杭自生引荐到了陛下跟前,使其面圣,进行详细的解释,才终于获得了陛下的点头。
而杭自生也没有辜负杨世醒的期望,埋头研想多年,终于在去岁有了一点突破。
“崖州地处南海之缘,在那里种下的稻苗不仅可以一年三熟,长势也较之长安的要好,最是适宜种稻,只是那里一来耕地不多,二来为海防重地,不可大肆耕田……”
“……夏季多风,雨势不大,稻苗多被吹得东倒西歪,本以为收成会很惨淡,没想到一月过去,竟然获得了丰收……少雨容易,只需及时遮挡就行,然风不为人力所动,便想……”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先时的恭敬拘谨逐渐消散,不知是入了神还是忘了怀。
最后还是杨世醒打断了他:“行了,你这些话我都听得能倒背如流,就不劳烦你在这费心讲解了,回去挑选你的稻苗吧,八月马上就要过了,别误了时令。”
说罢,他便领着阮问颖离开,朝附近的田埂走去。
边走边对她道:“姓杭的废话多,点子也多,晴雨风雪这等天象素来不可为人力所改,但可以稍许的易换之法,比如他方才说的大风少雨之势,你猜他是怎么做的?”
阮问颖想了想,道:“少雨他说了,搭棚遮挡起来就行,这大风么……”
她有些讪讪地笑了一下,没什么底气地道:“让人在一旁扇扇子?”
杨世醒很给她面子,没有直言嗤她异想天开,先是应了一声:“是一个法子,但是比较麻烦,费力还不讨好,事倍功半。”
才道:“疾风过境,通常会留下一片狼藉,稻田亦如此。欲想复现此等境况,风势不容易起,狼藉却容易达成,只需——”
他停住了步伐。
转过身,看向她询问:“怎么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