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元昌在户部挂了个闲置,武宗这是在贴补自己的孩子,怕早产、自小体弱的小儿子受委屈。
连马都骑不好的楚王,能率兵夺宫谋逆,杀了疼爱他的父皇,最敬重的大哥,最后还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也是唏嘘。
元显外任幽州后,时常收到太子元景的家书。兄弟两人并没有因为距离而疏远,至少元景是这样认为的。
“太子大哥说,他新建了一所宅院,挺有意思的。等过年我回来,我们兄弟三人一起梅园煮酒,喝到尽兴。大哥是个风雅之人,梅花那东西,除了颜色,我是没看出其他区别!还风骨?冬天有棉衣穿才是最实在的!”
天德帝的心思,成喜是最了解的。想证明自己并不比太子大哥差,可偏偏一直活在昭德太子的光影之下。
最可怕的是,昭德太子身故。死人的优点会被无限放大,缺点会被遗忘。天德帝总有一种被比较的感觉。
如果太子殿下还在,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没人能给出答案,这是一场自我肯定以及否定的战争。天德帝在和自己较劲!
很多事情,本以为早已经遗忘,实则深深印入脑海。“老三也挺喜欢那园子的,大哥怎么就给了华北溟这个外人?”
昭德太子的心思你别猜,谁也猜不明白!成喜大胆预测:“知音难寻?”天德帝接受这个解释:“老三那个脑袋,确实空荡荡的。”
成喜继续汇报说:“白园在寻教养嬷嬷,要从宫里面出来的,最好是教导过公主的。”天德帝哈哈大笑:“华北溟这是怕养出第二个华寄锦吗?他那个外室,不是生了个女孩吗?”
成喜也觉得有意思:“华小公子在白园大兴土木,要为妹妹建闺阁。已经选好了地点,只等着动工。华侍郎估计是怕华小公子将妹妹宠坏了,提前预防一下。毕竟是外室之女,就算将来记在嫡母名下,也终究是差了一等,不好说婆家的!”
天德帝心中没有太多的礼法框架:“吏部尚书的女儿还愁嫁?比朕的公主还吃香吧?”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想入仕的文人,都希望有个当吏部主官的岳父吧?武将应该差一些。
大齐朝,对公主们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有公主府,有食邑,死了陪葬皇陵,儿子有爵位,还可以入职禁卫军。
对驸马家族,也没有禁止入仕这种苛刻要求。公主亡故按礼节守孝一年便可,不用像前朝一样公主死,驸马守孝三年。
因此,公主非常受声势不如从前的勋贵人家欢迎。
驸马死公主可再嫁。公主死驸马也可再娶,不过要解除驸马身份,归还公主府。公主之子年幼丧母,可继续居住在公主府,由宗人府负责教养。
总之一句话,外嫁的女儿也不能被欺负了去!这天下可姓元!
但如果,公主们就卷入政治斗争,更严重些插手皇位继承,也是不会姑息的。
大齐朝最出名的两位公主。一位是□□皇帝的女儿华阳公主,生母是出身陇西杨氏的宁妃。
□□晚年,以陇西杨氏为首的世家,妄想废黜当时还是太子的仁宗,扶持幼帝,以达到霸占朝堂的目的。
这是皇族与世代读书做官的世家大族的一场较量。作为被殃及的池鱼,华阳公主以为大齐江山祈福的理由,被送到洛阳城南景室山,新建的华阳官中出家为女冠。无圣旨,不可外出。
祈福这块遮羞布,根本遮挡不了华阳公主被圈禁的事实。□□之后,历经仁宗、武宗、天德帝三朝,都一再加封圣旨,勒令华阳公主清修祈福,不许出华阳观。
至于皇帝与文官世家的战争,□□皇帝允许繁衍超过五代的大家族分宗,另立祠堂祭祖。尤其是那种已经搬离家族,在其他地方定居。或者在外为官多年,子女在当地嫁娶的那种。
世家大族陷入内斗,相互攻歼,又不是人人遵纪守法,官府介入,败落不过是一两天的事情。
第二位公主,是仁宗长女,初封仙源郡主,后封仙源公主,武宗登基后封长姐为凉国公主,天德帝登基后封姑母为凉国大长公主。
仙源是古县名,仁宗皇帝为长女选定的封号,也是亲自上书请封的。仙源公主十分喜欢这个封号,即便父亲去世后,有了更尊贵的封号,依旧喜欢自称仙源。无论是宫中,还是民间,也都称之为仙源公主。
公主出嫁后和丈夫感情不和睦,跑到父亲面前哭诉。仁宗皇帝心疼女儿,找了个公主有劫难,要出家为女冠才能化解的理由,送女儿去了华阳观修行。
修行了不到半年,仙源公主便出了华阳观,在景室山别院居住。公主一生没有再嫁,在公主府里养了面首,游山玩水、听戏赏景,好不快活!
仙源公主的驸马,三年后低调娶妻,全家去了外任,昭德太子监国时被召回。仙源公主的婚事,就像不存在一样,被集体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