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后,陆铭摆上了酒席,几人热烈的交谈了起来。
陆铭对白崇禧这位小诸葛,可是闻名已久。而陈济棠,可是能和老蒋扳手碗的牛人,能和他们几个一次吹牛打屁,心里那个得意,在脸上都能看出来。席间,他很认真的听着他们的谈话,他们对时局的见解,和国内形势的分析,让他听的如拨云见日之感,这几位,不愧是民国的牛人之一。
一场酒喝到了很晚,等几人告辞离去时,陆大司令早趴在桌子下面去了!
第三天,宋家兄妹也欢欢喜喜的回去了。和他们笑容满面不同,陆铭整整一天苦着一张脸,跟在边上的张龙兄弟,有点心里毛毛的。
回到家里,张小桐见他脸拉得长长的,关心的问道:“你今天怎么了?脸色那么难看!”
“你那位干妈做的好事!她可够狠的,一下子把我最新型的飞机“借”走了20架,那可是我好不容易才从英国人手中骗来的,现在那边,都还没销帐!”
张小桐乐了,“你不也大有收获吗,南京都不用去了。我听干妈说,你就是个小狐狸,奸商。她说你不去做生意,是民国的一个重大损失!”
“呵,干妈,干妈叫得好甜哈,才几天啊,这胳膊就学会往外拐了,看来不振振夫纲,小桐桐你要造反了!”
“啊!大白天的,你要干什么?”
“你说我要干什么?嘿嘿,来吧,先来给大爷香一个!”
第七十三章 东挺支队的危机
民国21年6月,国联派出了以李顿为首的调查团,在东北各地活动了一个半月后。民国21年9月4日调查团完成调查报告书,回交给了国联的各国委员会。
在以英美等国为首的国联代表,在开了几天的会后,一同在上面签了字。10月2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东京、南京和日内瓦同时发表。
民国外交部在随后,对外界公布了调查团报告共分10章,文长272页,约14。4万字,报告书虽然肯定东北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国,对事变经过和伪满洲国也有某些公正和客观的叙述,但是总体上是模糊是非、混淆黑白,充分暴露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绥靖政策。
报告书认为中国抵制日货运动是“中日冲突的重要原因”,而民众的反日情绪,是造成“九一八”事变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九一八”事变的解决,报告书主张既不应该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应恢复到“九一八”事变以前的状态,而是应该中日两国都从中国东北撤出武装力量,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
南京的蒋介石,汪精卫,孙科等人,全都发表各自对这个报告的态度,虽然对其中的很多条款,多有指责其不公,可其中妥协的意味,非常明显。
消息传开,全国哗然,反日情绪再次高涨,并对英美等国的态度,也进行了指责。可这些,并没有能改变什么,日本的态度,反而更加的嚣张。
消息传到云南,陆铭把刚送来的电报狠狠砸在了桌上,“南京那些人,我不知道他们怕些什么!一直让,忍!这样,日本人看到这样,更加会得寸进尺的!”
杨杰一脸沉痛,“我们国家是弱,可最其码的,那口气不能输!若是连气都输了,我们谈何抵抗,谈何强国!”
龙云也是叹息不已,“我们这个国家,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和日本人好好的干上一仗。”
陆铭忽然一愣神,想到了一件事,“不好了,曾泽生他们危险!”
李秋不解的问道:“大兴安岭一带,曾司令他们现在发展的不错啊,人员都快上十万了,司令这话是?”
拍了下手,“就是因为他们人多,你们想看看,现在日本人稳定了整个东北后,最先要对付的是谁?”
杨杰也明白了过来,“曾泽生部和马占山部!”
“是的,那时去东北,我是有点冒失的,没考虑的太多。可没能想到,曾泽生那几千人,一下子壮大了快十万人,成了那边最大的一股抗日势力。让我倍感欣慰的同时,也常常为他们担心,他们现在可是日本人的眼中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已准备动手了!”
“以前我就想提醒他们,让他们缓慢的发展,先把种子撒下去。可这计划总没变化快,谁想到他们打了几仗后,一下子就壮大了几十倍。这次国联的这个态度,会让日本人的动作加快,我们不能再迟疑了。”
“现在他们在大兴安岭一带,有稳固的根据地,别的地方不是更难?
龙云的话让其他几个人是点头赞同,都想不明白,这东北,还有那个更好的地方。
陆铭坚决的摇了下头,“不能在大兴安岭呆了!你们想下,日本人真要全力对付曾泽生那些人,他们能挡得住吗?在天寒地冻的大兴安岭地区,只要被日本人一封锁,那他们,就成了一支孤军!”
杨杰几个听懂了后,也急的不行,一时间全都沉思起来。
地图前,陆铭咬了咬牙,“只能让他们去蒙古!”
“蒙古?”几个人急忙走到地图前,仔细的看着,计算这里面的可能性。
陆铭下定了决心,“对,就去蒙古。现在苏联那边正准备和我们建交,恢复关系,我们就趁这个机会,新进入到蒙古,抢下一块地盘再说。那样他们照样可以进攻日本人,但战略纵深就大多了,退入蒙古,日本人也有顾忌。还有一点就是补给,我们可以通过苏联那边,多少总比现在强得多。”
李秋有点担心的问道:“那些蒙古王爷要是有抵触情绪的话,那他们很难站主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