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已占尽先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不趁此机会一举剿灭陈部,待他将广西叶举调回,则大势已去,悔之晚矣。我认为,应该立即进攻石龙和惠州将陈炯明彻底打垮,然后回师将叶举歼灭,将广东真正变成咱们国民党的地盘。孙中山琢磨了一下,认为不妥,我回广东,人家没拦没阻,我撤人家职,人家欣然接受,我进广州,人家主动撤出,这时候下手追杀,赶尽杀绝,公众怎么看我,舆论怎么看我,我孙中山岂不和那些为争个人地盘儿打打杀杀的军阀毫无二致了吗?我还北伐个什么劲啊。
于是,孙中山非但没有采纳蒋介石的意见,反而派伍朝枢前往惠州迎接陈炯明回广州,并且电请陈炯明以陆军总长身份挂帅北伐。陈炯明回电语气恭顺,但却仍不肯挂帅北伐,对于请他回广州履行陆军总长职责,他只是向孙中山请假,但不再拒绝。孙中山一看,还是以德服人好啊,你只要不对我掣肘,我也没必要怎么着你,你好我好大家好嘛。遂指定肇、阳、罗、高、雷、钦、廉及梧州等地为陈军防地,派叶举以粤桂边防督办名义统率之,广州由第三师驻防。陈部欣然领命。
孙中山感觉后防已稳,粮草也已齐备,即令北伐军集中韶关、南雄、仁化,改道江西北伐。北伐诸军绕道不经广州,自三水转舟,直溯北江而上,经清远而至韶关。所有北伐大军自接到命令后,不及两个星期就全部在韶关集中。5月4日孙中山偕同胡汉民、许崇智等由广州前往韶关,趁直奉大战之际,颁下北伐总攻击令,前面咱们讲了,奉系张作霖这次是联合了皖系和孙中山要一起*直系的,只可惜这边刚比划了一下,张作霖就跑回东北了。孙中山此时兜里有钱,手里有兵,哪管你张作霖败与不败,继续号令大家北进。北伐军半个月时间相继拿下南安、新城、崇义、信丰、虔南、龙南等县,势如破竹一般,孙中山沉浸在了胜利的憧憬之中。
一群得意洋洋的北伐军将领中,只有一个人闷闷不乐,在发出了“妇人之仁”,“竖子不足与某”的感慨后,独自去了上海,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我不陪你们丢人现眼了。
离开的人是蒋介石,此时35岁,在孙中山阵营中属于后起之秀,但正值壮年的他已经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政治敏感,之后形势的发展,印证了他的判断。
5月8日,叶举不听号令,率领其南宁兵五十余营进驻肇庆,直逼广州,身在韶关的孙中山电令广州卫戍司令第三师师长魏邦平,没有北伐大本营的命令,任何部队不许进驻广州,这道命令几同废纸,18日,叶举部喊着“清君侧”,“除宵小”的口号涌入广州,而魏邦平未作任何抵抗,人家本来就是一伙的,叶举又人多势众,来势汹汹,让魏邦平替你孙中山卖命,似乎只能是一厢情愿。更可笑的是,20日叶举等公开联名致电孙中山,要求陈炯明官复原职,人家魏邦平也在跟着在电报中署名,你小子算哪头的呢?
面对转瞬之间广州易手的窘境,留守的国民党要员汪精卫和马君武急忙前往惠州面见陈炯明,讨个说法,陈炯明当即表示:我为了党谊和人格起见,绝对不会反对中山先生,对于部下行动亦必负完全责任。汪马二人将陈的态度报告给了孙中山。
这么多部队集聚广州周围,刹那间就弄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这还不算,叶举部还每天跑财政部找财政部长廖仲恺要钱,我们大军开过来了,我们是政府的部队,政府当然要拨粮饷给我们啊。廖仲恺不胜其扰,请孙中山暂时回广州,镇慑一下,否则这么闹下去,成何体统啊。胡汉民则力劝孙中山千万不要回去,太危险了,如果陈炯明和你翻脸,后果不堪设想。
孙中山考虑再三后认为,一来从汪马汇报的陈的态度看,陈炯明不会撕破脸皮,二来他认为在陈不翻脸的情况下,凭借他大总统的身份,可以震慑一下无法无天的叶举,如果能将事件暂时平息下去,则可保证北伐军士气不受影响,因此孙中山安排胡汉民留在韶关,自己带亲随卫队回返广州。回返广州前,5月27日孙中山下令“陈炯明以陆军总长办理两广军务,所有两广军队悉归节制调遣”,这道命令实际是恢复陈炯明广东司令的职务,意思很清楚,我恢复你的权力了,你应该利用你的权力命令你的手下撤军,陈炯明对这一任命不置可否,只是说,你放心吧,我已经让叶退兵了。
孙中山到广州后,本想召见叶举等高级军官,请他们顾全大局,撤回防地,结果叶举早在头一天就已离开广州去了石龙,留下一群中下级军官,孙中山还指派不动,急忙连发三封电报给在惠州的陈炯明,这儿都是你的人,你小子倒是过来管管啊,陈炯明回复说,我不回去,此时回去,岂不让人误解。孙中山可气坏了,你装什么好人,叶举就是你调来的。
孙中山回到广州十几天,陈炯明、叶举避而不见,城中混乱局面有增无减,可是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6月11日,徐世昌下台,黎元洪复任总统,老国会恢复了,这样一来,使得孙中山这个大总统的合法性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你说你还北的哪门子伐。
第二天,也就是1922年6月12日,孙中山召开记者招待会,会上,孙中山首先为自己进行了辩护:我之所以要率兵北伐,就是为了打破北方的武人专制,可是广东武人武武相互,反对我。陈炯明反对我是因为政见不同,但他手下这些人,则是为了拥兵自重。我之所以率北伐军回师广东,是因为湖南的赵恒惕已经表示服从于我,所以我没必要走湖南了,我途径广东是为了改道江西继续北伐,这样我一出广东就可以和敌人接仗了。陈炯明怀疑我回广东是为了对付他,根本没有的事,我这不是又派兵北上了吗? 南宁兵将竟然以我改道为由大举入粤,逼我恢复陈炯明总司令职务,首先,总司令是变相的督军,本来就不应该存在,我裁撤他有充分的理由,其次,裁撤总司令是我总统的用人之权,我没有滥用权力。第三,我已经委曲求全,派陈炯明以陆军总长兼办两广军务,算是仁至义尽了,还想让我怎么样。可陈系军人们依然故我,广州城已是鸡犬不宁。
说完这些,孙中山话锋一转,开始说硬话了:我的北伐军闻听此言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回师平乱,我劝阻了他们,希望不动刀兵摆平此事。我如果没有点把握,是不会只身犯险的。“我下令要粤军全数退出省城30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就以武力压服他。人家说我孙文是车大炮(讲大话),但这回大炮更是厉害,不是用实心弹,而是用*,或用八英寸口径的大炮的毒气弹,不难于三小时内把他六十余营陈家军变为泥粉。但残害六十余营的军人,且惊动全城的居民,不免过于暴烈,但我不如此做去,他们终不罢休。我只望报界诸君,主持正义,十天之内,做足工夫,对于陈家军,加以纠正。陈家军若改变态度,即不啻如天之福,万一无效,就不能不执行我海陆军大元帅的职权,制裁他们了”【注28】
孙中山之所以敢于如此威胁,并非完全的虚张声势,他手头还有一只从护法运动开始就忠于他的部队——海军,现在就陈兵珠江。
可孙大炮就是孙大炮,这种不给人留下台阶的激烈言辞,难道真的能吓的住手握重兵的叶举吗?就算人家真的害怕,本来想撤兵,这时候硬着头皮也得维护军人的尊严了。
在此紧要关头,陈炯明急派秘书陈猛荪持亲笔信劝止叶举,叶举竟然当着陈猛荪的面将信摔在地上,他孙中山什么东西,何德何能,竟然敢武力威胁我,是可忍孰不可忍。6月14日,以叶举为首,粤军团长以上军官签名,向全国发出了《粤军全体官兵请孙中山下野电》【注29】,要求孙中山顺应新形势,停止北伐,辞去大总统职务,恢复国家和平。
6月15日夜,粤军高级将领在郑仙祠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晚上10点,总统府接到了一个军官的通报:今夜粤军恐有不轨行动,请总统速离总统府。事后,大家知道了这个军官就是一个月前被孙中山任命为广州卫戍司令的第三师师长魏邦平。
得到密报后,孙中山在卫士的护卫下急匆匆逃离总统府,辗转到了永丰舰上。之后夫人宋庆龄也跟了来,匆忙之中夫人小产,竟至再不能生育,可见当时很是紧张。在码头负责接应孙中山的是一位相貌英俊的年轻军官,这小伙子并在之后的几十天水上漂泊中成为了孙中山的贴身侍卫,他叫叶剑英,这小伙子出身武术世家,父亲是武秀才,大致相当于现在体育系散打专业学生的水平吧,叶剑英也从小好武,在云南讲武堂读书时,还与日本教官比拼剑道,别看他现在还默默无闻,之后大家会发现,在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此公竟然是最为活跃的一份子,几乎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上都有此公的身影。
接着总统府挨了三炮,就是后来所谓的“炮轰总统府”,有人分析说,魏邦平的消息是叶举亲口告诉他的,而叶举明知魏的立场并不鲜明,基本属于脚踩两只船,而孙中山得到魏的消息后迅速驰往长堤海军司令部,一路未遇抵挡,因此很有可能是叶举故意将此消息透露,目的是逼孙中山离粤,并无加害之意。
第二天,也就是6月17日,孙中山命令海军向广州城中开了一通炮,据说伤亡不小。
孙中山弃岸登舟后,电令北伐军李烈钧部回师讨贼,又于18日发了份电报:事紧急,盼速来。这封电报是发给蒋介石的。
蒋介石这个人虽然自幼读书,却是一身江湖气,儒雅起来很儒雅,暴戾起来很暴戾,其交往之杂,匪夷所思,他可以跟陈其美这样的军政要员结拜成兄弟,也可以和自命不凡大骂袁世凯的戴季陶(戴天仇)结成生意伙伴,他一方面结交上海滩两大霸主黄金荣和杜月笙,混迹青帮,另一方面,又追随孙中山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
蒋介石接到孙中山电报后,把两个儿子经国和蒋纬国安排给了好友张静江,自己义无反顾的回到了风暴的中心。蒋介石登上永丰舰开始,就被委以全权,指挥海军作战,表现极为出色,在孙中山落难之时,蒋介石捐弃前嫌登上永丰舰,且尽心竭力,随侍左右,怎不让孙中山感动,遂将蒋介石引为知己,经此一役,蒋介石昂首进入到国民党最高领导层。在永丰舰上,蒋介石第一次注意到了这个叫叶剑英下级军官。
北伐军奉命回师攻粤,一入境,北伐军中的粤军就纷纷倒戈,人家本来就是一家子,平白无故的,凭什么自己人打自己人呢。没有战力,也无战意的北伐军只得撤退,在永丰舰上呆了55天后,孙中山眼见无法撼动粤军,只得携蒋介石等人假道香港,回了上海。
又失败了,孙中山已经算不清自己是第多少次被驱逐了。
第二十三章 联俄、容共、扶助农工
孙中山,清末民初最著名的常败将军,几十年来,凡是和孙中山沾边的事件几无胜绩,本书前面写了二十二章,其中心内容就是写孙中山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但,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
一个人可以被击倒100次,但只要他有勇气第101次站在敌人面前,他就没有失败,很显然,孙中山就是这个敢于再次站在敌人面前的勇士,而且越挫越勇,每每再次站起时,他都会变的更加强大。
孙中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上海,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在一次次失败面前,孙中山必须做一些自我批评了。
这个时候,孙中山想起了半年多前,也就是1921年12月,在桂林和马林的会面,就是那个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参加完*一大后不久,就在共产党员张太雷的陪同下南下桂林,与正在这里组织北伐的孙中山会面,他向孙中山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和俄国革命的情况,使孙中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并且知道了中国有了一个推崇*主义的政党——共产党。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想到俄国,想到布尔什维克,是因为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误区。
从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一直到现在的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可谓不遗余力,也弄出了很大的声响,可是却始终无法摆脱和各路军阀相互利用的窘境。究其原因,孙中山那套“三*义”学说,普通老百姓根本听不懂,而孙先生也懒的跟他们宣讲,区区草民,支持与否有什么力量?而孙中山的战友们对其主张也是一知半解,因为这套“主义”本来就不够系统与完善,东拼西凑道听途说而来,与同一时期在中国开始传播的*主义相比,显的简陋了许多,他自己还在不断修正之中,当然也就别指望别人真的明白了。孙中山那套*说辞根本无法赢得百姓的支持,而军阀们支持与否也基本与*无关,如此打打杀杀,焉能不败。
这一次的失败,对孙中山触动很大,他感觉自己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布尔什维克了,他们之所以能够夺取政权,靠的是他们用广大劳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讲他们乐于接受的道理,发动了最广大的底层群众,反观自己的中国国民党,已经从同盟会时期的“有知识的平民”组织,逐渐变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士大夫”组织,自己已经很少去接触普通民众,普通民众的心声也很难反应到自己这里来。
而马林在和孙中山会面后,给莫斯科的报告中对国民党的状况做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描述,认为国民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接触过社会主义,自称社会主义者”,同情*主义的知识分子,而且总是站在工人一边,在政治上从未反映过资产阶级的要求。他的结论是:共产国际应当与孙中山国民党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全力去帮助共产党。而力量弱小,又与工人运动毫无关系的中国共产党,最好的出路也许就是加入国民党,因为在那里他们才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马林的建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于是命令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除了李大钊坚决拥护外,其余人等都加以反对,理由是党内联合,混淆了阶级属性,不利于我们独立行动,可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根本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政党,只不过是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凡事都得听命于共产国际。因此在李大钊的斡旋下,最终接受了共产国际的主张, 1922年8月,李大钊到达上海,与孙中山接洽,孙中山新败,正渴望学习俄国并得到俄国的帮助,要想得到俄国的帮助,就必须要和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搞好关系,而同时,失败让孙中山认识到南方军人和北方军人没有本质的不同,组织他们俩打来打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产生了和北京政府妥协的念头,李大钊等在北京广泛的政治关系,是孙中山可以利用的,因此,孙中山虽然未必真的重视几十个人的共产党,却亲自主盟,发展陈独秀、李大钊加入了国民党。
当然,不要以为接受共产党员加盟就说明孙中山改为信仰共产主义了,没那个事,孙中山要学习的是建立属于党的武装,是发动群众,是暴力夺取政权,但孙中山完全不能理解并坚决反对共产党关于阶级斗争的主张,更不认可俄国在革命胜利后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
孙中山离开广东后不久,广东战云再起,号称支持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