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姑娘看来,那伙贼人竟是你家族公指使不成?”沈夫人蹙着眉头。
“族公虽重贪欲,怕也不至于行为触律之恶,然民女那族兄,一心只在攀附权贵,又自来狂妄浮躁,因民女之故使图谋受挫,倒可能行为此等急躁之事。”
春归把族公顾长荣一房的卑劣合盘托出,却见沈氏此时反而不如早前一般义愤填膺,春归对她这样的态度,倒也不觉奇异。
经纪夫人母子两分析情势,春归也明白新近继任的这位赵知州,并不是前任施良行心目当中的继任人选,而赵知州到任以来,在施良行党从排挤下,治理地方政务大为不顺,以至于忧愁抱病。施良行从前,便与荣国公府来往密切,这便是说赵知州想要在汾阳站稳脚跟,必需打击荣国公府以及施良行从前旧属,顾氏宗家在古槐村虽有势力,却还不够格成为赵知州的对手,沈夫人更加关切的,应当是如何利用她挫胁荣国公府。
春归稳一稳神,继续往下说道:“当时阿娘认定乃郑三爷行恶,情知失庇之寡母孤女,已经无法再居留古槐村,又就算迁居至汾阳城,也怕难求清静,几乎走投无路,这才想到纪夫人,相求收容。”
郑珲澹固然凶悍,又孙家业已败落,然而曾受光宗帝彰崇贞节的纪夫人,其兄长到底还是梁国公,荣国公再怎么也不会容郑珲澹擅闯纪夫人居宅,这也是发誓要将春归占为己有并一直盯梢的郑珲澹,一直等到昨日,得闻春归因母丧被逼走投无路不得不卖身为奴后,才终于亲自出手的原因。
“正是在纪夫人庇护下,阿娘与民女方才得过一段清静,只阿娘也明白,纪夫人虽能震慑郑三爷,却也没有名义插手他族事务,阿娘为民女姻缘发愁,竟至重病不起。”
沈氏颔首道:“自从纪太后过世,梁国公府的光景也不比从前了,纪姐姐又是外嫁守寡,纵然有心,确然也帮不得你们母女许多,单凭你阿娘,虽说为你谋一门姻缘不难,先不说族中会有阻挠,就算成事,汾阳城中,又有几家敢和荣国公府争强,那郑珲澹看准了你,就算你嫁了人,怕也做得出强取豪夺的事。”
“正是夫人考虑这些情由,阿娘也无计可施,悲愁病倒,以至于药石无医,纪夫人提醒民女应当为阿娘考虑身后之事,民女也深恐族公会诸多刁难,两回相求,果然宗家诬毁阿娘不告而去清白不保,不认阿娘为顾氏妇,不许阿娘归葬祖陵,视为出妇!阿娘与阿爹自来恩爱,怎能接受不与阿爹合葬,并被族公抹消与阿爹夫妻名份,阿娘已然病逝,为实现阿娘遗愿,民女这才不得不设计,以此方式向夫人求助。”
沈氏明白了来龙去脉,好奇心彻底得到了满足,她虽乐意帮助这么一个弱女子,趁机给盛气凌人的荣国公夫妇添一添堵,却实在无意插手其余宗族的内务,于是越发对春归和颜悦色:“我也许久不见纪姐姐,趁送姑娘回去,也好拜望故人。”
------------
第4章李氏窥听
从知州府衙回去清远里,春归这回是乘坐的一张软轿,晃悠悠被抬着走,心事也是晃悠悠。
她刚清醒,惊见母亲亡灵,话未多说几句,便被扰断,后来所有心思都用在沈夫人身上,自也没有时间梳理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桩诡异事。
但她仍然活着,却是确凿无疑了。
又恍惚记得幼年,一遭经历——那时爹爹带着她去看家里的佃农插秧,她手里拿着块银须酥吃得满嘴香甜,只见一个和她差不离大小的男孩儿,不转眼盯着她看。
春归自小就是个好孩子,大方又善良,以为小男孩儿嘴馋,就晃着小短腿跑过去,把沾着自己唾沫的半块银须酥往前一递,却被爹爹拉住,问她在干嘛,听她解释后,爹爹大惊失色,把她抱着就回了家。
自那之后,爹爹和阿娘常问她在家有没有见到陌生人。
在家里是没见过的,但有时在外面,却是亲眼目睹过有人穿墙而过,或者在河水上飘。
还是阿娘带她去佛寺,她听阿娘跪在菩萨面前喃喃祈告,才知道自己看见那些原来不是人,而是亡灵。
也记不得确切的时间,总之后来,她就再没见过亡灵。
明明已经消失的异秉,怎么突然又具备了?难道当真是佛祖显灵,不忍看她孤苦伶仃,又再重新赋予了她神通,让她以这样的方式,能够和阿娘相依相伴。
想到这儿,春归未免着急起来,她早前和沈夫人说话时,一直还看见阿娘立在一旁抹泪不停,她怕被旁人看出端倪,忍住没有分心,待上了这顶软轿,就没有再见阿娘了,但愿如此神通,别是昙花一现才好。
又因沈氏要和纪夫人单独说话,春归仅仅只是打了个照面,便回到了寄住的闺房,她身边早已没了仆婢服侍,旧邻柴生哥虽说在听闻阿娘病逝后,与他的婶婶赶来帮手照应,却不好进入孙家的后宅,此时只在临时设置的灵堂,春归一回居处,便轻声喊道:“阿娘,你还在不在?”
便见母亲和那魂婢,一前一后穿墙而过。
春归一下子就踏实了,又觉千言万语堵塞喉咙,不知该先说哪一句好,只想去拉母亲的手,拉不住,也要拉。
李氏也汪着一双泪眼,端端地站着,轻声安慰:“好孩子,一切为娘的看在眼里,你当真已经是尽力了,就算宗家仍然不松口,你也莫再为我难过,为娘活着的时候,也不相信这一口生气断了,魂灵当真有知,活着的人,认不认可阿爹和阿娘是否夫妻,哪有什么要紧,等到了那度朔司,我与你阿爹就算重逢了,待了这一段尘缘,又经轮回,不定还能做夫妻,只要看你好好的,阿娘就再无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