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时,我又有了另外一个想法:与其花35000买辆奥迪,还不如再多花一点儿,买辆宝马318呢!
于是,我们马上给几家宝马车行打电话,看哪一家能给我们最好的价钱。一周之后,我们到坎特伯雷区的宝马车行提取了我们生平第一辆全新宝马轿车!当时,大陆中国移民中还很少有人开宝马,特别是用自己在澳州挣的钱买下的宝马。
现在看来,当时买这辆车可能不是个明智的投资,因为汽车是贬值的财产,但我们特别喜欢它。买下这辆车,让我们尝到了劳动果实,并令我们意识到,只要刻苦努力,像我们这样既无当地学历和经验,又无特殊技术专长的人,其实还是有可能在澳洲“夹塞儿”的。
三。外送比萨:1977年产西格玛的年代(9)
这对我后来总结出人生的“夹塞儿理论”,确实颇有帮助。当我每天驾驶着我们第一辆全新宝马车,经过悉尼的大街小巷时,我感到非常快乐。我觉得,这个钱花得非常值得。
此后不久,我回到原来工作的比萨店,去看我以前的同事——那些给我最小、最远订单的人。当我把价值48000澳元的全新宝马停在店门口时,他们不敢相信,这位当初被他们欺负,甚至被他们笑话的近30岁的中国人,竟在十二个月后发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在我心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对于我们来说,1992年是颇为重要的一年。8月份的时候,房东提出要将房租每周涨价25澳元。这幢房子可能也值这个价钱,但他的态度非常傲慢粗鲁。我最不喜欢傲慢无理的人。
这让我们改变了想法。我们决定去买我们自己的房子。由于把原来攒下的钱都用来买宝马了,银行所余不多了。幸亏有朋友借给我们一些,再加上银行贷款,我们在悉尼北部小叶工作地附近一个叫俄明顿的住区,买下了一套价值175000澳元的三室一厅的别墅。那时,许多中国移民顶多花七八万澳币买房,而且是在悉尼远郊如利物浦、通佳比或七山比较偏远的地方。我的朋友不相信,我们花了他们一倍的钱买下了我们第一套房子。
买那栋房子没有花太多时间。我们有三个简单而明确的条件——第一,价钱要在18万以下;第二,离小叶工作的地方要近;第三,必须干净,能立即搬进去。我们看了三套公寓和三套别墅之后,买了那套住宅。付完定金、签完合同之后,我立即打电话给我的朋友、丹尼斯顿租房时的邻居彼得,希望他能给我们一个意见。当彼得说这房买得不错时,我们的感觉好极了。我们生平第一次成了业主。
那年,我还花3000澳元买了一个手机。当时手机叫大哥大,很稀罕。有的朋友见我拿着手机,就说:“周华竟然有大哥大了!”虽然那款手机当时是世界上最小的,仅重三百克,但样子还是挺像砖头的。当时,手机技术尚不发达,短信还没有问世。
我记得,几位澳洲朋友来参观我们的房子,看到我们的汽车时,都很惊讶,我们这么快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而且是辆宝马!仅仅经过十八个月,我们已经买了一栋别墅、一辆新的宝马、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他们自豪地把我们的故事告诉了所有他们认识的朋友。
而对我来说,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在中国成长过程中学到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澳洲社会为我们提供的这种可能性。我们还有更大、更远的目标。我们新的奋斗才刚刚开始。
我知道,刻苦努力将是我未来生活的一部分。我为自己努力之后的结果感到高兴,但并没有觉得这些结果有多么了不得。因为我一直在想:“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我希望能及早还清房贷,再买一幢更宽敞的住房。我曾答应过小叶,将送她一辆奔驰500SL。我当时对此充满自信,以至于还在送比萨的时候,就已经打听好了车价——285000澳元,大约170万元人民币。我知道,这个目标不可能马上实现,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可以实现。
我不断寻找增加收入的机会,总是同时在做几件事。我仍在卖保险,但也开始从事表演了。爵士音乐家格雷姆·贝尔有个朋友叫琼·巴奈特。她经营自己的演员代理公司,经常叫我去拍些电视广告片,或者让我为商务杂志拍些广告照片。有一天,琼打电话,叫我到北悉尼一个摄影棚去试镜。曾因《青年爱因斯坦》在全球名利双收的澳洲导演雅虎·希拉里斯,要拍一部描写澳洲历史上最有名的平民大盗奈德·凯利的喜剧片《鲁莽凯利》。由于保险公司开会,等我到了摄影棚,两位负责摄影的女士正要离开。匆忙中,她们让我对着镜头自报姓名,并随便说了几句话。
三。外送比萨:1977年产西格玛的年代(10)
我想,肯定太晚了,没希望被选中了。此后,我也没再多想这件事。一周以后,琼打电话说,我被选中了。她说,雅虎和他太太陆璐都很喜欢我试镜时表现出来的热情与豪放。后来,由于预算的限制,导演把几个角色,包括我演的角色删掉了。最后,我在电影里演了一个小配角。
那段时间,我还兼做配音演员,给纪录片、旅游片和迪斯尼动画片配音。我们的好朋友、曾在中国因演唱《南泥湾》而引起轰动的歌星“小帕蒂”甚至还热情介绍我到当地一家俱乐部,弹吉他演唱。小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接一些翻译活。有时她忙不过来,我也会帮她作一点儿翻译。
在这期间,曾为我推荐过许多保险客户的移民中介约翰,还介绍我加入了美国直销公司*(Amway)公司。
作为一名新移民,我渴望成功,对一切可能的机会都持拥抱的态度。可起初,我对*生意并不感兴趣。原因是当初和我一同进入保险公司的不成功人士离开后,全都加入了*,还试图邀请我加入。我那时拒绝了他们,心想:“他们这么快就放弃了保险销售,很难想像,会在*上取得成功。他们缺乏能力和韧劲儿。”
这一次之所以加入*,是因为约翰曾为我介绍过这么多保险客户。当时只是希望给约翰一个面子,并没有真的想做直销。于是,每次上线叫我邀约几个人到我家,由他来开介绍会,我都敷衍了事。上线起劲儿地介绍*生意和产品的时候,我就像局外人一样,根本不在乎我请来的人是否加入。由于我自己是这个心态,每次都没有人加入。
后来,上线请我和小叶到首都堪培拉参加*的一个区域大会。这成了一个转折点。在大会上,我们认识了上线钻石级直销员彼得·麦坎纳,还看到了一大群对*事业近乎狂热的直销员。这使我们不由得对*有了新的认识。
回悉尼后,我和小叶兴奋不已,几乎夜不能寐,由此决定,开始认真做我们的*生意。我们确信,凭我们的志向和能力,两年之内,一定能达到钻石位阶。我们还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好了苦干一番的准备。
当时,我们正在位于丹尼斯顿的家里举办英语课程,教华人移民学习英语。星期一上午课间休息时,我们忍不住向学员讲起,周末在堪培拉的所见所闻以及我们成为钻石位阶的决心。我们讲得心花怒放,欲罢不能。我们并没向学员谈及*产品或生意,可其中一位学员杨敏(当时是位业余歌星,现在是澳洲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激动地说:“周先生,我也不知道你们要做的是个什么生意,可听起来太让人兴奋了。不管是什么,我都要参加!”就这样,单凭热情,我们担保了我们在*生意中的第一位下线。热情具有感染力。热情是推销过程中的第一武器。
既然决定认真做*生意,又曾在美国生活过一年,我和小叶自信,我们可以做成这门生意。与此同时,我虽然还在卖人寿保险,可心已不在保险业了。令我改变主意的是那些从事保险二十五年的成功代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每周仍然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二小时,而每年收入只有几十万。也许我当时比较天真,但我想,如果要在一个行业成功地作二十五年,每年至少也得挣几百万呀!我想起美国一位百万富翁的话:当你选择某份工作或某个职业时,先看看已在里面工作二十五年的成功者的结果,他们每年挣多少钱,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是否幸福。如果你对他们的结果满意,就可以步其后尘。因为二十五年以后,你也许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但如果你对他们的结果不满意,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