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追求,离不开在秩序的道路上追求成功、追求道德完善的进取。
于是,孙悟空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离开自我道德规范的大小片断结束后,毅然决然地返回到取经的道路上。
十,孙悟空的奋斗精神不仅鼓舞人们,同时也启发人们解决人生中可能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破译《西游记》(7)
那就是解决和客体的矛盾,同时解决自身内心冲突的矛盾。
十一,在取经道路上的许多关键时刻,孙悟空每每受到观音菩萨的关照,这即是儿子在人生进取的道路中经常会受到的母亲的关照。
观音在照看孙悟空取经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极为准确地表现出一个母亲的形象:母亲对儿子宽容而又内在地爱护。
我们也经常看到孙悟空以顽皮的言语对观音菩萨进行调笑,不过表明儿子可以适当地调笑和亲昵母亲,再一次传达出儿子在母亲身上的深刻情结。
十二,然而,在取经途中最困难的时刻,孙悟空依靠的却是父亲的力量。
一度真假美猴王曾难解难分,这种难解难分意味着孙悟空有时会迷失,难以找到真我,难以真正地证明自己,在这个时刻要依靠父亲的力量。
这象征着遇到人生最大危难时,解救者只能是严厉而慈祥的父亲。
如来佛是典型的父亲形象,这是始终如一地贯彻在《西游记》这个神话中的。
十三,在取经的人生道路中,在整个奋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儿子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儿童时代,他无视秩序,反抗秩序,破坏秩序,现在,他开始依靠秩序的援助,依靠天宫神仙界构成的秩序力量。
由此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逻辑,孙悟空的童年是个特别顽皮捣蛋、具有破坏力的孩子,当他一旦接受秩序时,大家(神仙界)都对他又怕又喜欢。而他成长起来之后,还保持一种对秩序的调侃,以维护接受秩序招安后的那个自尊。
这在实际上也非常深刻地解决了一个人在人生中存在的矛盾,即从儿童时期就向往无拘无束,希望否认一切秩序,然而,最终又不得不接受秩序的约束。一方面,在现实中有着无拘无束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经常地借助秩序的力量。这是内心的深刻冲突,这种矛盾常常折磨着人的自尊。
那么,既接受了秩序的帮助,又调侃了秩序。《西游记》用这种方式解决了矛盾,使读者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
十四,我们还看到,众多妖魔来自天宫及神佛界中思凡下界的人或动物。
这些妖魔其实是秩序的叛逆者,与儿童时期的孙悟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却成为孙悟空归顺秩序后的敌人。因为他们阻挡他的前进,因为他们还在诱惑他的意志,因此便成为孙悟空需要战胜的对象。
十五,孙悟空在战胜群妖恶魔的取经路上,不断借用神仙界的各种法宝,这非常巧妙地象征了在人生搏斗中要不断地吸收社会的各种技术成果。
法宝是人类技术的一个象征。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各种各样的法宝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幻想物。
十六,我们还看到,在取经的路上,不断地出现各种女妖。
她们首先征服猪八戒,即是对*本能的刺激和勾引,引起的反应是屡试不爽的。人的欲望在诱惑面前总是那样生动、直接而不可克制的。
这些诱惑最终要攻破的堡垒,是唐僧所象征的自我道德规范。
在这里,一个人的人格结构显示得特别分明。
孙悟空所象征的自我,就要通过自己的顽强努力,斗智斗勇,既抑制猪八戒所象征的情欲,又要保护唐僧所象征的道德规范体系,从而保证自我道德的完美清白,不受污染。
十七,取经之路历经八十一难,终成正果,不过表明儿子终于取得了父亲的认可,这是许多人期望达到的人生目标。
第四章 破译《西游记》(8)
很多儿子一生中都以父亲为潜在的敌人,然而,却在一生中都渴望父亲的承认。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事实。
《西游记》使人们在幻想中解决了这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