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黄姓人,长身大力,寒暑无衣,木叶为裳,遍体绀毛近寸。洪在洞炼丹,时来随侍。洪呼为野人,喜其驯谨,录为弟子,服役如奴隶。尝肩巨石横架罗浮两峰之间,以通往来。
鲍公北来会洪,言为苏峻乱尸解至此。洪述所历诸事,公称贺。闻潜光尚在勾漏,往授以道,顿悟玄理,能飞身脱迹。随父至山会洪、相勉期跻大道。
鲍公每来,达曙乃还。众讶其数数不见车马之迹,告知邓岳。岳潜至阁下,听其讲论玄微。
俟至朝曦射窗,则语声阒寂,上楼揭帐,见洪僵卧。岳惊呼从人,一曰:“昨命复公,云九九数足,当终。在七百年后,会于双江合流处。”
邓命殓葬,舁尸入棺,貌若平生,轻如蝉蜕。
建冲虚观于冢旁,起遗履轩于阁后,招道流居守。
鲍、葛约潜光会于武昌,翁婿由营阳、桂阳、临烝、衡山过潋江镇,见山灵水秀,留数日,洗药于池。洪说颂曰:
洞阴泠泠,风佩清清。仙房永劫,花木长荣。
其后,此地花木四季不凋谢。
复至安城郡界,一山跨平都、萍乡,根盘八百余里。寻问土人,云近有武氏者得道于此,称武公山。一峰曰玉女,闻昔有女子修道峰上,因名,天将雨,则五色云起。一峰曰葛仙峰,相传葛玄炼丹处。
洪叩其由,曰:“问宜阳西山中娄阳或知,常游息其间,与异人交接。”
洪寻至一虚朗石室,中有石钟石鼓,折木扣之,声如金铸。丫髻童子出问何为,答以来访娄翁。童曰:“此桃源洞也,娄真在西洞。”
洪西行,果见一道者,即入洞具述来故。娄逊坐曰:“阳学于郑法师,阳与君世兄弟也。”
欲留饮,洪辞以岳翁久待,同至武公拜见。齐步至方阜,阳曰:“仙公坛场,坛北有雷崖,凡数十洞,皆藏书处。”
又指一镌石曰:“小桃源,有仙杏二株,是公手植,花实异向。”
洪抚摩叹曰:“仙公果在虎林否?”
阳曰:“尝于阎皂修炼,近因豫章蛟蜃为害,必暂避东南。”
鲍、葛与阳重订会期。北至武昌口,家眷正从勾漏来。夫人忽病笃,临终嘱子侄曰:“汝回丹阳,相依二舅。”
诸子扶柩东归,轻如无物,附葬于石子冈。盖夫人见父婿至,故假示终,与父侨寓钟台山桃花洞。
洪期会见祖仙公复来聚首,经句容旧庐,渡具区,南登吴兴之山以望越,见一溪澄映,问于山翁,曰:“其水清澈,余溪则不,故名余不。近曰孔侯川,因山阴孔愉得一白龟,放此溪,左顾数四而逝。后讨华轶有功,封余不亭侯,铸印而纽龟左顾。愉年九旬而终。”
洪曰:“此好生之报也。”
至钱塘,远眺群峰屏列。先是咸和七年,山水骤发,涌进钱塘西门,有金色牛奔入,水退复随出,至兆山不见。众立金华将军庙祀之,门名涌金。当时高僧慧理募金建寺,名金牛。
咸康初,西僧浑寿罗云游至金牛寺,礼佛,见山门对巉岩幽涧,瞪目曰:“灵鹫前小岭忽不见,飞至此。”
众不信,罗曰:“记有白猿,试呼为验。”
向洞口曰:“千岁翁,故人来,何不出会?”
白猿跃出,如泣诉状。罗谓众曰:“此翁修养有年,心灵性慧。常与我游戏,为犯佛律,连峰徒来,然限满终归。”
罗下山,复飞上松称目送。
慧理每以果品遗列洞口,恐峰还复飞去,令揭谛于峭壁四围凿世尊、罗汉像镇压之,一夜而成,真是神工鬼斧。因改寺曰灵隐。
洪入寺见慧理,问仙公行踪,理曰:“前有白额虎伏槛下听讲,命数徒尾往,见入坞中。因自策杖蹑迹,一翁危坐石室,虎蹲膝下,问是葛公。结世外交,时来寺晤言。”
洪浼一僧引至坞口,翁笑而出曰:“孙来何暮?”
洪拜见,相携入室。公曰:“为待汝来,延我宗派。”遂出诸秘及《清净经》、《滚珠歌》授之。
洪拜受曰:“遇娄道友,云公避蛟患来此。”
公曰:“阳不知耳。孽蛟为祸江右,党类甚多,与吴许有约,分头除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