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民国政府最后一个大总统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宋宜山回香港后,写了1.5万字的报告,经许孝炎转给蒋介石。因报告中对共产党、对新中国的成就颂扬过多,蒋介石看了心中不悦,并通知不让宋宜山回台湾当面报告。这样,本来可以深入的国共两党谈判搁浅了。

虽然如此,章士钊仍然充满信心,继续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961年,国家连续发生了三年经济困难,章士钊也与全国人民一样,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毛泽东知道后,亲自找到章士钊,告诉他:“当初你支援留法勤工俭学的那笔款子2万元,是我亲手借的,一部分给了去欧洲的同志,一部分带回湖南开展革命活动。我说新中国成立后还给你的,一直没有还,现在有稿费可以还债了。”

此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毛泽东的秘书便送2000元到章士钊家中,直到1971年,整整十年,从没间断。1972年,毛泽东的秘书认为钱已还清,便不再送去,毛泽东知道了,说:“这个钱不能停,还要还行严老的‘利息’呢。”到了1973年春节,章士钊生病住在医院,毛泽东的秘书又送来2000元,章士钊接到这份馈赠时,激动得双手发颤,对夫人吴弱男说:“主席想得真周到,他是要在经济上帮助我,怕我钱不够用。主席怕我好面子,不肯收,故意说是还钱还利,其实这笔钱是当时向社会名流募捐的,我不过是尽了一份力罢了。”

章士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喜欢柳宗元的诗歌文章,几十年来,只要有时间,便认真阅读,并写下一些心得,从不间断。从1963年起,他便将这些学习心得汇集起来,整整花了七年的时间,终于在1970年完成。这部学术专著分上下两部,取名为《柳文指要》。在上部完成时,他曾呈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在紧张公务之余,认真审阅了他的书稿。毛泽东看得十分仔细,所有誊写错误之处,都予以改正,并写信给章士钊说:“看了,引人入胜,希望下部写好,及时送给。”

《柳文指要》一书于1971年正式出版,此时,章士钊已90高龄,他十分高兴,兴奋之余,特仿陆放翁诗,题七言长句一首,诗云:

…………

二十年间试回想,新生万木森森立。

老夫蠡此事何事?徒抱雄心沸衷臆。

诗成笑比坠驴人,遮莫夔龙纷满壁。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将《柳文指要》一书作为纪念品,送给

了尼克松,尼克松带回美国后,将这部书收藏在白宫国会图书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社会上出现要打倒刘少奇及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的逆流,章士钊认为,不应该随便打倒党和国家领导人,便本着知无不言的精神,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久,收到毛泽东的回信,信中表示:“为大局计,彼此同心,个别人情况复杂,一时尚难肯定,尊计似宜缓行。”随后,章士钊夫妇得到了政府的特别照顾和保护,没有受到冲击。

1973年春,章士钊已是92岁高龄的老人了,但他内心萦绕的,仍是祖国统一大业,他常说:“国家交给我的任务,我没有能够完成,等身体稍好些,我还要到香港去,还要去会一些老朋友。”

4月份,章士钊感觉身体、精神状况都不错,便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前往香港探亲访友,寻求和平统一的途径。他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周总理十分关心他的健康,亲自为他赴港作了仔细安排。

5月25日,章士钊老人面带喜悦,来到机场,他一眼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机场为他送行,这是一般人难以享受的待遇,老人感动了,顿时眼圈湿润,他握着总理的手,表示这次去港,一定要完成总理交给的任务,一定要有所成就。

和谈代表章士钊(5)

章士钊到香港后,先见到了许孝炎、宋宜山、童冠贤等人,故旧见面,颇多感慨,都为50年代那次没有成功的谈判感到惋惜,并表示要继续为祖国统一尽力,通过各种途径向蒋介石进言,以促成国共两党的高级谈判。

但章士钊到香港后不到一个月,便因频繁的活动、过度的兴奋及对香港气候的不适,再加年事已高等原因,到6月下旬便病到了,而且一病不起,迅速转重,虽经香港医生尽力医治,却终不见好转。

6月30日,章士钊病情恶化,持续高烧,渐不能言语。老人自知难以生还,他示意家人拿来笔和纸,然后伸出颤抖的手,写下了最后几句话:“赶快报告总理,接我回去,我要回北京。”不久,便处于昏迷状态。

周恩来得知章士钊病重的消息后,立即指示医疗队紧急赴港,尽一切办法稳定病情,然后护送老人回京医疗。然而,当医疗队风尘仆仆地赶到香港时,章士钊已于7月1日凌晨与世长辞。他为祖国统一大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章士钊逝世后,香港各界举行了公祭,许孝炎、宋宜山、童冠贤等国民党故旧及港澳同胞1000多人参加了公祭仪式,深切悼念这位国民党的###,表示要继续老人未竟的事业,早日促成祖国统一。

章士钊的骨灰由专机运回北京后,7月12日又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朱德、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邓小平、郭沫若等出席了追悼大会。郭沫若致悼词说:“章士钊先生解放前夕为国共和谈奔走……章士钊先生为国家的统一大业,不辞劳苦,鞠躬尽瘁,始终怀念在台湾省的故旧……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这是对章士钊最恰当的评价,也是章士钊内心最真情的表露。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军事高参杨杰(1)

1945年8月的一个下午,盛夏的昆明显得比往年燥热,街上行人很少,马路上树枝一动也不动,整座城市似乎没有多大生气。这时,一辆黑色小轿车驰进昆明市三节桥靖国新村,在一座造型典雅的小洋楼前停下,车门启开,走出一个身材魁梧、具有军人气质的男子,他就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军事家杨杰。

杨杰健步走进小洋楼,在客厅沙发上坐下,他似乎有些疲倦,靠在沙发上半晌没说话,随员劝他去洗个澡,好上床休息,但他拒绝了。一会儿,他上楼进了卧室,推开窗户,顿时被眼前秀丽的景色迷住了,从这里可以看见远处叠翠的西山以及市内座座红楼。窗下,是一个别致的花园,有假山、绿树、青草、红花,红绿相映,争奇斗艳。杨杰一时倦意全无。他是云南大理人,一进昆明,便感到家乡的温暖、可爱,现在,他更像天外游子回到了母亲的膝下,分外亲切。多少年来,在外南北驱驰的种种艰辛,一齐涌到了心头,……

1907年一个寒冷的冬天,刚刚考上云南陆军武备学堂不久的杨杰,因其学业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当时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北洋军官学堂深造,他便离开四季如春的昆明而北上保定。在保定军校,他刻苦学习,认真训练,深得校方赞赏。1911年春,杨杰东渡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并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