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在做什么?
秦国在酝酿着复仇行动!
崤山之战、彭衙之战,秦国接连惨败于晋国,再是晋国组织了诸侯联军讨伐秦国,夺取了秦国重镇汪邑和彭衙。
短短三年间,三次军事上的失利,秦穆公坐不住了。
此时的秦穆公,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他本坚定地执行着历代秦国国君既定的战略方针:
东进,向中原靠拢,融入华夏中原,成为华夏中原一分子。
但是,在强大的晋国面前,秦穆公几乎要失望了。
他已经很努力了,而且也获得了河西五城,将秦国的疆域东进到了黄河,达成了与晋国以黄河为界的伟大战略目标。
但他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晋国实在太强大了。
秦穆公必须调整对秦国的战略方针。但连续三次失利于晋国,这还怎么调整?
这口气必须先出掉!
秦人本就是血气方刚的,秦穆公虽然是花甲老人了,但他必须要为秦国做最后的一件事:如当年韩原之战那样,再次打败晋国!
关于秦国的情报不断传到晋襄公手里,晋襄公皱着眉,思忖着该怎么来应付来自秦国无休无止的军事行动呢?
晋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会议召开了,赵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秦国屡屡败于我国,这口气放在谁身上都吃不消。
现在,我们南有楚西有秦两大主要敌人。相比秦国,楚国更令人担心。
楚国始终不服我们晋国,他们一直在争取陈、蔡、许、江、郑等国,一个不慎,这些墙头草便会倒向楚国。
据臣所知,秦人好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如果不让他们得到一些便宜,那他们一定会死打蛮缠下去,这将耗费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依臣所见,对秦国,我们作好败一仗的准备。
但要做到败而无损,既要让秦国出了气,挣回点面子,同时要向秦国展示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他们知难而退。
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再组织联军,以被秦国侵犯为理由,给秦国以更大的打击。”
不愧是赵衰,这样的想法是战略性的。
只要你秦国再来进犯晋国,那我们晋国便输你秦国一阵。
用赵衰的原话讲,这叫避其锋芒。
但要满足四个战略目的:一是保证输而无损;二是给你秦国一点面子;三是展示军威;四是积累以后收拾你秦国的借口。
对秦国的战略方针就这样定下了,而秦国的报复性行动也不出意料地来了。
公元前624年夏,秦穆公亲率秦军主力,以孟明视为帅,白乙丙、西乞术为副,渡过黄河,浩浩荡荡向晋国杀来。
这一次,秦穆公甚至烧掉了渡船,向全天下展示了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秦军将士士气极度高昂,全军上下同仇敌忾,气势非常令人震撼。
放着这样一支军队,晋国哪怕国力再强,如果想要硬碰硬与秦军对战,极有可能失败!
哪怕是侥幸取胜,那也应该是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