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儿沉默了,她不能不说自己心动了!但是,今儿刚出院子的时候,她似乎看到了她娘的身影一闪而过,惠娘似乎是见有人出来了就惊得躲起来了,晃过的那衣衫青儿看得很清楚,也很熟悉,是自己买个惠娘的没错!
青儿心里猜测,惠娘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的!要不然,怎么等赵永强他们忙地里的时候,在二哥院子外探头探脑的!青儿想到,她娘也有好几天没见到自己的孩子了,之前娘儿几个从来没分开过,青儿想着心里突然有些不忍。
之前惠娘再婚的事,青儿原来想着她娘是个大人了,有权也有能力为自己终身做出正确的选择,也有能力为自己的所做所为负责的。但是,现在青儿开始怀疑惠娘的自理能力了!她也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当初作为不到位,间接导致了如今的局面。如果当初自己坚决反对,并采用实际行动,或者是看出赵永强和惠娘之间有苗头了,就把苗头掐死在萌芽中,是不是这个家就不会支离破碎,亲人就不会分离了?但是,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药!青儿感慨万千!
青儿心里是真正把惠娘、巧儿、果儿当亲人,当一家人的。如今想到一家人如此生涩,以后可能会像陌生人一样路过却视而不见,青儿心里就感觉很堵,很难受。所以,她虽然想出门远游,但是不会立马离开,她感觉自己有责任把这个死结打开。惠娘他们都是她在这个世界最亲的人,青儿不希望他们过的不开心,更不希望他们因为这个结成陌路人。青儿心想,如果现在她就这样离开的话,就是逃避现实,就是丧家之犬落荒而逃,这会让自己唾弃,也让自己一生难安。
春分后的第一个大集日,私塾就开始招学子了。青儿早打听好了,这天到了大集日,姐弟几个早早起来了,小白李贵也知道今天有要事,也都早早起了。
青儿见巧儿这段时间情绪一直低落,想着也带巧儿一起出去散散心,也就早早把她叫醒了。如今,姐弟几个在二哥李贵家已经住习惯了,也就当是自己家了。姐妹两早起后,没见杏娘,想着嫂子要带小豆子还在酣睡,就自个儿做了早饭吃了,剩下的给嫂子她们温着。李贵两口对这种现象也习以为常了,以往大多数时候他们家是不吃早饭的,现在也就随青儿他们折腾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保留了各自的生活习惯,也还很融洽。
吃完早饭,姐弟几个收拾一番以后才出门,李贵已经在一旁等得直唠叨了:什么人多就是费时,平时啊,他一个出门地里的活都干出来不少了。
五个人赶着驴车,打开院门,就见惠娘满脸惊色、哆哆嗦嗦的站在门旁,众人一惊。巧儿见到惠娘顿时喜笑颜开,飞奔过去,拉起她的手靠近,“呀!娘,身上咋这么冰啊?”惠娘淡笑不语,只是用手来回抚摸巧儿搭在自己手臂上的小手。
青儿看到惠娘满身湿漉漉的,心里一惊,忍不住问:“娘,你咋来了?来多久了,咋不敲门啊?”
“俺也不知道来多久了,你赵叔他们出门了,俺就出来了,转着转着就又到院子门口了。自家院子里空落落的,俺左右见不到人心慌……”惠娘忐忑的说。青儿听着,心里一酸,巧儿果儿也都红了眼。
“娘,赶紧回屋换换衣服,小心着凉了!”青儿不由关切的说道。
“诶!”惠娘见青儿还是关心她的,不由开心的笑了,一边又转头四处打量:“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连贵侄儿也一起出来了。”
“今天赶大集,送果儿去私塾!”
“果儿,要上学了?那以后岂不是好些天才见得着了?果儿,快过来让娘看看!”惠娘着急的去拉果儿,果儿主动贴了过去,惠娘就拉着果儿,东摸摸、西摸摸,不肯放手!
“娘,咱们只是先去给果儿报名。今天是私塾报名的第一天,夫子还要过几天才正式开课呢,咱们今天还要回来的。”青儿解释道。惠娘这才放开果儿,讨好似的笑了笑,果儿一直沉默不语,只是乖巧的紧挨着惠娘。
“娘,你要不要跟我们去集市,今天人多很热闹的。”巧儿又抓起惠娘的手,左右摇摆说。
“不了,娘中午还要做饭给他们父子吃呢。”巧儿的脸一下掉了下,青儿心里也不爽了。
“二婶,我们先走了!要不迟了!”李贵皱着眉头说。
“好!好!你们赶紧去,早去早回!”
坐上驴车,远远的还看见惠娘立在院子门外,众人心里都沉甸甸的,出门的喜气也被一扫而光。李贵驾着驴车,紧闭着嘴,直奔集市上私塾。
集市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可惜青儿他们已无心观看,个个若有所思。
到了私塾门外,抬头就见院子大门上悬了一块黑匾写着“惜学学馆”,珍惜学习的学馆,青儿很喜欢这个名字。
刚进院子,就有一个十一二岁的书童打扮的男童迎了过来,“几位是报名入学的学子吗?咱们这里不招女学生的!”
“带这位求学的学子来报名的!”青儿见那书童一本正经的模样,好笑的把果儿推了出去!
“请跟童儿来……”
青儿几个跟着书童往里走,才发现书馆很宽敞,是一个三进的院子,但是却是院中有院。小书童一边走也一边介绍说,最外面的一进院子一半是蒙学书堂,刚入学的学子要在蒙学书堂学三年的。另外一半隔开成一个小院是老夫子的家,大门开在外院的侧面。中间一进院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蒙学后继续进学要参加科考的大书堂,另一部分则是一个小型书馆和夫子办公午休的屋子。小书馆里面收藏了历代夫子和学子献给学馆的藏书,很珍贵,除了城里就我们学馆有书馆了,小书童得意的说道。最后面一进院子则是学子生活院子,里面还雇了做饭的粗使婆子。
学馆里有两位夫子,一位负责教导蒙学学子,另一位老秀才负责教导要深造的学子,目前老秀才是这个学馆的负责人,住学馆里,据说两个夫子还是师生俩。
书童把青儿他们领到蒙学书堂外,暗示只能让男性领着要入学的孩子进去,女性止步!就转头走了。青儿撇了撇嘴,二哥李贵在学堂外守着他的驴车,只好让小白带着果儿进去了。小白带着果儿,进去后,青儿踮着脚透过门缝,见到一个年轻的书生正端正的坐在书桌旁,轻声细语的问询着一个个来求学的孩童。书生的面相青儿没看清,只看到侧面,估计年纪和小白差不多,青儿心里有些打鼓,这个夫子是不是太年轻了。
过了好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小白领着满脸通红的果儿出来了。青儿和巧儿围了过去,急忙问:“怎么样?怎么样?”“很顺利!就是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交了束修出来了!”小白好笑的看着焦急的姐妹俩说,青儿又转头看着果儿,果儿红着脸点了点头,这下青儿放心了。
办好了入学,几个转身出了院子。小白边走边说:“住学的学子,束修是一年三两银子。包括了住宿费和柴火费,伙食可以自带或者另外出银子。走学的学子,一年束修只要二两银子,都包括了书本费用,但是不提供笔墨和纸张……想着果儿以后要住学,就先交了三两银子。三天后,学堂正式开课!”
青儿点了点头,觉得果儿是应该住学。自己家离学堂走路要一个多时辰,确实太远。
后续
大集日,不时有父母携孩子来学堂报名,院子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小书童也是忙得团团转。青儿几个边走边看,发现来学堂的大人孩子虽然大多都是身着粗衣麻布,但是个个面带笑容,面带期盼,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青儿几个受此影响,也不由心生欢喜,面生笑容。
来惜学学堂就读的学子,大多是附近村庄的孩子,也有集市上的孩子。集市上原住民也有一二十户人家,规模不小,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庄也有十来个,但是来学堂读书的孩童却也只有一二十人。虽说,现在灾荒已经过去,物价也稳定下来了,但是很多平民还是交不起一年二两银子的束修,乡村里仍然有很多失学孩童,有的甚至是没踏进学堂过一步,大家也习以为常,还认为上学堂是一个奢侈的消费,即使有上学堂的孩子,好多也是上过一年半载,学到几个字,就放弃继续进学了!
惜学学堂可能很清楚这点,所以派书童接待初次踏入学堂的家长和孩子,好让他们对学堂有个初步了解。而当天来送学子来学堂的亲朋好友无论男女都默许进入第一进院子参观,后面的院子却是不允许女子进入的。
小白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