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鲁本斯手中拿着一本约翰·肯尼迪总统的旧照片册:只有彩色照片,至少有五十来张,在所有照片上(所有照片,毫无例外!),总统都在笑。他不是微笑,不,他在笑!他的嘴巴张开,露出牙齿。没有什么特别的,就像如今的照片一样,但是鲁本斯看到肯尼迪在所有照片上喜笑颜开,他的嘴巴从来不闭上,仍然感到目瞪口呆。几天以后,他前往佛罗伦萨。他站在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塑像前,把这大理石的面孔想像成如肯尼迪的面孔一样快活。大卫这个男性美的典范突然具有傻瓜的神态!从此以后,他沾上习惯,在想像中把一张笑口盈盈的嘴巴镶到名画的人物面孔上;这是一种有趣的试验:笑的怪相能够毁掉所有油画!请设想代替蒙娜丽莎难以觉察的微笑,是使她露出牙齿和牙龈的嬉笑!
虽然鲁本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美术馆,对美术馆非常熟悉,他要看到肯尼迪的照片才意识到这显而易见的事实:从古代绘画到拉斐尔,也许一直到安格尔,大画家和大雕塑家都避免表现笑,甚至微笑。伊特鲁立亚的雕像的面孔确实都带有笑容,但这笑容并不滑稽,不是在特定情景下迅捷的反应,这是由于永恒的至福而焕发光彩的面孔显露的持久状态。对古代雕塑家和历代的画家来说,美丽的面孔只有在凝然不动时才值得回味。
惟有画家想抓住恶时,面孔才会失去凝然状态,嘴巴才张开。要么是痛苦之时:俯身对着耶稣尸体的妇女,或是如在普桑的《屠杀无辜者》中那位张大嘴巴的母亲。要么是表现堕落:霍尔拜因的《亚当与夏娃》。夏娃的脸浮肿,微张的嘴巴露出牙齿,牙齿刚咬过苹果。亚当在她身旁,还是一个犯下罪孽之前的男子:他的面孔平静,嘴巴紧闭。在柯勒乔的《邪恶寓意图》上,所有人都在微笑!为了表现邪恶,这位画家不得不使面孔无邪的平静晃动起来,使嘴巴拉长,以微笑扭曲脸容。在这幅油画上,只有一个人在笑:一个孩子!但他的笑不是幸福的笑,如同巧克力或者三角纸尿裤的广告照片上那样。这个孩子之所以笑,是因为他学坏了!
惟有在荷兰画家的作品中,笑才变得纯洁无邪:哈尔斯的《小丑》或者他的《吉卜赛姑娘》。因为荷兰派画家是头一批摄影家;他们画出的脸超越了美与丑。鲁本斯在荷兰画家的展品大厅里流连忘返,想到诗琴弹奏者。他寻思:诗琴弹奏者对弗兰斯·哈尔斯来说不是一个模特儿;诗琴弹奏者是从前的大画家的模特儿,这些大画家在面孔凝然不动的表面中寻找美。随后有几个参观者推搡着他:世界上所有的美术馆都挤满了人,就像从前的动物园一样;有爱看新奇事物癖好的旅游者凝视油画,仿佛这是关在笼子里的动物。鲁本斯心想,本世纪的绘画就像诗琴弹奏者一样,不再自由无羁了;诗琴弹奏者属于美不存在于笑之中那个早已逝去的世界。
但是,怎样解释大画家将笑从美的王国中排除出去呢?鲁本斯忖度:面孔只有在思索时才是美的,而笑的时候人们不在思索:但真的是这样吗?笑难道不是抓住滑稽的思索时的闪光吗?不是的,鲁本斯这样想:正当人抓住了滑稽的时候,他不笑;笑紧接其后,就像一种肉体反应,就像排除一切思索的痉挛一样。笑是脸部的一种痉挛,在痉挛中,人控制不住自己,而由某种既非意志,亦非理智的东西所控制。因此,古代雕塑家不表现笑。不能自我控制的人(超越理智和超越意志的人),不能被看作是美的。
如果我们的时代违背大画家的精神,使笑成为脸部特别受到喜爱的表情,这意味着缺乏意志和理智成为人的理想状态。人们可以反驳,在摄下的肖像上,痉挛是假装的,因而是自觉的、故意的:面对摄影家的镜头在笑的肯尼迪,与可笑的情景无关,而是自觉地张开嘴巴,露出牙齿。但是这仅仅证明,笑的痉挛(超越理智和意志)被当今的人看作选择来躲藏在后面的理想形象。
鲁本斯心想:在面部的所有表情中,笑是最大众化的:面孔的纹丝不动使我们之间彼此相异,每根线条变得清晰可辨;但是在痉挛中,我们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尤利乌斯·凯撒的一座半身像笑得扭曲了脸,那简直难以想像。但是,美国的历届总统去世时是藏在笑的大众化的痉挛后面的。
?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1867),法国画家,作品有《土耳其浴室》、《大宫女》、《泉》等。?Etruria,意大利古代地区。?NicolasPoussin(1594-1665),法国画家,作品有《阿尔卡迪的牧人》、《丹克列与海曼尼》等。
?HansHolbein(1497-1543),德国画家,作品有《青年妇女肖像》、《埃拉斯莫》等。?AntonioAllegridaCorreggio(1489-1534),意大利画家,作品有《圣母升天》、《牧童之爱》、《丽达》等。?FransHals(1582-1666),荷兰画家,善画肖像,作品有《射手协会军官的群像》、《吉卜赛姑娘》、《弹琴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