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样的。我之所以推荐你,是因为我没有当宰相那段时间,一到每年的时令节日,你就会来信慰问,或者亲自来看我,从来没有间断过。
最让我看重的,是我当宰相以后,你却再没有一封书信来问候我。这才是我推荐你的缘故。”
司马光的意思是说,在他自己因为政治斗争下野之后,刘元城并不避讳,依旧把他当做好友,给予慰问。而当司马光再次出任宰相后,刘元城并没有趋炎附势。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司马光觉得刘元城是一个值得交往的真君子,所以才推荐他做官。
司马光和刘元城之间的交往,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既然我们应该与良友在道义的基础上淡如水地交往,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选择朋友呢?
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朋友才算得上是良友呢?
关于这个问题,孔子有一个经典的回答,这就是所谓的“益者三友”。
在孔子看来,良友或者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分别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意思是说朋友应该性格正直和直爽。
为什么要结交这样的朋友呢?
原因在于,正直和直爽的朋友,才会直率地指出你的缺点,帮助你改进。
他们对你,从来都是坦坦荡荡的,不会耍虚伪和遮遮掩掩,有着开阔的胸怀。
结交正直的朋友,即便偶尔会与你发生分歧,也依旧会坚持他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诤友”。
在春秋时期的楚国,伍子胥和申包胥是一对好朋友。
伍子胥的父亲被楚王杀死了。无奈,伍子胥只好逃往吴国。
在临别之际,伍子胥对申包胥发誓道:“我一定会回来灭掉楚国,为父报仇!”
作为好朋友,申包胥从感情上自然很同情伍子胥,可是,从道义上,申包胥又不赞同伍子胥灭亡楚国以报家仇的打算。
于是,他只好对伍子胥说:“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你想要这样做,那么我们都一起努力吧。你既然能灭掉楚国,那么我就能复兴它!
伍子胥来到吴国后,说服了吴王,发兵讨伐楚国。吴国军队实力强大,一举就攻破了楚国的国都郢。
楚国灭亡了,伍子胥实现了当年的誓言。然而,申包胥却并没有灰心。他来到秦国,请求秦哀公发兵救楚。
最开始,秦国不愿意趟这锅浑水,秦哀公不答应申包胥的请求。
伤心的申包胥,便在秦国的朝廷上七天七夜不吃饭,而且哀嚎大哭,最终感动了秦哀公,发兵收复了郢都,楚国才得以复兴。
后来,楚王要奖赏申包胥,可申包胥却不能忘记好友伍子胥的父亲是被楚王害死的往事,说自己复兴楚国只是为了百姓,并不是为了楚王。
他拒绝了楚王的所有赏赐,跑到深山,隐居了起来。
申包胥,就是“友直”的一个典型例子。
“友谅”,意思是说,真正的良友必须是一个懂得和理解自己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交友要交真正的知己。
“友谅”的最好例子,就是伯牙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琴技高超,当时没有几个人能懂得欣赏。
有一天,俞伯牙正在山中弹琴,悠扬的琴声恰好被一个砍柴的樵夫钟子期听见了。
有趣的是,这个樵夫却能听懂俞伯牙的琴声。
当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的是高山,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
而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的是流水,子期便说:“洋洋兮若江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5。君子之交淡如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