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咱家的大猫生小猫一样,被妈妈生了出来。”
这是一种科学型的回答方法,适合4岁以上的、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孩子。这位妈妈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孩子关心的问题答案娓娓道来,过程完整但并不复杂,孩子很容易理解。
“爸爸身上藏着很多种子。有一天,爸爸把其中一个小种子放进妈妈的肚子里,它和妈妈肚子里的另外一个小种子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你。然后你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生根,慢慢发芽,慢慢长大,慢慢能听到声音,也会动弹了。等到你快有小熊玩具那么大了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妈妈身体里太黑了,开始又踢腿又晃脑袋,想要出来。当大脑袋的你长得足够大时,妈妈就会到医院里,请医生和护士阿姨帮忙,把你拿出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孩子会对具体的成长过程感兴趣。当父母对孩子这样进行描述时,孩子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画面中的主角是自己,这样他会很高兴很自豪,当然也会很明白。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吃饭呢?
一天,在妈妈从幼儿园接灿灿回家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位孕妇,非常好奇的灿灿问妈妈:“妈妈,那个阿姨的肚子为什么那么大啊?”
于是妈妈便对灿灿说:“那是因为阿姨怀孕了,她的肚子里有个小宝宝。”
灿灿更加好奇和吃惊,连续问道:“阿姨肚子里有个小宝宝?那小宝宝在肚子里吃什么呀?怎么吃呢?还有啊,小宝宝要是想上厕所怎么办呢?”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吃饭吗?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上厕所啊?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睡觉呢?
一般的父母都会惊讶于孩子的这些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些只长了几年的小脑袋是怎么想出这些问题的,但是有问题就需要面对,孩子的问题更需要父母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不用吃饭,也不用上厕所。”
这种回答其实是父母在欺骗孩子。许多父母在一时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要么几句话搪塞过去,要么回避或者粗暴地拒绝,还有一些父母会“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看似正确的回答,其实这样会在孩子日后的成长中造成很多矛盾,因为他们还会遇到不同的解答疑惑的机会,如果日后的教育与父母最初的教育不一致,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也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感。
“妈妈吃饭,小宝宝就吃饭;妈妈上厕所,小宝宝就上厕所啦!”
这种“想当然”的回答亦是一种错误的回答。孩子在其中并不能获得什么有效的答案,如果父母一直给孩子这种回答,长此以往,孩子会渐渐打消向父母询问的积极性。
“你看一下你的小肚肚,看看上面是不是有一个肚脐眼儿啊?那就是小宝宝‘吃东西’的地方。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不能用嘴巴吃饭的,但是妈妈有一个输送营养的管道,叫脐带,与宝宝的肚脐眼儿连着。宝宝饿了的时候,妈妈就把营养输送给宝宝。宝宝也就一天天地长大了。等到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用嘴吃饭了。这样,脐带就用不着了,医生阿姨就把它剪断、扎好,长大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样的回答让孩子明白事理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睡觉的问题,妈妈现在也不知道,待会妈妈查书再告诉你正确答案,好吗?”
对于宝宝的一些问题,父母当时就能给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答案。但是有一些问题,可能父母一时也难以回答,这时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待查书后再告诉他,但是父母不应把此问题拖太长时间,要尽快告诉孩子,否则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在搪塞自己,容易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
我能待在妈妈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有一天,妈妈和贝贝去公园玩。路有些远,贝贝渐渐累了,想让妈妈抱着他。妈妈便跟他讲;好孩子应该自己走路,不能再让妈妈抱了。贝贝很听话,不再央求了。不过,他一偏头,给了妈妈一个问题:“妈妈,我能待在你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妈妈笑了:“是不是那样就不用自己走路了?”
“对!”贝贝得意地说。
妈妈一想,这正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边走,一边向贝贝讲述:“你在妈妈肚子里,一开始先是长了心脏、肺,还有聪明的小脑瓜,后来又长了眼睛、耳朵和鼻子,再后来你越长越大,妈妈肚子逐渐装不下你了。你就开始在妈妈肚子里乱踹,妈妈疼得受不了,就到医院,让医生阿姨把你拿了出来。你出来时还哇哇哭呢!”
“那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多长时间呢?”贝贝接着问。
“你在妈妈身体里一共住了10个月才生出来。”
“为什么不马上生出来,要在妈妈肚子里住那么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能一直待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吗?
如果我变小了,还能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吗?
他们都说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那我还能回去吗?
孩子在小的时候常常困惑于自己在妈妈肚子里这段时期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无法让他们理解那个时期自己是如何生活与成长的。这也难怪,父母这个时候就需要慢慢地向他们解释这一切,具体方式可以采取反问、比喻的方法,例如讲述种子的生长,这样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亦能加深与母亲的关系。
“你瞎想什么啊?哪有孩子能一直待在妈妈肚子里不生出来的!”
孩子有关自身的问题都不是瞎想,父母更不应该斥责孩子的这些想法是瞎想。对于这些问题,父母倒是需要很耐心地予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