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登基二十五年,这才真正的触碰士绅阶层的根本利益。
二十五年了,朱由检做了充分的准备,军队已经基本全部掌握,朝堂上也提拔了大量的亲信,另外还准备了大批候补官员。
要是那些人以集体辞官做威胁,朱由检也不怕,到时候可以及时的补上。
大明朝什么缺,唯独不缺想做官的人。
同时,军队驻扎在各个要地。
老将爪哇伯贺虎臣,担任南京守备勋臣,掌南京京营。
永城伯侯拱极,这是老永城伯侯世禄之子,侯世禄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侯拱极承袭爵位,成为第二代永城伯,他率军驻守徐州。
旧港侯杜弘域,这是老旧港侯杜文焕的儿子,他也是承袭其父爵位,领兵驻守南昌。
江户伯黑明道,率军驻守杭州。
平东伯曹变蛟,率军驻守武昌。
平北伯孙应元,领兵驻守广州。
南方重要的城池,基本上都派人驻守,就算是哪发生民乱,也可以迅速弹压。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朱由检做的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他培养了一位合格的继承人,那就是太子朱慈烺。
明朝的皇帝登基之时,大部分都很年轻,甚至有的可以说是年幼。
这就面临一种情况,皇帝年轻,可他面对的大臣,无一不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官僚,他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些人精呢。
所以,明朝皇帝的一般选择就是,前期示弱,在非必要的问题上,做出让步,慢慢的积累力量,培植亲信。
等到时间长了,有经验了,朝堂上也有亲信了,才能够做出一些事情来。
可往往到了这种时候,做出一些成绩来了,但人却没了。
人亡政息。
太子朱慈烺,崇祯二年生人,如今也二十多岁了,是朱由检手把手教出来的,由方正化担任其伴读太监,负责其安全。算是顺利的成长起来了。
就算是朱由检自己出了什么意外,由太子继位,二十多岁的人了,就算是登基之初没有根基,做出一些让步,但也不至于被下面那些臣子随意摆布。
提起大明朝的继承人,就不得不说好圣孙朱瞻基了。
朱瞻基这个好圣孙,真的好吗?
答案是当然好了。
朱瞻基面对的是在洪熙年间已经崛起的文官集团了,他在位期间,没少弃地,交趾都司就是他在位时期放弃的。
宣宗在武功当面确实是有瑕疵,但是他在文治方面,确实是当的起好圣孙三个字的。
因为他推出了司礼监,以内廷制衡外廷。
司礼监虽然是由宦官负责,被文人所不齿,但是,它却是大明王朝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试想一下,若是没有司礼监,那大明朝,可就又众正盈朝了。
大明朝的官员,南直隶、浙江、江西,这三个地方出身的人最多。
这三个地方,也是大明朝最富庶的地方。
我当你大明朝的官可以,但是,你让我收我自己家乡的税,那就不太好了。
所以朱由检在用人上也格外注意,户部尚书路振飞,直隶人,税务司尚书马士英,贵州人,分管户部的大学士范景文,直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