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峥一听来者报上苏秦的名字,面色顿时一喜,“快准——!”
白起见卫峥一听苏秦的名字顿时喜笑颜开,不由得好奇问道:“兄长,苏秦是为何人?”
“苏秦?”卫峥反问一句便笑答道:“乃我同门师兄,师承鬼谷者,王佐之才也!”
原来如此。白起顿时恍然。
南城之外,城门一打开,苏秦的马车即刻入城,很快便被带到了城内的府邸,卫峥和白起已然等候多时。
一别多日,苏秦见到卫峥下意识小步快走而来,旋即拜首道:“苏秦拜见主公——!”
“季子快快免礼!”高兴不已的卫峥亲自拉着苏秦的手而入内,当下便与白起苏秦两人相互介绍道:“起弟,这便是我的师兄,苏秦——!”
“季子,这是我结拜兄弟白起,骁将也——!”
卫峥看到苏秦白起两人,心中简直乐开了花,武有白起,文有苏秦,如此夫复何求,帐下已有如此谋国之臣、定国之大将,何愁不能成大事?
末了,君臣三人纷纷主次入座,惟闻苏秦当即禀报道:“君侯容禀,苏秦幸不辱命,已完成君侯之重托!”
此次诈齐欺魏,已然圆满完成,两大鬼谷传人联手将齐威王和老魏王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一次行动,后世《史记》的记载便有这么一句话记在了春秋战国时代的两次搅动天下局势的大事件: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祖龙、苏秦一出,诓齐、诈魏、破局而存卫。
搅动一国风云的算不得什么,而同时搅动多国和整个天下风云一个时代才是真了不起。
一个发生在春秋时代,一个发生在战国时代,便把这两次搅动天下风云的大事件并列在一起,概因为及其相似,都是要保住弱小的国家而游弋于群虎夺食之间,搅动天下风云以存国。
卫峥和苏秦这打哑谜一般的交谈让坐下的白起丈二摸不着头脑,见此状便将此次行动一一说了个大概,听得的白起欲言又止,对两人于列国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了然于胸的洞悉力,于群雄之间利用相互间的利害关系纵横捭阖,白起莫不深感叹为观止。
这和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不谋而合。
这次以六国相王的事件为开端,卫国陷之危局而地处存亡之境地,在危机之中寻求转机。
苏秦通过游说田婴,让齐王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于齐不利并为齐国献策,齐王采纳了意见便笼络卫国,在齐国把“势”成功造起来。苏秦刚刚在齐国说了一大通,变从临淄取来的“势”前往大梁而用“势”,这一转身便把齐国给卖了,老魏王一得知齐国在大肆拉拢卫国,目的是想要想要破其合纵,弱三晋联合,甚至要借助卫国进一步图谋。
实际上,这次六国相王,不仅仅是魏国有其他意图,在六国相王这件事情上,韩国、赵国、燕国这些大国也在犹豫,咱们称王没关系,但卫国、中山国这两个乘不过千的小国家要称王,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却要和我们一块平起平坐,韩、赵、燕、魏都觉得很不自在。
齐国得知便以此为借口,正好给了卫峥和苏秦布局的机会,这下魏国一得知齐国的意图之后,不用卫峥苏秦出力,魏国反而火急火燎的派人去赵国,告诉赵国齐王现在笼络卫国、中山国那是在打着他自己的如意算盘,魏国特使游说赵国的说辞与苏秦游说魏国如出一辙。
魏国使臣告诉赵王说齐国拉拢中山国,中山国的位置就在河水之滨,齐国的意图就是想要借助中山国越过河水以便今后伐赵准备契机,就如齐国想要笼络卫国借助卫国而至于魏国不利地位是一个道理,齐王之图谋昭然若知。
赵国一听魏国的特使这么一说还得了,合纵本来就是怕你齐国,得!那赶紧同意拉中山国、卫国这两个小弟“入伙”,赶快去找中山国予以好处先稳住再说。
卫国和中山国这两个小国家也要称王,三晋和燕国这些个大过本来很不自在,现在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六国相王更加坚定。
卫峥带着一丝得意而颇有兴致的向白起叙诉此次同苏秦的行动,忽然一斥候迅速来报:“启禀君侯,桂陵城消息!”
“说!”卫峥言简意赅,三人齐齐看向来报的斥候。
“禀君侯,魏国大军开始不断撤出桂陵城,半数大军已然撤出,其余大军尽皆撤退中!”斥候说道。
“好——!”卫峥起身,斥候拜首离去,便道:“我卫国四百里地终究是块肥肉啊,老魏王知晓大局为重,生怕伐我而致使卫国投入齐国怀抱,齐国岂不更强了?故魏军不得不罢兵离去,此番魏军当真是乘势而来,败兴而归。”
白起一听魏军撤离,不免大松了一口气,鬼谷门徒,果然是名不虚传,先有张仪一言助秦国得城池十五座,现在有卫峥和苏秦一言可退一国之兵,于群雄之间纵横捭阖,左右逢源,谈笑间危局即破。
“起弟——!”就在白起心中感慨的时候,朗声不断的卫峥又说道:“传令下去,大军即刻拔营,不日启程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