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随感集共有多少段诗歌组成?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每个人都面临两种死亡:自然死亡和意外死亡,但后者具有某种偶然性,所以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我们绝大部分精力都是用在如何生上,很少去考虑死,即使有时不得不想到,也是努力避免,这就是我们对死的态度,也是对生的态度。

每个人都在重复着从生到死的过程,但每个重复者,又都认为这种重复是全新的,只有今天才具有别样的意义。

生命即是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又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

童年是生命最纯粹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生命离现实最远,离永恒最近,流逝和变化还没有侵入他们的心灵。

生命完全是自我的,很少会给他人留下余地。

如果没有能发声的嘴巴,能倾听的耳朵,就不会产生用嘴巴说,用耳朵听的需要。耳朵和嘴巴是第一位的,产生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的需要是第二位的。是先有了能听的耳朵,能发声的嘴巴,才会产生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的需要,才会产生相应的语言,而不是交流的需要才产生了语言。当然,没有耳朵和嘴巴,人类也会进化出别样的交流方式,但那与我们现有的生存方式已经有很大不同了。

生命是一个无比的高度,社会与时代只是它无足轻重的外观。

生命短暂实在是人的一大幸福,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相对安稳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假如人的寿命和地球一样长,那么,他就不知要经历多少毁灭的痛苦,末日的恐怖。他不是因为自身生命的衰竭而死亡,而是由于外力的不可避免不可逃脱的毁灭性打击而死亡,他将亲历世界的毁灭,看到末日怎样在某一时刻降临,那将是一种大痛苦,大绝望,大悲哀,超过我们今天所有的。

什么都是可以习惯的,包扩死亡。许多人因为习惯而渐渐适应了死亡这样一种结束方式。习惯,把人生最不能忍受的,变成了能够忍受的、可以忍受的。

生是表象,死是根本,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死也是一种表象,一种生的最后表象。

如果人死后真的有一个灵魂居住的世界,如果死后真的有来生,那么,它也一定是可理解的,可解释的,明白清晰的,“唯物”的,“科学”的。

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死了,世界还存在着,所谓世界末日,不过是人类的末日。但人类愿意把自己的末日叫成世界末日,以自己等同于是世界。

我无数次的想象我死后的世界,想象着世界象背景一样离我越来越远,终止于模糊。或者象一幅画,当我活着时,我是画中的人物,而死让我从画中跌落。活着时在画中,死时在画外,而此时,我这个画外人却不能欣赏这幅世界图画了。

当我直接面对生命时,许多看似很有价值的东西就都被否定了。而当我从纯粹的生命中抽身出来,这些东西又都恢复了价值,纷纷附着在生命之上。

凡是会思索的生命,最终都会思索生命的意义,这不是出于什么理性,而是生命的一种本能,一种功能。至于意义本身永远只是一种被寻找的东西。

一切外在的东西,并不能改变生命的什么,它们只能改变生命的感觉,但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生命的感觉当成了生命本身。

有时候觉得生命是完美光润的珍宝,有时又觉得它是破破烂烂的垃圾,但究竟是什么,无法可知,有的只是对它的感觉。 。 想看书来

痛苦与欢乐

痛苦与欢乐

不经历大痛苦,大困厄,大波折,便不会有大彻悟,大解脱。

有时候,你坚持下去痛苦,放弃了,屈服了,就会更痛苦。

当活着的痛苦大于死亡的恐惧时,思想死亡也是一种安慰。如果没有死亡这样一种至极的痛苦,人生的许多痛苦将变得无法忍受。

从痛苦中汲取欢乐的人,欢乐对他也是一种痛苦。

我们所承受的一切,都是生存所付出的代价,没有谁比我们更少痛苦。我们也无法逃离痛苦,就像无法逃离生存,但我们仍然渴望逃离。这种渴望一方面减轻了我们的痛苦,另一方面又使我们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承认痛苦的必然性,合理性,不可避免性,我们就能对一切痛苦泰然处之。事实上,我们都在这样做着,把欢乐带在脸上,把痛苦埋在心里,人们只看到我们欢乐的表象,却看不到我们痛苦的内心。

人生与其说是追求幸福,不如说是摆脱痛苦。

痛苦是世界的根基,人类的一切创造,追求都根源于此。而欢乐不过是覆在世界表面的假象。

痛苦是人情绪中最重要的一种感受,其它情绪都不过是它的衍生物。人只有通过痛苦才能体验到欢乐的极致,痛苦是对欢乐的增加,而不是减少。

每个人都自负的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唯一的痛苦,自己的欢乐却是全世界的欢乐。

所有的欢乐都来源于一颗未泯的童心,难道我们在欢乐中不觉得自己像个孩子吗?是的,我们在欢乐时都是一个孩子,不管我们已经到了四十岁还是八十岁。

欢乐是超现实的,甚至是反现实的,当我们有了现实的思虑和思考,我们还能够欢乐吗?我们总是在现实的打算中无谓的忧烦,我们享受的欢乐是这样少,这样短暂,转瞬即逝,可遇而不可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