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那几个国家已经不是第一次联合攻秦了,自从苏秦提出了合纵连横,韩赵楚魏燕齐倒是奉为圭冕,隔一段时间就联合大军过来攻打,蕞之战已经是第五次了。
蒙骜虽然是半路出家来到秦国的,但秦国给了他肆意生长的土壤,他早就把自己当做真正的秦国人了,看几个合纵的国家同样不顺眼。
所以嬴政一提出要开战,蒙骜第一个响应:“王上威武,五国敢联合欺我大秦,就必须要用国土才能偿还!还请王上命臣为主将。”
蒙骜都直接请战了,显然是无条件支持,而王翦向来稳得住,如果秦国真的向其他五国宣战,到时主将的功劳要拿到手软。
可王翦丝毫不为所动,既没有跟蒙骜抢主将,也没有劝王上三思,老神在在的,就像这事跟他无关一样。
一个请战,一个中立,吕不韦心下略沉,赶紧谏言道:“王上不可!今年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兵困马乏,粮食只是看起来多,真打起仗来,恐怕还不够大军两个月嚼用的,若明年再发生一场旱灾,黔首将十不存一啊!”
打仗不止费钱,更费粮食。
先秦时土地产出少得可怜,平均一亩地也就产粮一石,如果有能超过两石的,那不得了,官府会直接奖励你两头牛和一台织布机,因为这属于前人完成不了的壮举。
亩产才一石,但一个士兵每月却要消耗至少三石粮食,相当于一个人一个月就要吃掉三亩地的产出!这是非常恐怖的。
战时的士兵必须要吃饱,不然消极怠工是一回事,还容易产生营啸哗变,饿肚子的人急起来,把主将宰了都有可能。
士兵不能饿肚子,粮食还不够,那能怎么办呢?只能增加税目。
今年本就经历了一场旱灾,收成不理想,好一点的情况是能撑到明年春暖花开,山上有野菜野果了,黔首们可以采来吃,不至于饿死。
坏一点呢,但凡今年冬天有一场雪灾,粮库里所剩无几的粮食,恐怕连咸阳城都救不过来。到时候不用五国派兵来打,他们自己就要把秦国玩完了。
吕不韦是一个合格的丞相,他说的这些也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哪怕蒙骜和王翦平时不管民生,也知道粮食不足是个大问题。
原本请战的蒙骜闻言也有些迟疑,这是他不擅长的领域,就算想反驳吕不韦都找不到切入点,而且缺粮这件事他也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暂时退下,等待王上决断。
而嬴政听完吕不韦的分析,言此时出战兵疲粮绝,极有可能大败,几乎是毫不客气地驳回了嬴政的话,他也没有变脸色,沉静地按着剑柄。
“仲父所言,寡人已经细细想过,既然粮草不足,那就进行一场快战,届时攻下城池,粮草自足。”
粮草如何自足?当然是从被攻下的城池里搜,典型的以战养战,这一套蒙骜他们都熟。
可关键是快战说起来容易,实际上要想速战速决,必须得是己方兵力数倍于敌,而且还不能保证百分百赢,毕竟以少胜多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而且秦国得一打五,他们才是人少的那方。
如果不是大不敬,吕不韦真想问嬴政,你哪来的自信?
嬴政没解释,只说:“寡人知道这并非易事,故召三位卿家进宫,共同商议对策。”
对于出战的时间,嬴政也是多方考虑过了才说:“还有一月就要入冬,天寒地冻不适合作战。因此,寡人决定先让兵将休养生息,明年春末再出兵。”
吕不韦三人心下一松。
秋末到春末,中间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想出一个不依赖粮草人数也能夺胜的法子了。
就算想不出取胜法子,应该也能想办法劝王上收回成命了。
君臣暂且达成了共识,出兵之事可以容后再议,不过粮草还是要先准备起来。
今年秦国全境欠收,明年又要出兵又要预防灾害,这些粮食根本不够,想到姚贾正出使他国,嬴政即命人给姚贾送信和黄金,让他想办法筹措一些粮草回来。
此时姚贾正出使楚国,他来到楚国后一番打听,听闻楚考烈王极为爱重王后,就揣着黄金登上了皇后兄长李园的门。
接到嬴政派人送来密信后,姚贾庆幸正巧自己就在楚国,而不是苦寒的燕国。楚国冬季短夏季长,极为适合庄稼生长,一亩地的的产量能把每个老秦人馋哭。
楚国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价钱还便宜,想必很快就能完成王上给的任务了。
不过,想起刚刚结束的蕞城之战,要不是吕相和上卿蒙骜阻拦得及时,大军就要把咸阳城围住了。
虽然此事韩赵楚魏燕五国都有份儿,但楚国为合纵长,楚春申君又是主事,这笔账怎么也要记到楚国头上,尤其是春申君。
姚贾一番思索,想到之前听说的王后与春申君的旧事,计上心来。
随后,他依旧照常出入李园府上,还收回了对楚国其他官员的关注,资金倾斜,每天用真金白银砸李园,没多久就和李园达成了把臂同游的成就。
一开始李园是不愿意见姚贾的,他知道姚贾来自秦国,五国合纵之后就开始出使各国,着秦王衣、配秦王剑,所到各国皆不能拒绝来使。
本来嘛,出使也就出使,偏偏姚贾仗着一副巧舌四处行挑拨之事,而且拜访一个官员就贿赂一个。
凡他出使过的地方,要么国君被他找上门引经据典地骂了一通,说您联合其他四国攻打秦国是不对的,有违君子之义,同时还暗中用黄金贿赂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