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蚡
御史大夫
庄青翟、韩安国、公孙弘、张汤、石庆、卜式、儿宽、杜周、桑弘羊
列将军
霍去病、金日磾、上官桀
奉常太常
王臧、孔臧、韩延年
郎中令
王臧、李广、李敢
卫尉
李广、韩安国、张骞、路博得
太仆
灌夫、公孙贺、公孙敬声
廷尉
张汤、赵禹、杜周、郭居
太行令大鸿胪
王恢、李息、张骞、田千秋
宗正大农令
韩安国、郑当时、刘受、颜异、桑弘羊
中尉少府执金吾
韩安国、赵禹、李息、王温舒、尹齐、颜异、桑弘羊
都尉
汲黯、朱买臣、江充
内史
石庆、郑当时、公孙弘、汲黯、儿宽、减宣
其他
东方朔、主父偃、司马迁、苏武、董仲舒、司马相如
儒表法里
尽管汉武帝亲近儒者,推崇儒学,不过实际上武帝对儒家是尊而不用,汉武时代的政治精神,外表像是文德并茂,实质却是刻薄严厉的。汉武盛世的丞相,只是摆设,实权却是在御史大夫身上。当时御史大夫的人选,如赵禹、张汤、杜周、桑弘羊等人皆是法家代表人物,为了讨伐匈奴,必须使国力高度集中,他们便遵行这种政治原则来办事。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为:一、严密防止国内发生叛乱。二、尽量开发利源。
为了达到国内的彻底控制,武帝首先改订法律。元光五年,他命张汤、赵禹共订律令、造成西汉的法律恢复到秦代的严酷。例如其中的“见知法”,里面规定如果看到别人犯法而不检举者,便与犯者同罪。这样一来,官吏治法都以严酷为主,因此产生不少酷吏,如义纵、王温舒等人,造成不少人民与高官因罪被杀,这种现象,在汉武帝晚年时最为严重。
至于开发利源方面,以鬻卖官爵为其中重要的一项。这项办法始于元朔六年,由政府设“武功爵”十一级,这对吏治产生莫大的损害。此外最重要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国营贸易事业的经营、新税的徵收,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些政策推行,大大增加政府的收入。
军事
军事改革
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给地通道。
对匈作战
汉武帝时代,以军事成为条件实现了汉帝国的疆域扩张。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北边军事形势的改变。匈奴自秦末以来一直威胁中国北边,使农耕生产的受到严重影响。汉武帝即位之后,决心设法解决匈奴的外患问题。于是对匈奴发动一系列的战争。[7]
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汉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征伐。经过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北伐后,使得西汉西北边境上的威胁基本解除。匈奴对中原北边农耕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局面得以恢复。匈奴在军队主力以及人畜资产受到严重损失的情况下,继续向北远遁,形成了漠南无王庭的形势。西汉军队占领从朔方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设置酒泉、武威、张掖及敦煌四郡,并且命令关东地区人民移民这一地区,此举不但保障河西走廊的安全,而且断绝了匈奴人与羌人的联系,同时使西方地区的得到开发,更打通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通的通路。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匈奴无力向西汉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汉与匈奴军事冲突的重心地域,也由东而西,转移到西域方向。[8]西汉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