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与弱从来就不存在一贯意义,就算有,那也不是作为有限者的人类能以“绝对”断言的,我们只能讨论“不固定”以及“不确定”的结果。而能力者之间的强弱,能力的范畴、受限因素与扩展程度就是取决因素,而在其中最为重中之重的就是扩展程度,也就是“比谁叠的狠”。
只有自以为是的能力者会缺乏叠盒的动力,不管是被视为纯粹的“对强的向往”,还是被看作不纯之物的“攀比之心”都是动力的最大源泉。假如说,现阶段有某种能力被认为是最强,其他能力者为了将其超越就会在后继能力范畴的堆叠中持续打补丁,以已之长将目标的能力范畴归于自身领域中微不足道的底层部分。但被超越的能力者也不会甘心,他们只会反过来以更大的范畴去囊括那些超越了自己的存在…于是就在竞争中相互堆叠、不断把对手能力嵌入底层、寻找任何能被对手利用的缺漏之处打补丁…你包含我的无止境攀升过程,我包含你的回馈式循环模式…比的就是誰叠的更疯狂、更无底线。
由此可见,大部分能力者的博弈对局本身就是一种不断跨越彼此极限而互相堆叠的过程,两个不同存在于攀比中垫踩对手、自我扬弃(“扬弃”意味着抛弃和保存,以存长弃短为开篇不断过渡至更高位阶的升华模式),竞争往往能起到促进发展与推动进步的作用,这一点被充分诠释在了能力者的博弈之上。如果说单个能力者的权能初范畴是1,通过自我延伸他永远抵达不了2,那么两个能力不同且皆具有强可扩展性的能力者在攀比中就可以轻易实现1+1远>2的结果,不断朝着对手的极限之上无止境飙升,实际情况远比三言两语所概述出的更为骇人,但遗憾的是,凭借这种方式是到不了真全能的,我们稍后再解释为什么。
以上现象不仅存在于能力者的博弈之中,设定者之间的论战与更新又何尝不是一种类似的过程?不管能力者还是设定者之间的攀比较量,都近似于一种分类排列法,为了适应特定目的、以任意选择的思想而展开行动,在活动中考虑多方的意见并平衡各种可能性,改设定、打补丁…他觉得你的叠法破格了,你觉得没有破格,你可能为了让他认可你的设定,从而改写了你认为不破格的地方,这就是遵从多方意见并平衡可能性的选择,你不能否认这种方法的优点,但分类排列法的特点就注定了那是“漫无中心”的,这种无系统的选择只会在多方意见下无休止的摇摆着,可能毫无结果地、永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你不能期望得到确实性,因为你所认为的强大或许会在新潮流的冲刷下变得一文不值,为了得到认可而被迫做出改变。但对于重要的题目尤其像是对“强”和“超越想象”等战力概念的理解上,每个人可能都拥有不同的意见,你只能确定哪一种是主流观点,要确认其是否为“绝对真实”是不可能的。对于能力者之间的攀比更是如此,他们越是为了压倒对手而进行自以为的“增强”、“取长补短”,他们确实有在一定程度上变强,但实质上却是在离真全能越来越远。想要接近全能者那种超越了“无限-绝对者”的层次,就不能付之阙如了必然性,随便从某种观点开始怎么开心怎么来,盲目假定一个东西就认为那是全能者,偶然与武断的选择就是自断前程,连无限者都成为不了。
在哲学史上,前后相继的诸体系不是彼此对立而是超互补充的。正如在后的范畴把在前的范畴降为自己的环节一样,后来的哲学体系也把在前的体系纳人自身而把它们加以深化、同化和吸收,后者并不排斥前者而是包含并超出前者,黑格尔就是这么干的。他把历史上的种种哲学的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观念从其体系中提取出来,把每一个基本概念逻辑自洽的联系起来作为他逻辑学中的一个个范畴,例如爱利亚派提出的“绝对”是“有”,还有赫拉克利特的观念“变”……以前的哲学都被他融汇了进来。而在这一点上,和许多设定者的写法何尝不相似?对已有的知识做出总结、延伸与扩展再运用到战力设定里并转化为自己的风格,在融入自身的理念,当然能力者也是这么干的,设定者为了强化设定而作出的各种努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对于能力者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为什么不同的异能会让人感觉本质相同?就是因为吸纳了太多“历史”,独属于不同异能的那份特色早就在主流的洗漱之下荡然无存。这就导致了各种异能在“无限制”的前提下、表现形式都像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能”,是变得比原先更强了没错,更逼近“全能”了也没错,却不可避免的丢失了一部分特色,但不会有人因此后悔。
因为在这个世界,强,即是一切。丢失特色又如何?
可你不能因此就说不同的能力没有差别,你用砍刀和斧头都是挥着打人,挥法相同,就能说明斧头和砍刀是一个东西了吗?不同就是不同。
视角回到第三战区:
在收到开始讯息的第一个刹那,[随心所欲]椮刻就原地飞升挣脱了所有形式的束缚,他的倒影浩瀚深邃洒落于无限存在之中,磅礴无量的骇人威压如同天水决堤那般倾涌而出,仿佛化身于无可名状的恐怖与至高……而在第一刹那间的第二个刹那,他又在无限制的疯狂任性中突破了一切奇想与学术逻辑,超然于世间万物的最终本源,任何“极限”与“不可达”都成为了他飙升路上的里程碑,就连“绝对”都已不配衬托于他…
像他这样一上来就全力以赴的着实少见,但不得不说在目前所有选手展现出的实力里,他属于是最强大的那一批,但不得不说他展现出的实力绝对目前所有选手里表现最强大的那一批。
那股力量甚至波及到了隔着认知滤网的观众们,在那个刹那,所有观众都失去了感知能力,那一刻视觉、触觉、听觉乃至观测能力、预知能力、四大基本力感、时空感……都消失了。高位格的观众甚至失去了对法则、真理…等自身权能的掌控能力,失去法理的世界陷入混乱与无序的灭顶之灾,世间的常识与规则即刻扭曲,无尽的混乱延导世间。雪花不再从天空落下,而是缓缓的上升回了天空之中。厚重的空气宛若固体般凝固,脚下失去质地的雪地变得像是流水一般柔软,犹如饥饿的巨口吞噬着地面上的事物。失去了光的万物黯淡无色,失去了尺度与相对的空间折叠曲转,入眼的场景渐而愈发抽象。无数文明于错乱的时间线中兴衰荣辱,于极尽辉煌或是腐朽中沉寂落幕,恍如轮回之闭环无尽复演。
末日演奏之势骤然而止,一股无可名状的浩然伟力掠过整个EF区域,轻如微风拂面内蕴无上之不可思议,所有受影响的世界在刹那间迎来崭新的复苏。
是罗昊出手了。
饶是外界的规则与环境演变成了怎样的状况,罗昊都不会为之动摇。
强与弱从来就不存在一贯意义,就算有,那也不是作为有限者的人类能以“绝对”断言的,我们只能讨论“不固定”以及“不确定”的结果。而能力者之间的强弱,能力的范畴、受限因素与扩展程度就是取决因素,而在其中最为重中之重的就是扩展程度,也就是“比谁叠的狠”。
只有自以为是的能力者会缺乏叠盒的动力,不管是被视为纯粹的“对强的向往”,还是被看作不纯之物的“攀比之心”都是动力的最大源泉。假如说,现阶段有某种能力被认为是最强,其他能力者为了将其超越就会在后继能力范畴的堆叠中持续打补丁,以已之长将目标的能力范畴归于自身领域中微不足道的底层部分。但被超越的能力者也不会甘心,他们只会反过来以更大的范畴去囊括那些超越了自己的存在…于是就在竞争中相互堆叠、不断把对手能力嵌入底层、寻找任何能被对手利用的缺漏之处打补丁…你包含我的无止境攀升过程,我包含你的回馈式循环模式…比的就是誰叠的更疯狂、更无底线。
由此可见,大部分能力者的博弈对局本身就是一种不断跨越彼此极限而互相堆叠的过程,两个不同存在于攀比中垫踩对手、自我扬弃(“扬弃”意味着抛弃和保存,以存长弃短为开篇不断过渡至更高位阶的升华模式),竞争往往能起到促进发展与推动进步的作用,这一点被充分诠释在了能力者的博弈之上。如果说单个能力者的权能初范畴是1,通过自我延伸他永远抵达不了2,那么两个能力不同且皆具有强可扩展性的能力者在攀比中就可以轻易实现1+1远>2的结果,不断朝着对手的极限之上无止境飙升,实际情况远比三言两语所概述出的更为骇人,但遗憾的是,凭借这种方式是到不了真全能的,我们稍后再解释为什么。
以上现象不仅存在于能力者的博弈之中,设定者之间的论战与更新又何尝不是一种类似的过程?不管能力者还是设定者之间的攀比较量,都近似于一种分类排列法,为了适应特定目的、以任意选择的思想而展开行动,在活动中考虑多方的意见并平衡各种可能性,改设定、打补丁…他觉得你的叠法破格了,你觉得没有破格,你可能为了让他认可你的设定,从而改写了你认为不破格的地方,这就是遵从多方意见并平衡可能性的选择,你不能否认这种方法的优点,但分类排列法的特点就注定了那是“漫无中心”的,这种无系统的选择只会在多方意见下无休止的摇摆着,可能毫无结果地、永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你不能期望得到确实性,因为你所认为的强大或许会在新潮流的冲刷下变得一文不值,为了得到认可而被迫做出改变。但对于重要的题目尤其像是对“强”和“超越想象”等战力概念的理解上,每个人可能都拥有不同的意见,你只能确定哪一种是主流观点,要确认其是否为“绝对真实”是不可能的。对于能力者之间的攀比更是如此,他们越是为了压倒对手而进行自以为的“增强”、“取长补短”,他们确实有在一定程度上变强,但实质上却是在离真全能越来越远。想要接近全能者那种超越了“无限-绝对者”的层次,就不能付之阙如了必然性,随便从某种观点开始怎么开心怎么来,盲目假定一个东西就认为那是全能者,偶然与武断的选择就是自断前程,连无限者都成为不了。
在哲学史上,前后相继的诸体系不是彼此对立而是超互补充的。正如在后的范畴把在前的范畴降为自己的环节一样,后来的哲学体系也把在前的体系纳人自身而把它们加以深化、同化和吸收,后者并不排斥前者而是包含并超出前者,黑格尔就是这么干的。他把历史上的种种哲学的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观念从其体系中提取出来,把每一个基本概念逻辑自洽的联系起来作为他逻辑学中的一个个范畴,例如爱利亚派提出的“绝对”是“有”,还有赫拉克利特的观念“变”……以前的哲学都被他融汇了进来。而在这一点上,和许多设定者的写法何尝不相似?对已有的知识做出总结、延伸与扩展再运用到战力设定里并转化为自己的风格,在融入自身的理念,当然能力者也是这么干的,设定者为了强化设定而作出的各种努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对于能力者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为什么不同的异能会让人感觉本质相同?就是因为吸纳了太多“历史”,独属于不同异能的那份特色早就在主流的洗漱之下荡然无存。这就导致了各种异能在“无限制”的前提下、表现形式都像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能”,是变得比原先更强了没错,更逼近“全能”了也没错,却不可避免的丢失了一部分特色,但不会有人因此后悔。
因为在这个世界,强,即是一切。丢失特色又如何?
可你不能因此就说不同的能力没有差别,你用砍刀和斧头都是挥着打人,挥法相同,就能说明斧头和砍刀是一个东西了吗?不同就是不同。
视角回到第三战区:
在收到开始讯息的第一个刹那,[随心所欲]椮刻就原地飞升挣脱了所有形式的束缚,他的倒影浩瀚深邃洒落于无限存在之中,磅礴无量的骇人威压如同天水决堤那般倾涌而出,仿佛化身于无可名状的恐怖与至高……而在第一刹那间的第二个刹那,他又在无限制的疯狂任性中突破了一切奇想与学术逻辑,超然于世间万物的最终本源,任何“极限”与“不可达”都成为了他飙升路上的里程碑,就连“绝对”都已不配衬托于他…
像他这样一上来就全力以赴的着实少见,但不得不说在目前所有选手展现出的实力里,他属于是最强大的那一批,但不得不说他展现出的实力绝对目前所有选手里表现最强大的那一批。
那股力量甚至波及到了隔着认知滤网的观众们,在那个刹那,所有观众都失去了感知能力,那一刻视觉、触觉、听觉乃至观测能力、预知能力、四大基本力感、时空感……都消失了。高位格的观众甚至失去了对法则、真理…等自身权能的掌控能力,失去法理的世界陷入混乱与无序的灭顶之灾,世间的常识与规则即刻扭曲,无尽的混乱延导世间。雪花不再从天空落下,而是缓缓的上升回了天空之中。厚重的空气宛若固体般凝固,脚下失去质地的雪地变得像是流水一般柔软,犹如饥饿的巨口吞噬着地面上的事物。失去了光的万物黯淡无色,失去了尺度与相对的空间折叠曲转,入眼的场景渐而愈发抽象。无数文明于错乱的时间线中兴衰荣辱,于极尽辉煌或是腐朽中沉寂落幕,恍如轮回之闭环无尽复演。
末日演奏之势骤然而止,一股无可名状的浩然伟力掠过整个EF区域,轻如微风拂面内蕴无上之不可思议,所有受影响的世界在刹那间迎来崭新的复苏。
是罗昊出手了。
饶是外界的规则与环境演变成了怎样的状况,罗昊都不会为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