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
谢宣怀抱紧了谢韬颤抖的肩头,留下了平生最后一条毒计:
“突围后,你立即回京,告知太子殿下:
陛下已孤军陷重围,必失于魏!”
临近死亡,他已然想得通透,梁帝就是要借魏军之手除掉他。
元睿率军北返,更坚定了他的判断。
若非元沐求援,元睿断不会匆忙北返。
而能威胁元沐者,必是梁帝。
显然,梁帝并未率军南渡。
梁帝率梁军主力犹在淮南,却不曾发兵相救于他。
谢宣怀若再想不明白,南梁官场便白混了,自诩多智不过笑话尔。
战局胜负未定,他却让谢韬谎报太子,自有所虑。
梁帝必崩,则太子必从速僭越登基。
一旦太子手握皇权,必断梁帝补给,促其早崩,方可安居龙庭。
如此,梁帝驾崩,谢宣怀便算为自己报了仇。
于谢韬而言,建从龙之功,必为太子倚重,利于复兴谢氏。
“啊!”
闻计,谢韬惊呼。
私通魏军,里应外合弑梁帝,他敢行此悖逆之事。
因为这种情况梁帝必崩,毫无意外,于他则毫无风险。
然而没有他做内应,元沐即便胜得了梁帝,却无必诛之的把握。
待梁帝返京,他便前途未卜了。
梁帝与太子之间,很难判断出来,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相比而言,梁帝的胜算要更大。
届时,他难逃一死。
“无须多虑,依计行事,陛下必崩。
有此从龙殊勋,太子殿下方能力排众议,着你继任尚书令之职。
否则,朝中资历胜于你者,何其之多!”
谢宣怀为其解惑。
其中,“继任尚书令”是蛊惑之词。
太子登基后,中书令刘广博必然走到前台,谢韬无论如何也争不过他的。
然而令人迷失本心的,总是利益。
在“位极人臣”的极度诱惑下,谢韬才能打消顾虑,依计行事。
“小侄谨记教诲,必复兴谢氏,告慰大伯!”
“去吧!”
随后,谢氏死士撤下防守一线。
他们护卫着谢韬,开始向南突围。
突围,便意味着尚有生的希望。
忠心无二的谢氏死士,念此再造之恩,必对新任家主谢韬死心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