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进入后房门,已经有多人在此伺候,她们见王夫人来了,才开始摆放桌椅。
然后,贾珠的妻子李氏端饭,王熙凤摆放筷子,王夫人递上汤。贾母独坐在正中的榻上,左右两侧摆放着四张椅子。熙凤立刻过来拉着黛玉,让她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谦让一番。贾母笑着说:“你舅母和嫂子她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人,应该坐这个位置的。”黛玉听后才行礼并坐下。随后,贾母让王夫人也入座。迎春三姐妹行礼后上桌,依次是:
迎春坐在右边第一把椅子,
探春坐左边第二把,
惜春坐右边第二把。
旁边的丫鬟手持拂尘、漱盂和巾帕等待服侍。李氏和熙凤站在餐桌旁指挥上菜。外面等候的媳妇和丫鬟虽然人多,但全场安静得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
安安静静的吃完饭后,丫鬟们各自端着小茶盘给众人送上茶水。以前林如海曾教黛玉要惜福养身,说饭后要等饭粒完全咽下,过一会儿再喝茶,否则会伤了脾胃。此刻,黛玉见这里很多习惯与自家不同,只能入乡随俗,少不了一一改过来。她先是接过茶,接着按照这里的规矩用漱盂漱了口,然后洗手完毕,这才开始品茶。贾母说:“你们走吧,让我们自己说说话儿。”王夫人听后立刻起身,又寒暄了两句,便带着凤姐和李纨离开了。
贾母问黛玉念过什么书,黛玉回答:“我刚读完《四书》。”接着,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什么书。贾母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6】
话音刚落,外面便传来一阵脚步声。丫鬟满脸笑容地进来说:“宝玉来啦!”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道是怎样惫懒的懵懂顽童呢?——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她正想着,丫鬟还没说完,一位年轻公子已经迈步走了进来:
他头戴一顶镶嵌着宝石的紫金冠,前额勒着一条二龙抢珠图案的金抹额;
身穿红底金蝶图案的大箭袖袍,
腰间系着五彩丝线编织、坠着花结的长穗宫绦,
外面套一件石青色、绣有八团图案的倭缎马褂子。
脚下穿的是一双青缎面、白鞋底的小朝靴。
他的面容如中秋满月般饱满,肤色如春晓之花。两鬓如刀削般整齐,眉毛如墨笔勾勒,脸庞如桃花瓣般柔美,双眼如深秋的湖水般明亮。
即使生气时也似乎带着笑意,即便是严厉的眼神中也流露着深情。
他的脖子上佩戴着金螭璎珞,还有一根五色丝绦,末端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看到他,便大吃一惊,心里想到:“真是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样,怎么如此眼熟!”此时,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随即吩咐他:“去给你母亲问个好。”宝玉转身就走了。
不一会儿又返回来,这时他已经换了一身打扮:
他头上四周的短发都编成了小辫,用红丝带扎紧,汇总到头顶拢成一条大辫子,黑亮如漆。
辫子从发根到发梢,一串下来有四颗大珍珠,到发梢挂着一个黄金的八宝挂件。
他身穿一件半旧的银红色撒花长袍,脖子上依旧佩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及护身符等物品。
下身半露着松花色撒花绫裤腿,锦缎边弹墨袜子,脚蹬厚底大红鞋。
这一身装束越发衬托出他白皙的肤色,好像打了粉底,嘴唇红润如同抹了油脂,眼神流转多情,谈吐时常含笑。他的眉梢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风雅之气,眼角凝聚着无尽的情思。尽管外表极其出众,但其内在性情却难以揣测。
后世有人以《西江月》二词精准地描绘了宝玉,词句如下: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无缘无故地自寻烦恼,时而举止癫狂痴傻。虽然外表俊俏,内心实则草莽般浅薄。他既不懂人情世故,又厌恶研读学问,行事怪异,性格倔强,全然不顾别人非议。)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身处富贵却不懂珍惜,贫困时又无法忍受生活的困苦。可怜他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对家庭、社会都毫无贡献可言。天下第一无能之人,古今不孝再无第二。我要对那些生活优裕、养尊处优的人说:千万别学这个人的样子!)